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星雲大師《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

星雲法師  2010/06/18  大字體  護眼色

在我弘法的歲月中,經常有人問我:「天堂地獄在那裡?」我都回答說:「天堂地獄在那裡?可以分三個層次來說:第一、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如三界二十八天、欲界三十三天;地獄在地獄的地方,像十八層地獄、無間地獄。第二、我認為天堂地獄就在人間,住花園洋房,生活富貴榮華的人,就好像在天堂裡;侷促在陋巷小室裡的人們無錢、無力的苦惱,就好像是地獄。其實,真正的天堂地獄是在我們的心裡。這第三種講法,是說人們心情愉快、滿足、歡喜、安樂的時刻,就像在天堂裡一樣;人們的心裡充滿貪慾、瞋恨、嫉妒、無明、怨恨的時候,就好像在地獄裡一樣。一個人在一天當中,時而天堂,時而地獄,來回不知多少次,因此,我認為『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

「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如果你能懂得其中的深義,就會了解:人生不要光顧心外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建設心內的「天堂」,如果心內的「天堂」沒有建好,把憂悲苦惱的「地獄」留在心裡,就會帶給你苦不堪言的人生。所以吾人在世間上生活,就算身處「天堂」,如果不能認識它的美好,天堂也會轉變成為「地獄」;如果你懂得以佛法來處理困境,轉化厄運,那「地獄」也可以成為「天堂」。佛經裡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福報,就算在天堂裡也會「五衰相現」;如果有慈悲願力,「地獄」也會成為「天堂」,像地藏王菩薩發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弘願,累劫以來在「地獄」裡辛勤度眾,但我們認為地藏王菩薩永遠是在「天堂」裡生活,因為他心中的「地獄」早就已經空了;佛陀雖然降誕在娑婆世界,我們也不認為佛陀生在五濁惡世,因為佛陀是在淨土法性的境界裡生活。還有觀世音菩薩抱持悲心尋聲救苦,所以熾烈的火焰也化為朵朵清涼的蓮華;富樓那尊者抱定堅決的意志到邊地去度化惡民,所以在別人眼裡如「地獄」般的邊地,在他眼裡卻如「天堂」道場般的自在。

此外,歷代以來,多少偉大的仁人志士即使被冤囚囹圄,卻不忘濟世利生的抱負,像司馬遷在監獄中完成不朽的巨作《史記》,甘地在監獄裡能爭取到印度的獨立,反觀有許多人雖住高樓大廈,卻痛苦不堪。所謂「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如果你擁有慈心悲願,牢獄也可以當作天堂;如果你整天煩惱愁腸,心中充滿怨恨不平,天堂也是地獄。像一些犯了罪的人,縱使僥倖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每天住在「心裡的牢獄」還是不好過。

我數十年的出家生活,也是經常在「天堂」、「地獄」的門前徘徊,感謝佛法的妙意,讓我在受諸苦難的時候,信仰中的正知正見指引我,讓我能甘之如飴,例如叢林十年的參學期間,在缺衣缺食的生活裡,在無錢無緣的遭遇下,我總能生起善美的「一念」,認為這是難得的磨鏈,所以能夠無怨無尤地接受;不公平的委屈、不應有的難堪紛至沓來時,我也往往浮現光明的「一念」,視之為「當然」的教育,因此也能夠心安理得地度過,就這樣,我經常在「地獄」的門口轉身再回到「天堂」裡。

經典中記載:大迦葉尊者在塚間修行,日中一食,佛陀見他年邁,勸他遷住精舍,但他卻感到自己如居「天堂」。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而他卻覺得住在「天堂」,所以「不改其樂」。挑水和尚整天和乞丐生活在一起,還不忘讚美生活的灑脫,因為他坦蕩直心,即使身臥臭穢,也如處在「天堂」一般任性逍遙。禪師云:「熱的時候到熱的地方去,冷的時候到冷的地方去。」人皆怪之,禪師卻認為是修行的最好方式,因為他體會到,若在任何處境下都能甘之如飴,當下就是「天堂」了。

回想起來,實在慚愧自己不才。記得在受戒的時候,每天凌晨三點起床,夜間十點睡覺,老師每次講戒,戒子們都得跪著聽講,每逢早晚課誦,往往才拜到地上就睡著了,老師用腳踢我的頭,才知道趕快爬起來;有時候在丹墀裡跪久了,小石子陷在膝蓋裡,當使勁拔出來的時候,往往血流如注。有人說這好像是「地獄」裡的生活,好在我即刻提起「一念」:「我要能經得起『地獄』的磨鏈,才能堪受佛法大任。」如此念念相續,才讓我得以圓滿受戒。在叢林修學期間,每天三餐不飽,經常餓得心中發慌,四肢發抖,每值隆冬深夜,大雪飄飄,唯有將自己縮成一團,才聊以御寒。有人說,這像「寒冰地獄」、餓鬼畜生的生活,幸虧當時心中生起「一念」:「佛陀在修道時,不也曾以馬麥充飢,我何不能?」就這樣在面臨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般的境界時,幸賴佛陀的慈光加被,將我一次又一次地引導進入「天堂」的世界。

