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道生法師《佛祖歷代通載》

【佛教人物傳】  大字體  護眼色

道生法師天縱妙悟。初涅槃後品未至。生熟讀久之曰。阿闡提人自當成佛。此經來未盡耳。於是文字之師交攻之。誣以為邪說。於律當擯。生白眾誓曰。若我所說不合經義。願於此身即見惡報若實契佛心。願舍壽時據師子座。於是袖手南來入虎丘山。豎石為聽徒講涅槃經。至闡提有佛性處。曰如我所說義契佛心不。群石皆首肯之。後游匡山居銷景岩。聞曇無讖重譯涅槃後品至南京。果言闡提皆有佛性。生慰喜不自勝遂誓死奉法

上篇:西域三藏曇無讖《佛祖歷代通載》 下篇:天竺三藏求那跋摩《佛祖歷代通載》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人物傳

興莞

(1634~?)明末曹洞宗僧。准郡人,俗姓袁。世稱古岩...

三化

三種教化。(一)梵語 trīninirmānāni。就眾生利益之...

菩薩解脫五義

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列舉菩薩解脫之五義,即:(一)生死...

不但中

觀空假之外一切都是中,叫做但中,是離去空假二邊,但...

覆器

(譬喻)轉覆之器,雖注水而水不入,以喻無慚無愧之人...

菩薩云何能求奢摩他

【菩薩云何能求奢摩他】 p1132 瑜伽七十七卷一頁云:善...

五處觀察所歸乃可歸依

【五處觀察所歸乃可歸依】 p0289 瑜伽六十四卷一頁云:...

七菩提寶

(雜語)七菩提分為聖道之至極,故稱為寶。見大日經。...

諸家宗派

全一卷。清代僧守一空成編。光緒十六年(1890)與著者...

空即是色

空性固空,色性亦空,若悟空性平等,則色空不二,故般...

四智(二)

法界次第雲四無礙智:謂菩薩於此四法,智慧明瞭,通達...

五宗

(名數)是護身寺自軌法師所立。一因緣宗,二假名宗,...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

【大藏經】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守培法師:念佛四十八韻

一 念佛最高古,能離生死苦; 託生寶蓮華,安居極樂土...

應如何看待墮胎現象

問: 請問法師,應如何看待墮胎現象? 大安法師答:...

身心五條繩,越執越緊縛

財色名食睡,身心五條繩,越貪越難解,越執越緊縛。 一...

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為懷,視眾生平等,這其中也包括了動物。佛...

學佛過程中的最怕

學佛、修行就是將不正確的一切行為修正過來,把不正確...

莫教錯過眼前事,無限春光不再來

初做功夫,於行住坐臥四威儀內,遇境生疑、逢緣理會處...

「索命」的甲魚

我只有一個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於他父母死得早,...

用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來做功夫

都攝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這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