佛弟子文庫

摩[少/免]舍喃

【翻譯名義集】  大字體  護眼色

【摩[少/免]舍喃】大論:此雲人。法苑云:人者,忍也。於世違順,情能安忍。孔子曰:人者,仁也。禮記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周書云:惟人萬物之靈。孔安國云:天地所生,惟人為貴。今謂若無善因,奚感美報?言善因者,謂五戒也。一不殺戒,常念有情,皆惜身命,恕己慜彼,以慎傷暴。二不盜戒,不與私取,是為偷盜,義既非宜,故止攘(汝陽切)竊。三不邪淫,女有三護,法亦禁約,守禮自防,故止羅欲。四不妄語,覆實言虛,誑他欺自,端心質直,所說誠實。五不飲酒,昏神亂性,酒毒頗甚,增長愚癡,故今絕飲。原佛五戒,本化人倫,與儒五常,其義不異。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淫即禮,不妄語即信,不飲酒即智。故梵摩喻經曰:為清信士,守仁不殺,知足不盜,貞潔不淫,執信不欺,盡孝不醉。當以意解,勿執名別。又四分律,明受五戒,分四種異:但受三歸,名無分優婆塞;或受一戒,名少分優婆塞;受二三四,名多分優婆塞;具受五戒,名滿分優婆塞。其如五戒全缺,則人間之路終不復生。以此五戒,是大小乘尸羅根本。故經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違五星,在地違五嶽,在方違五帝,在身違五藏。故佛成道,未轉法輪,先為提謂,授五戒法,號曰人乘,居五乘首。由茲五戒,超出三塗,取運載義,以立乘名。古師通漫稱人天教,天台謂無詮理破惑之功,不得名為教矣。嵩輔教編,罔究名義,立二種教:一曰世教,二出世教。指人天乘,名曰世教,斯恣胸臆,而戾祖教。今謂三教立名,義意各異。且儒宗名教者,元命包云:教之為言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此以下所法效名教。道家名教者,老子云: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寄教名,而顯無為。釋氏名教者,四教義云:說能詮理,化轉物心,故言教也。化轉有三義:一轉惡為善;二轉迷成解;三轉凡成聖。所言詮理者,藏通二教,詮真諦理,別圓二教,詮中道理。良以如來依理而立言,遂令群生修行而證理。故佛聖教,是出世法,不可妄立世教之名。問:所詮中道,為指何法?答:如輔教云:夫大理者,固常道之至。謂此大理,是本始二覺也。今評本始二覺,雖理智圓融,既名為覺,正從智立,所以經云本覺明妙。又本始二覺,分別言之,屬生滅門。故起信云: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所詮之理,屬真如門。故起信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此乃對事揀理。若約即事說理,理性無體,全依無明。無明無體,全依法性。就此相即之義,則指無明為所詮理。由茲教理,是吾宗之綱紀,故寄人乘辨梗[既/木]也。

上篇:殊致阿羅婆 下篇:摩[少/免]賒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翻譯名義集

有所得

(術語)執著之心。分別之心也。智度論六十曰:有所得...

三無差別

指心、佛、眾生三種平等無差別。又作三法無差、三三平...

應所修空有二種

【應所修空有二種】 p1401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頁云:應所...

說戒前別作羯磨

亦名:別作羯磨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五分雲,欲別作...

淨人

(雜名)奉侍比丘僧之俗人也。其人解比丘之淨語,故稱...

和南

子題:恭敬經 行事鈔·僧像致敬篇:「四分,至上座前,...

上煩惱

(術語)稱十大惑之根本煩惱強盛者雲上煩惱。或名現起...

雲門三高

指雲門宗之三高僧。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韶州...

見道

云何見道?若總說,謂世第一法無間,無所得三摩地缽羅...

應供

(術語)如來十號之一。梵語,阿羅訶Arhat,譯曰應供。...

驅烏

(雜名)自七歲至十三歲之沙彌也。能驅逐烏鳥不使奪食...

色蘊諸色假有實有

【色蘊諸色假有實有】 p0573   瑜伽五十四卷九頁云:...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明一法師:打遊戲是否造業

昨天有人問打遊戲是否造業的問題,這是肯定的。因為我...

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的大致內容是,在華嚴法會上...

人生彈指有何歡

前段時間,和幾個好友相約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

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

在我們修行中,是透過拜懺,懺悔等方式對業力進行直接...

弘揚佛法首先要弘揚儒家文化嗎

問: 有人說,沒有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就沒有基礎,弘...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緣

每個人與生俱來皆有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

懺悔清淨了,身心就得大自在

我們過去曾經造了很多種惡業,所以感召到種種果報。我...

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古人講,要往生必須感應道交。嘴巴念的佛號,是心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