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初祖菩提達磨大師《佛祖歷代通載》

【佛教人物傳】  大字體  護眼色

初祖菩提達磨大師。天竺南印度國香至王第三子也。王薨師出家。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付以大法。因問。我既得法。宜化何國。多羅曰。汝得法已。俟吾滅度六十餘年。當往震旦國闡化。曰彼有法器堪繼吾宗。千載之下有留難否。多羅曰。汝所化方。得菩提者不可勝數。吾滅度後彼有劫難。水中文布善自降之。汝至時南方不可久留。聽吾偈曰。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淒淒暗度江。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復演八偈。皆預為讖。至多羅示寂。師演化本國。會其侄異見王者輕毀三寶。師遣其徒波羅提。微現神力攝化歸正。師以震旦緣熟即別其眾。而異見王枉駕見師。曰告之曰。當勤修福行護持三寶。吾去非晚一九即回。王泣曰。叔既有緣在彼。非吾所留。唯願不忘父母之國。事畢早回。遂具大舟實以眾寶。王躬率臣僚送至海濱。師同商馭舟達於南海。廣州刺史蕭昂館之。以表聞奏。有詔迎見。師入朝。帝問。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並無。師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帝曰。何謂真功德。師曰。淨智妙明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帝曰。何為聖諦第一義。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曰不識。帝不省玄旨。師遲留數日。遂度江之魏。止於嵩山少林寺。終日壁觀而已。有僧神光者。因神人發起來見師。師端坐不顧。會天大雪。光立雪中。至積雪過膝。師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求何事耶。光曰。唯願大慈開甘露門廣度群品。師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難逢。豈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光聞誨勵喜不自勝。即以利刀自斷左臂置於師前。師曰。諸佛最初求道重法忘身。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矣。光承其言即易名惠可。復問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師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師曰。將心來與汝安。可曰。覓心了不可得。師曰。與汝安心竟。久之為可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其辭曰
  夫入道多雲。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理入。二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直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一等。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則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行入者。有四。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謂報冤行者。凡修道人若受苦時。當念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逐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夙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恨。作是觀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名報冤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皆是過去夙因所感。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名隨緣行。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希冀。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息念無求。故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是則無求真為道行。故名無所求行。稱法行者。性淨之理因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云。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慳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無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亦複利人。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名稱法行
  大同元年十月。師將示寂。道副尼總持道育惠可等。侍側。曰時將至矣。汝等蓋各言所得乎。時道副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師曰。汝得吾肉。尼總持曰。我今所見。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師曰。汝得吾皮。道育禪師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師曰。汝得吾骨。大師惠可即禮三拜復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即顧謂可曰。世尊以正法眼藏付囑大迦葉。展轉傳授以至於吾。吾今付汝。汝當護持。並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可跪受其衣。願聞指示。師曰。內傳法印以契真心。外付法衣以定宗旨。後代澆薄疑慮競生。謂吾西土汝乃此方。憑何得法以何為證。或遇難緣。但出此衣用以表信。其化無礙。至吾滅後二百餘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潛符密契千萬有餘。汝當闡化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便同本有。聽吾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又曰。吾有楞伽經四卷。亦付與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吾自離南印來此東土。見赤縣神州有大乘氣象。遂逾海越漠為法求人。際會未諧如愚若訥。今得汝傳授。吾意已終。乃與其徒往禹門千聖寺。有期城太守楊炫之。問曰。西天五印師承為祖。其道云何。師曰。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曰祖。炫之曰。弟子素奉三寶而智慧昏蒙。願師慈悲開示宗旨。師以偈答之曰。不睹惡而生嫌。不觀善而勤措。不舍智而近愚。不拋迷而就悟。達大道兮過量。明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纏超然。名之曰祖。炫之聞偈乃稽首曰。願師慈忍久住世間。師曰。吾化緣已畢傳法得人。吾即逝矣。是日端坐而寂。門人奉全身葬熊耳山定林寺。明年魏使宋雲西域回。遇師於蔥嶺。手攜隻履翩翩獨邁。雲問。師今何往。曰西天去。及雲歸朝具言其事。門人啟壙唯空棺隻履存焉。梁武帝聞師顯化始末如此。遂親撰碑。刻石於鐘山

上篇:沙門曇超《佛祖歷代通載》 下篇:劉勰《佛祖歷代通載》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人物傳

下地

梵語 adhara-svabhūmi。(一)三界分九地,境界優者為上...

非時藥

指比丘為治癒疾病,而於非時食之時間亦可以食用之米汁...

避死經

全一卷。全稱婆羅門避死經。後漢安世高譯。收於大正藏...

沙曷比丘功德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須...

三心

指三種心。(一)為往生淨土而發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

貧女寶藏

比喻一切眾生悉具佛性,猶如貧女之有寶藏。北本涅槃經...

大念慧行以為游路

【大念慧行以為游路】 p0246 佛地經論一卷十七頁云:如...

五重雲

比喻女子之五障。女子之身具有五種障礙,即不得作梵天...

修定為得現法樂住

【修定為得現法樂住】 p0904   瑜伽十二卷十四頁云:...

所引支

【所引支】 在十二有支中,無明與行二支是能引支,由之...

圓覺寺

(一)位於日本鎌倉市山內村。日本臨濟宗圓覺寺派大本山...

閻曼德迦儀軌

記載佛說大威德明王念誦法之儀軌。計有四本:(一)聖閻...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富貴修行難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有個弟子,名叫耆婆,醫術高明,...

運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來是個16歲男孩,暑假快到的時候,他對父親說:爸爸...

無量劫造的罪很多,有沒有銷罪方便法

第九品《稱佛名號品》,我略說一下這一品的題目。前面...

世人不知在心上求福田

堪輿家言,何可為準。若如所說,則富貴之人,永遠富貴...

誦持楞嚴咒就是賺黃金

楞嚴咒是所有咒的咒王,作為咒中之王的楞嚴咒,修學誦...

念佛的十種心

「念佛之人,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著之心;於無念中...

淨業行人要有覺知,要在今世了脫

問: 密宗與淨土都是從淨門入,二者之間有何區別?是不...

人生中,有很多東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人生的優雅並非訓練或裝扮出來的,而是百千閱歷後的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