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無量壽經

【中國佛教】  大字體  護眼色

  《無量壽經》二卷,現行本依《開元錄》作曹魏嘉平四年(252)康僧鎧譯。這是敘述阿彌陀佛過去的因行和所創建的淨土功德莊嚴並此土眾生往生行相的經典。為淨土三部經之一。

  此經的漢文譯本,相傳前後有十二種,在這題稱魏譯一種而外,現存的異譯本還有:《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後漢支婁迦讖譯。《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二卷,吳支謙譯。《無量壽如來會》(即《大寶積經》第五會)二卷,唐菩提流志譯。《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宋法賢譯。以上是五種存本。此外各經錄有記載而現在缺本的還有:《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世高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魏帛延譯。《無量壽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無量壽至尊等正覺經》一卷,東晉竺法力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佛馱跋陀羅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宋寶雲譯。《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曇摩蜜多譯。以上是七種缺本,如《開元釋教錄》卷十四說:"右七經與《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同本,此經前後經十一譯,四本在藏,七本缺。"加上《開元錄》以後出現的宋法賢譯本,即為五存七缺共十二譯本。

  但以存本論,現行的魏康僧鎧譯本,在《出三藏記集》和《梁高僧傳》中皆未列載,《開元錄》以前隋、唐諸經錄中均以此本列為法護所譯,《歷代三寶紀》則並載僧鎧和法護兩種譯本。但此經的譯語、譯例與宋寶雲所譯的《佛本行經》等卻頗相接近。寶雲譯本已見諸《出三藏記集》卷二所載,可見從那時以來一向存在,到隋代才成缺本,今本或即寶雲所譯,被展轉誤題為魏譯本。又此經的異譯本《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依《開元錄》題為支婁迦讖所譯,而梁《高僧傳》和《開元錄》以前隋、唐諸經錄中卻均將它作為魏帛延譯。但《出三藏記集》卷二又錄有法護譯《無量壽經》,一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勘諸法護其他譯籍,與此經譯語又多相近,因之此經或即原為法護譯本亦未可知。

  又以缺本論,晉竺法護和宋寶雲譯本可能即是支婁迦讖和僧鎧譯本,已如上說,此外,後漢安世高譯本,在《出三藏記集》等古錄中未列,僅據《歷代三寶紀》卷四謂安世高有此譯本,似難認為事實。東晉竺法力譯本《出三藏記集》等亦未列載,只《歷代三寶紀》謂見諸《釋正度錄》,也堪疑問。劉宋佛馱跋陀羅和寶雲所譯的原是一本,據《出三藏記集》卷二所載,兩人皆於劉宋永初二年(421)揚都道場寺同時同處譯出,因之這兩譯似屬一事。
  又曇摩蜜多譯本,隋《法經錄》和《開元錄》雖皆列載,似系誤傳。

  此經的藏文譯本,係由勝友、施戒與智軍共譯出,現存於藏文大藏經中。

  此經的梵本,係於十九世紀中在尼泊爾發見,英國馬克斯·繆勒和日本南條文雄於1882年據以刊行。嗣又用英文加以譯出,收於1894年出版的《東方聖書》第四十九卷中。此經的日文譯本,有南條文雄、獲原雲來、椎尾辨匡、河口慧海等依據梵、漢、藏文本譯出了多種日譯本。但在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古來一般均通行漢文譯本,而尤以曹魏康僧鎧譯的《無量壽經》在各國流傳最廣,這當是由於這一譯本在中國古來即已盛行弘通,對於此經的講誦疏註最為興盛的影響所致。

