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學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術語)了了自覺也。禪源諸詮二曰:「問:諸緣絕時,有斷滅否?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問:以何證驗,云不斷滅?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可云: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驗實是親證其體,然後印之,令絕餘疑。故云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恐宗旨滅絕,遂明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同三曰:「設有人問:每聞諸經云,迷之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答云是心。愚者認名,便謂已識。智者應更問:何者是心?答:知即是心。今時學禪人多疑云:達摩但說心,荷澤何以說知?如此疑者,豈不似疑雲?比只聞井中有水,云何今日忽覺井中濕耶?思之思之,直須悟得水是名不是濕,濕是水不是名,即清濁水波凝流無義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垢淨善惡無義不通也。」

上篇:邲輸跋陀 下篇:知世間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大辭典

四無礙解加行

【四無礙解加行】 p0456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卷十二頁雲...

楊岐山

位於江西袁州萍鄉縣北約四十公里處。又作煬岐山。北宋...

作意緣

【作意緣】 生識的九緣之一,作意為五遍行心所之一,有...

念施

梵語 tyāgānusmrti,巴利語 cāgānussati。又作念布...

頻闍訶婆娑

梵名 Vindhyavāsin。印度數論派學者。Vindhya(頻闍訶...

五教十理

【五教十理】 唯識宗為證明第八阿賴耶識的存在,舉出五...

黃門

子題:閹人、不男、閹、五種不男之人、五種不女之人 隨...

戒刀

比丘所佩的小刀,此刀乃割切三衣之用。...

時眾

(雜名)總指僧俗之五眾曰時眾。觀經玄義分曰:道俗時...

都倉

(職位)掌出納之役。...

阿耆尼

【阿耆尼】   西域記云:舊曰烏耆,訛也。...

善友具足

【善友具足】 p1141 瑜伽三十五卷十二頁云:由四種相,...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

昌臻法師《八關齋戒的意義與功德利益》

(一)八關齋戒的意義和為什麼要受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

苦也有五種功德

世界上所有的學問,和一切的科技發明,其實都在解決人...

以心境來轉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壞的。在佛法來講,好的就...

我們不僅是極樂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師對信心的詮釋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吾今此身,父母遺體也

【原文】 夢中忽憶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猶可為...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動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費,帶來...

如何正確理解和落實「萬緣放下」

問: 事與理的統一怎麼那麼難?在家居士的萬緣放下真的...

佛教法語

1.說柔軟語,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2.愛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