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般若波羅密

【佛學次第統編】  大字體  護眼色

  法界次第云:‘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名為智慧。’智慧有三種:一者、聲聞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
   一、求聲聞智慧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一’非學非無學智慧 非學非無學智慧者,如幹慧地、不淨觀、安那般那、欲界系、四念處、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
    ‘二’學智 學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羅漢第九無間中金剛三昧慧。
    ‘三’無學智 無學智者,阿羅漢第九解脫智,從是已後,一切無學無盡智,無生智等。
   是為聲聞智慧。
   二、求辟支佛智慧亦如是。但以是人無漏善根純熟,雖生無佛之世,不從他聞,自然覺悟得禪定,三界漏盡。所得三明六通等,為德小勝聲聞,是為辟支佛智慧。又以觀十二因緣智慧深利,能侵除習氣,勝於聲聞,從四諦觀門斷結,此為異也。
   三、求佛道智慧者,菩薩從初發心已來,行六波羅密,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隨本願力,從是中間,所有智慧,總相別相,一切盡知,是為佛智。
  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此三種智慧,故名為般若。
  ‘波羅密’波羅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薩隨所修智慧中,能具足五種心者,是時般若名波羅密也。何等五?一者了知智慧實相,非境非智,心無所得,而能遍學三乘智慧,及一切世間知見。餘四心如檀中分別。菩薩能如是,於所修智慧中,具此五心者,隨所得智慧,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所修智慧,皆名行般若波羅密。若至無上菩提道果,方是般若波羅密具足成就。
  今六波羅密,即菩薩正行之本,是以法華經云:‘為求菩薩道,應說六波羅密。’

上篇:禪波羅密 下篇:廣六度行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次第統編

聽教

在佛所說的三藏中,只有律藏有制聽二教,依理而制的法...

五種雜行

(名數)唐善導,就淨土之行而分正行,雜行,各立五種...

大夢

比喻生死之境界。往生論註卷上(大四○·八二八中):...

最勝真如

【最勝真如】 修唯識行,第四修習位的十真如之一。這是...

蘇悉地經

梵名 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a-pata...

摩刺諵

(雜語)Maraṇa,譯曰死。名義集六曰:末刺諵,此雲死...

不善

云何不善?幾是不善?為何義故觀不善耶?謂自性故、相...

四種毘缽舍那

【四種毘缽舍那】 p0454 瑜伽三十卷十一頁云:云何四種...

百八三昧

百八之數既多非可具列於後 次十喻而辯百八三昧者。菩薩...

字曼荼羅

(術語)即種子曼荼羅,四曼中之法曼荼羅也。若修行者...

摩訶沙利婆

(雜語)Mahāśālivat,樹名。翻梵語九曰:摩訶沙利...

周顒

南北朝人。生卒年不詳。汝南安城(河南汝南)人。字彥...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善解與包容之心

有一則簡單的故事:在某鄉村,有一戶老人家的隔壁有一...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簡單地講過貪、嗔、癡的嗔;嗔的害處是何其的多...

念佛法門是可以驗證的

我們體會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不可思議,吾人的心性功德...

三輩九品得往生,四土徑登不退轉

往生有四土,各論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執持名...

「唯心淨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宗門下很多祖師大德常常談到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理,...

身處逆境巧作福田

處在逆境的時候也能夠種植福田。這怎麼種植呢?那我們...

睡眠之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只園精舍,教導比丘應當精勤修行...

五百沙門出家證果之宿緣

昔時,佛與常隨諸大比丘眾,游化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