  今依據曹魏譯本略敘此經的內容:此經敘述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並諸大菩薩眾一時來會。這時世尊姿色清淨,光顏巍巍,阿難啟請,佛即為說過去世自在王佛時,有一國王聞佛說法出家名號法藏,發無上心,五劫思維,攝取諸佛國土的清淨之行,併發四十八項莊嚴佛土利樂眾生的大願,經過了漫長的時期,累積了無量德行,在十劫以前便已成佛,號無量壽,光明壽命最尊第一,並已成就無量功德莊嚴的安樂淨土,其土聲聞菩薩無量無數;國中講堂精舍宮殿樓觀寶樹寶池等都以七寶嚴飾,微妙嚴淨,隨意飲食百味,演出伎樂萬種,皆是法音。其國人眾智慧高明,顏貌端嚴,但受諸樂,無有眾苦。眾生往生彼國都入住正定聚。至於往生的行相,有上輩、中輩、下輩三種分別。國中菩薩都得到一生補處,以觀世音、大勢至為其上首。眾生生彼國土皆具三十二相,智慧圓滿,神通無礙,殊勝安樂說不能盡。佛勸彌勒並諸天人等,各勤精進,不要懷疑,信心迴向,便能在彼國七寶華中化生,他方十四佛國乃至十方無量佛國菩薩往生彼國的也無量無數。彌勒、阿難等諸大菩薩、聲聞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此經的各種譯本敘述彌陀成佛的因果、淨土依正二報、眾生往生的行果大體相同,但在文字記載上互有出入。宋王日休以現存漢譯四本(除唐譯《無量壽如來會》)各有所長,因而校輯會為一本,題名《大阿彌陀經》。後來清魏源又步王氏的後塵,編為《無量壽經會譯》一卷。這是由於淨土念佛在中國盛行,因而此經各譯本文義的異同,遂為一般佛教學人所重視。今就魏譯為主以各本對照,如序分中來會的聽眾,魏譯有大比丘眾萬二千人,吳、唐兩譯同後漢譯說是千二百五十人,宋譯、藏譯和梵本說是三萬二千人。又魏譯列菩薩眾十七名,唐譯列十三名,藏譯和梵本僅列慈氏菩薩,其他三譯都未列。嘆菩薩德中,魏、唐兩譯大致相同,其他諸譯本都未有記載。正宗分中嘆佛德偈,魏譯四言八十句,後漢譯五言八十句,唐譯七言四十二句,宋譯七言三十六句,藏譯和梵本有十頌,吳譯沒有偈頌。關於法藏所選擇的淨土,魏譯為二百一十億,後漢及吳兩譯同,唐譯二十一億,宋譯八十四百千俱胝那由他,藏譯八十一百千千萬億,梵本八十一百千俱胝尼由他佛剎。法藏所發的本願,魏譯四十八願,唐譯同,後漢及吳兩譯二十四願,宋譯三十六願,藏譯四十九願,梵本四十六願。又這些願文互有出入,次第也不相同,成就文也不一致。說成就中,後漢及吳兩譯有阿闍世太子願生淨土說,其他譯本都無。三輩章諸譯本具備,但唐譯簡略。十方菩薩往覲偈,魏譯五言百二十句,後漢及吳譯六言百二十八句,唐譯五言五十句,宋譯七言四十句,藏譯和梵本二十一頌。佛勸世人離五惡行五善段,魏、後漢及吳三譯都有,唐、宋兩譯及藏譯梵本都無。流通文中,魏、唐、宋三譯並藏譯梵本有咐囑彌勒文,後漢及吳兩譯都無。特留此經文諸譯都有,但唐譯在此終有偈頌四十二句,宋譯有二十句,藏譯和梵本有十頌。

  經末現瑞證成一段,魏、唐、宋譯及藏譯梵本都有,後漢及吳兩譯都無。但各本內容大致無異。因而近世學者稱此經的梵文原本似有兩三種雲。

  此經在印度似已頗為流行,世親菩薩造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大概是依此經義而作。北魏曇鸞的《往生論註》(即前書的註解)中,也說明是正依此經。從南北朝以來,此經在中國盛行弘通。北齊地論宗靈裕,隋淨影寺慧遠,嘉祥寺吉藏,唐西明寺圓測,以及璟興、法位、玄一、乃至清彭際清等均對此經加以疏釋,而並依據曹魏譯本,可見魏譯本在中國流傳的盛況。

  此經過去在朝鮮、越南也傳習頗盛。尤其是在日本由於淨土宗開創者源空,真宗創立者親鸞均專依此經發揮他力易行念佛的宗義,對於此經的弘揚更形顯著。

  此經的主要註疏,現存有隋慧遠的《義疏》二卷,吉藏的《義疏》一卷,清彭際清的《起信論》三卷。新羅憬興的《連義述文讚》三卷,玄一的《記》一卷,元曉的《疏》一卷,日本源空的《釋》一卷,了慧的《鈔》七卷,聖聰的《直談要注記》二十四卷,道隱的《甄解》十八卷,西吟的《顯宗疏》十卷等。

  現今佚傳的重要註疏,尚有靈裕的《義疏》二卷,知玄的《疏》三卷,法位的《義疏》二卷,圓測的《疏》三卷,大賢的《古跡記》一卷,義寂的《疏》三卷,寂證的《述義》三卷等。

上篇:勝鬘經 下篇:阿彌陀經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佛教

沙彌受戒應問遮難

資持記釋云:「初示處,既作單白,義是對僧。理下,次...

光明念誦

(術語)五種念誦之一。行者念想口出光明,而唱佛名或...

遵式

(人名)宋慈雲懺主之實名。...

器世間

梵語 bhājana-loka。三世間之一。又作器世界、器界、...

寶篋印陀羅尼

全稱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即積聚一切...

玄宗

乃佛教之通名。意謂玄妙之宗趣。與玄旨同義。注維摩詰...

似天

類似天眼、天耳之通力。乃餓鬼、畜生等起勝業所引之眼...

盡智

【盡智】 p1285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四頁云:從此金剛喻三...

是處非處力

(術語)佛十力之一。分別是非之理之力。...

浴鼓

通知入浴所打之鼓。其敲打之方法由慢緩而漸急促,最後...

僧涅

【僧涅】   一雲僧那大誓,僧涅自誓。一雲僧那言鎧,...

二領

乃指探領與齊領之二種領解。法華經信解品載四大聲聞陳...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

學佛的目的,在於解脫、自在。而不少人,學佛之後,處...

【推薦】念佛人很多,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淨土宗其實在逐漸衰微當中,這是很遺憾的事!念佛人很...

曇鸞大師的念佛說

曇鸞(476-542),是南北朝時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號...

衹要執持名號,就具足了一切

阿彌陀佛叫萬德洪名。一切功德凝聚的實相德能,凝聚在...

無常力最大

過去,有一個村落的長者們,聽說佛陀要到村落來,立刻...

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原文: 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

香積廚中出高僧

禪宗歷代祖師都主張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皆是修行,而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