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六妙門

【法界次第初門】  大字體  護眼色

 一數 二隨 三止 四觀 五還 六淨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門者。前來所明禪定。雖復深遠。而並是世間舊法。從初至後。厭下攀上。地地之中。都未有觀慧照了出世方便。故凡夫外道。修得此十二門禪。不能發真悟道。是以生死無絕。意在此也。今之六法。前三是定。後三是慧。定愛慧察。能發真明。出離生死。豈同上也。此六通言妙門者。涅槃為妙門。謂能通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門。一家所明。有十種六妙門。今但略出次第相生一科。六門以為次者。此六門既是亦有漏亦無漏禪。於餘亦有漏亦無漏禪中。淺而且局。故以為次也

一數息門 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數。行者為修無漏真法。先須調心入定。欲界粗散難攝。非數不治。故須善調身息。從一至十。則粗亂靜息。心神停住。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數息。為妙門也

二隨息門 細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為隨。行者雖因數息心住而禪定未發。若猶存數則心有起念之失。故須放數修隨。心依於息。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若心安明淨。因是則諸禪自發。故以隨為門也

三止門 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因隨息心安明淨。而定猶未發。若心依隨。則微有起想之亂。澄渟安隱。莫若於止。故舍隨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自然開發。故以止為門

四觀門 分別推析之心名為觀。行者雖因止證諸禪定。而解慧未發。若住定心。則有無明味著之乖。故須推尋檢析所證禪定。是中多用實觀四念處也。若觀心分明。則知五眾虛誑。破四顛倒及我等十六知見。顛倒既無。無漏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為門

五還門 轉心反照。名之為還。行者雖修觀照。而真明未發。若計有我能觀析破於顛倒。則計我之惑。還附觀而生。同於外道。故云是諸外道計著。觀空智慧。不得解脫。若覺此患。即當轉心反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之心虛誑無實。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因是無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還為門

六淨門 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為淨。行者修還之時。雖能破觀之倒。若真明未發。而住無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穢濁覺知。此已不住不著。泯然清淨。因此真明開發。即斷三界結使。證三乘道。故云。其清淨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以淨為門。意在此也

上篇:四空定 下篇:十六特勝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界次第初門

精明

(雜語)精良明白也,謂心意之清潔。無量壽經下曰:精...

陳棄藥

梵語 pūtimukta-bhaisajya,巴利語 pūtimutta-bhesa...

俱不極成過

因明用語。俱不極成,梵語 ubhayāprasiddha。為因明三...

景昌極

江蘇泰縣人。曾任東南、東北各大學教授。嘗從歐陽漸研...

和南

(術語)Vandana,又云婆南。新稱伴談,伴題,煩淡,槃...

東鶴寺

位於韓國忠清南道公州郡。為新羅統一時代聖德王二十三...

面目裂開

禪林用語。面目,指自己本來之心性。謂從自己本來之心...

色蘊

【色蘊】 p0565   如五蘊中說。   二解 五蘊論一...

甘露陀羅尼咒

(經名)一卷。唐實叉難陀Sikṣānanda譯,與無量壽如...

四重戒對治行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對淫,制學離染行不淨觀等;對...

八備十條

唐朝彥琮所立。彥琮著辯正論,就經典翻譯立八備十條。...

擇法遍覺支

【擇法遍覺支】 p1375 顯揚二卷十四頁云:二、擇法遍覺...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臨終開示的技巧

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們常常會勸臨終人萬緣放下...

四十八願中的天人、聲聞、菩薩有什麼區別

問: 《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有國中天人...

沉迷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不開手機,並沉迷其...

福報的陷阱--用攀緣心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三祖大師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所謂至道,一是至極...

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一個清淨的回歸

我們眾生都有俱生的我執身見,對身體非常貪戀,把不淨...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養真言有哪些作用

問: 我們在念誦經典之前一般要念誦一些真言,如淨口...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四種攝受

在經典上說,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