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七法不可避

【三藏法數】  大字體  護眼色

[出法苑珠林] 一生不可避謂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惡之業。若前世作善。今生善處。前世作惡。今生惡處。若欲避惡報而求生善處。欲辭善處而從惡報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謂人年幼。顏色鮮澤。發黑齒白。氣力堅強。一旦老耄。頭白齒落。氣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終不可得。故云老不可避。三病不可避謂人強健之時。行步輕捷。飲食自恣。若四大不調。或業緣所感。疾病卒至。眠伏床枕。不能起離。欲使常安無病。終不可得。故云病不可避。(四大者。地大。水大。

上篇:世間七丈夫 下篇:七種不淨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三藏法數

六瑞

佛要說法華經時,必先現出六種的祥瑞,以作為開經的由...

三密加持

(術語)以佛之三密加持眾生之三業也。...

舊醫

指舊時之醫師。即以舊醫比喻佛教成立以前之外道學說。...

有俱有法

【有俱有法】 p0545   品類足論六卷七頁云:有俱有法...

七言論句

【七言論句】 p0059   瑜伽二卷二十頁云:又有七言論...

跋陀羅婆提

(雜名)Bhadrapati,城門名。譯曰賢主。見本行集經三...

舊住

指久居一處。又作久住。於禪林則多稱久住叢林之老宿為...

偏執

即偏僻固執某一方而不通達他方之意。梁高僧傳卷三(大...

畢勒支底迦

(術語)Pratyeka,不逢佛世而悟,故云獨覺,觀十二因...

心攝受陶煉

【心攝受陶煉】 p0355 瑜伽十三卷十頁云:若有復能止息...

念佛迴向

(術語)念佛者,迴向其功德於淨土,或迴向於死者也。...

二淨法能護世間

資持記·釋師資篇:「雜含雲,告諸比丘有二淨法能護世...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弟子如何看待婚外情

問: 作為佛弟子,該如何看待婚外情? 大安法師答:...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薩的「碎地獄」

問: 《地藏經》云: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

修楞嚴經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對錯

這個地方講如實不空義,這個講作用。 中間無實性,是故...

大安法師:佛教徒要常常準備

諸位蓮友,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整個社會上都在忙碌著過...

安住在無所得的心

我們再往下看什麼是生滅的相狀,什麼是不生滅的本體。...

健脾和胃祛濕氣的扁豆

春天慢慢進入尾聲,夏天正式登場,濕氣重的體質,可以...

戒法、戒體、戒行與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為優婆塞優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發願會讓你突破自我設限

古人說發菩提心我們設定目標有三個好處,第一個我們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