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二真如熏

【佛學次第統編】  大字體  護眼色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
  一、自體相熏習者 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恆河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苦雖有外緣之力,有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二、用熏習者 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一、差別緣者 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冤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近緣 速得度故。
    二者、遠緣 久遠得度故。
  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增長行緣。
     二者、受道緣。
   二、平等緣者 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常恆不舍,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上篇:二妄心熏(二) 下篇:相應未相應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次第統編

生死輪

梵語 bhava-cakra。(一)謂三界六道之生死,猶如載人運...

業識

有業凡夫的識。凡夫有業,所以智就變成了識,聖人沒有...

圓音

圓妙之聲音,指佛語。楞嚴經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

鬼黏五處

謂鬼能黏著人之四肢與頭,然終不能折伏人之精進力。此...

普聞

唐代臨濟宗僧。生卒年不詳。為唐僖宗之太子。自幼茹素...

四面毗盧遮那

指密教金剛界之智法身,或指胎藏界之理法身。又稱四面...

有體無體

(一)為有體與無體之併稱。體,指實體。有體,即指有實...

古尊宿語錄

凡四十八卷。宋代賾藏主(僧挺守賾)集,靈谷寺淨戒重...

十界能化菩薩

(雜語)初地以上之菩薩,能現十界之身,教化十界之眾...

毘舍佉優婆夷

(人名)Biśākhāupāsikā,又云毘舍佉鹿母,毘舍佉...

三學生起分別

【三學生起分別】 p0207 顯揚七卷五頁云:生起分別者:...

高峰原妙禪師語錄

全一卷。又作高峰大師語錄。宋代僧原妙(1238~1295)...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

這樣的人心特別狡詐和陰險,而且城府很深

隨煩惱二十:諂者。 謂罔他故,矯設異儀,諂曲為性。能...

【推薦】把苦惱的根源找出來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

福德淺薄之人供養財產,不會遇到真正的福田

當我們供養僧眾的時候,哪怕所準備的財物極其微薄,也...

地藏菩薩亦弘揚念佛法門

問: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師兄眼裡,好像對一句佛號念到底...

六因、四緣、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因、遍...

如何掌握唯識的宗旨

唯識的宗趣應該怎麼掌握呢?更進一步怎麼掌握呢?看下...

宰相張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學佛,然後知儒。這句在歷代士林學子中廣為流傳的肺...

聖嚴法師《做好人際關係》

問:有些人說做人比做事難。如果在職場受人冤枉,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