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八空論

【中國佛教】  大字體  護眼色

  《十八空論》,一卷,隋《仁壽錄》最初著錄,以為陳真諦所譯,原作者不詳。

  本論內容可分三段,正解釋十八空,兼釋七真實和十勝智義。

  初段,釋十八空,先解內、外等前六空說明空體,又解行、非行(有為、無為)等後十二空說明空用。次後說第十三至第十六共四種空(即有法空、無法空、有法無法空、不可得空),仍可作說空體看,所以並屬於前,即成十六空或十四空。再次依淨不淨、非有無、非一異三門辨釋成立空義之理,又就十八空作四種料簡,顯示它在實踐上有破除戲論、怖畏、懈怠、疑惑四種過失之用。

  第二段,解釋七真實,從第三唯識真實(缺前兩種真實)說起,又引釋《解節經》所說七種真如,以七真如皆是第一義諦,同歸一味,即是七種真實的異名。

  第三段,解釋十勝智,說明建立蘊、界、處等十種勝智,是為了用來破除執一者、因者、受者等十種我見,但只解說了一、二、三、四種勝智,其餘文缺佚。

  以上三段文義並不連屬,所以不成一部有體系的論書。依現代佛教學者研究,本論三段是解釋世親《中邊分別論相品》內的十六空和《真實品》內的差別、善巧二種真實部分的文義,而由編者湊合成書。本論最後並有"關於三性的根本義已如前釋,例難可得,不復重記"等語,可見原來還有其他部分編在一起。又本論內有一部分和圓測《解深密經疏》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所引真諦《中邊分別論疏》文相符,故本論或即是真諦《中邊分別論疏》的片斷,並非譯本。這從本論的理論與真諦的學說,特別是所譯的《中邊分別論》基本相同,可以證明。至於論中釋唯識真實段,說到正觀唯識遣除生死虛妄識心一切淨盡,唯有阿摩羅識清淨心;又依淨不淨分別空理段,辨明如如及禪定同為煩惱所復,同為不淨,而不淨的意義不同;又釋五陰勝智段,說到相雜無明,列舉說一切有部和經部對於八聖道中的正思、正見,是否同為般若所攝之不同看法,都保存了印度佛學的舊說,而為值得注意、研究的文獻資料。

上篇:中論 下篇:菩薩本生鬘論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佛教

八囀聲

(名數)梵語之名詞。曰蘇漫多聲Subanta(Sup+anta)...

鳥道

(術語)禪道至難,險如鳥道,鳥道者地名也,又至道寥...

小王

(雜名)除轉輪王外,餘悉為小王,所謂粟散王是也。法...

相似從生

子題:從生   資持記釋云:「相似謂同名罪; 從生 ,...

王功德十種

【王功德十種】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四頁云:云何名為王...

計執我法

一切煩惱根本,起於我耳,計執於我,一切生死波瀾,於...

添品妙法蓮華經

凡七卷。又作添品法華經。收於大正藏第九冊。隋仁壽元...

無等等乘

(術語)大乘之總名。無等無等之意,言他無比類也。寶...

生滅去來

指如來藏。為三論宗所明「八不」中之四者。依中道之正...

聖教

【聖教】 p122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一頁云:云何聖教?謂授...

有漏果

【有漏果】 由有漏因所招感的果報。如輪迴於三界六道,...

那含

(術語)Anāgāmin,又作那鋡。阿那含之略。小乘第三...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國

上品上生者: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覺得自己很虔誠。 早晚課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病中有沒有忘了念佛(弘一大師患重病的故事)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西歸直指》中有一個精妙深遠的...

婆羅門婦害母遭自滅

昔日,有一位婆羅門,他的妻子姿容美艷,但是婦德不佳...

欣求極樂的兩個修觀方法

怎麼欣求極樂呢? 思惟依正莊嚴,成就內心的安樂;思惟...

如實知世間即是出世間道

世間有很多煩惱和痛苦,繁雜社會,芸芸眾生,從出生到...

孝順慈悲的光目

一天,佛陀開示定自在王:無量阿僧只劫以前,清淨蓮花...

一偈治病並能身相具足

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有至心聽,常得無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