我對人曾經也起過不少瞋恨的念頭,我在生活裡也曾經不止一次地執著妄想,還好經常在面臨「地獄」的邊緣時,有佛法以為指南,所以能將「一念」迷惑轉為覺悟,「一念」煩惱轉為解脫,「一念」怨恨轉為慈悲,「一念」地獄轉為天堂。感謝自我的「一念」,讓我在面臨挫折時能夠化解,讓我在遇到困境時能夠回轉,所以我一直倡導人生應該要回頭、轉身、改心、換性,為什麼呢?因為心中的煩惱無明是「地獄」,心中的菩提正見是「天堂」;心中的憂悲苦惱是「地獄」,心中的安樂幸福是「天堂」;感受的委屈不平是「地獄」,意會的平等和諧是「天堂」;自私執著是「地獄」,大公正直是「天堂」;貪慾瞋恨是「地獄」,喜捨願力是「天堂」;懶惰懈怠是「地獄」,勤勞精進是「天堂」;愚癡無明是「地獄」,般若智能是「天堂」……。「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只要我們將心中一念的「地獄」摧毀,用自己的正念在心中建設永恆的「天堂」,就可以使我們遠離顛倒夢想,所謂「地獄除名,天堂有份」,何樂而不為呢?

過去,信徒問一位禪師說:「天堂地獄在那裡?」禪師即刻將他的頭按在水桶裡,經過一段時間,禪師才放開雙手,讓他的頭冒出水面。禪師問他:「水中的滋味如何?」他回答:「像在『地獄』一樣。」禪師又問他:「現在出水之後感覺如何?」他說:「像在『天堂』一樣。」我們一般人不也如同這位信徒一樣,沒有經過水下呼吸困難的感覺,不了解本來的生活就是「天堂」。一位家財萬貫的董事長居住在高樓上面,時常為經濟周轉運用而擔心,為員工要求加薪而煩惱,秘書勸他把煩惱送給住在高樓下面陋屋裡的一對年輕夫妻,富翁問如何送法?秘書說:「給他們一百萬就可以辦到。」富翁起初不甘願,經過解釋之後,親自送上一百萬元。這對年輕的夫妻收到巨款,起先歡喜不已,後來為了如何將這一百萬收藏妥當而左思右想,一夜無法成眠,才知道上當了。第二天,他們趕緊把一百萬元還給富翁,並且說道:「你的煩惱還是還給你吧!」所以,不懂得金錢,金錢就是「地獄」;不懂得感情,感情就是「地獄」;不懂得人我相處之道,人我相處就是「地獄」;不懂得經營事業之道,事業就是「地獄」。因此,天堂地獄在那裡呢?「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如果不懂得這「一念」之間的奧妙,即使當下的生活就是美好的「天堂」,也會被轉為苦惱的「地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文章列表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實

善導大師特別開示: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不能表面上...

身在鏡中勤修行,心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大師有首偈子談道:要作蓮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紅...

達照法師:修行是唯一有意義的事情

有人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我告訴他:修行是生命中...

成為內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日,佛陀告訴比丘們:...

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

承問: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此則不難。若能念念了...

聖嚴法師《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

真修行人要過的錢財關

很多修行人會發現,怎麼自己這兩年突然的運氣不順了,...

謙虛十要

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外貌。外貌乃內心之窗;心有所思,...

用什麼眼光來看人呢

你和人相處,用什麼樣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懷疑的...

處世之道八法

經常聽到長輩教導晚輩,要學習做人處世;每個人也都知...

人生怎麼樣才能圓滿

不害諸有情,修慈悲喜捨,證無量梵住,圓滿不為難。─...

星雲大師:人生如夢幻 夢醒一場空

有人說:人生如夢幻,夢醒一場空;也有人說,人生如浮...

為何華不著菩薩,只粘著聲聞眾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蘊中無我,不知蘊亦是空。執境為...

佛教裡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於講故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作為生命體驗者,...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由人心的淨...

【推薦】當遇到逆緣時,要觀照兩件事情

菩薩要善調自己的瞋心,因為瞋心的活動,對眾生的傷害...

因為知道會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人的生命在呼吸間,但我們不能只是知道會死,我們要好...

造作的善惡業必由自己承擔

如果一個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麼樣的妄想,就會產生什...

沉湎於男女的情慾而不自覺該怎麼辦

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 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 ...

八關齋戒的內容、功德及受持方法

昌臻這一次有這個緣法到廣德寺來參學,也能夠與各位同...

宣化上人:至誠念大悲咒滅淫慾火除邪心

末法時代,諸惡充滿,這五濁惡世就亂糟糟的,佛法也滅...

【佛教詞典】行捨

【行捨】 p0605   成唯識論六卷四頁云:云何行捨?精...

【佛教詞典】死

梵語 marana,巴利語同。音譯末剌諵。即壽命終盡之意。...

【視頻】崇慈法師《虛雲老和尚》

崇慈法師《虛雲老和尚》

【視頻】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香光佛教梵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