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兩個人同時佈施,為何差別那麼大

淨界法師  2025/03/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兩個人同時佈施,為何差別那麼大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

這個是徹悟禪師非常重要的法語。就是說,你明白一佛乘的道理以後,你就知道,所有解門的學習,其實根本就是要明白你一念心性眾生本具。你了解業果也好,你了解空性也好,你了解涅槃也好,這都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假名、假相、假用而已。它的根本還是你要迴光返照,要知道到底是誰變現的?就是那個心性——這個是根本。這個根本就是成佛的因地,這個根本沒有找到你就沒辦法成佛。那麼從修行的角度,一切行門,就是淨化我們的妄想,開顯真如本性。

所以一佛乘,諸位,你學完《法華經》以後,該拜佛還是拜佛,該持戒還持戒。但是你的好處在哪裡呢?你知道這些因果是個過程。你怎麼樣?你不再追求因緣果報。諸位,因果跟真如這兩件事情,在凡夫位是相互衝突。你看古德講一句話,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方動烏雲遮。

比方說兩個人修佈施。一個人他沒有聽《法華經》修佈施,他就想,欸,我透過佈施,我要創造來生的富貴,我受夠了貧窮。所以說他今生願意犧牲精神體力,大家在打佛七的時候他去掃廁所,去廚房。為什麼呢?他就是希望能夠創造一個資糧力,讓來生快樂。你鎖定這個產生執著以後,六根方動烏雲遮,你所有真如之門就關了。就是佈施本來不只是這樣子而已,結果你把佈施操作成變成一個小糖果。這不是佈施本來的意思,但是沒關係,佛陀也滿足你。

那麼另外一種人,他知道說欸,不能這樣想,我不能發這個願。我透過佈施,要成就我無貪的善根;我透過持戒,要成就我防非止惡的善根;我透過忍辱,來成就安忍不動的善根。那這樣有什麼好處呢?真如之門為你打開了。

諸位,你要想一個問題。當你追求因果的時候,真如就關起來,你有所得心嘛。你說欸,我不追求因果,那麼真如就要回報你,真如之門跟因果之門,剛開始是衝突的。因為你今天追求因果,一定會產生執著,一定的!就是六根方動烏雲遮。那事實上是我們自己把這個法門操作壞了,這個佈施法本來不是這樣操作。當然,佛陀剛開始也沒有講清楚,因為佛陀是更以異方便,你只要願意踏入佛門,都好。

所以,當我們了解一佛乘以後,就知道重點核心在哪裡。我們重點就是,因果是生滅的,它總會過去;但是你今天在真如當中栽培善根,那叫做生生世世受益。諸位,你百千萬劫會因為你聽聞《法華經》而受益。但是你佈施享受的話就幾生而已,就沒有了。所以學《法華經》有什麼好處?你會知道,哦,原來蓮花的成長最重要是裡面的蓮子,那個花總要凋謝的;不管它長得多麼的燦爛,青黃赤白,最終的結果就怎麼樣?華落蓮成嘛,還是蓮子最重要。

就是說諸位,我們學佛過程當中,你喜歡佈施也好喜歡持戒也好,這個都是過程。重點是你在真如當中栽培了什麼樣的善根,你死掉以後,你在一念心性栽培什麼善根這是關鍵,因為它對你的生命是永恆的影響。就是因為你今生的修行,對你未來的生命產生永久性的改變,這才是重點。而不是說,讓你產生幾生的快樂而已。所以一佛乘的思想就是這兩句話: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這個是它的核心思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念珠的數目就是你將來往生淨土的日期

明朝有位名叫道隆,他的母親李氏,年到四十歲,吃長齋...

娑婆跟極樂都是如夢如幻,為什麼還要取捨

有人就問蕅益大師,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極樂世界...

菩薩六度,佈施擺第一

佈施是一個好事。在菩薩六度裡面,佈施擺在第一。 大家...

【推薦】依止真實信心念佛,才會把光明顯現出來

我們手去摩頭的時候,產生那個感覺是從哪裡來的呢?看...

惡業不能靠佈施抵消,只有懺悔才能折損惡業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會體會這個觀念:佛在世的時候...

供養得福的一家人

佛陀在世時,有一戶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僅和樂融融,...

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回大向

問: 請法師詳細開示: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

修佈施就要這樣子來修

佛教不但在理論上博大精深,而且具體表現在實踐上,是...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

「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

淨土宗的重點就是:你要往生,你得靠阿彌陀佛來接引你...

佛友間討論佛法,說錯了是謗佛謗法謗僧嗎

問: 佛友之間討論佛法的時候,說錯了話是否就是謗佛謗...

秋季的「四大名補」

真正的養生高手,不見得依靠保健品,有時候,吃對了,...

大事緩處理,小事急處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斷,每天要處理很多的事情。大家...

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心靜下來

信息越來越碎片化 我最近頻繁地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

淨土三資糧之如何發願

云何作願 世親菩薩在《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往生...

聖嚴法師:哪怕任怨任勞

任又可稱為忍,就是負責、擔任、忍辱負重。 對待別人...

「一實相印」在《無量壽經》裡的表達

辨體一實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體,辨釋這部經典的體...

不要購買有佛像標籤的香燭

賣香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業。製造粗劣、...

囉嗦嘮叨對孩子成長有沒有影響呢

問: 師父,我是一個孩子的母親,為了關心孩子,平時...

面對五濁,我們負有責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為五濁惡世,劫濁,劫是個時間的概念...

臨命終時貪心是不可取的

若心中見識小,捨不得賑災,亦須分與女兒、孫媳、孫女...

佛陀與提婆達多的宿世因緣

佛陀時代,每位弟子對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

學佛可以不求生極樂世界嗎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業障重,其實我們的業障還不重,原因...

佛門秘傳除病健身法

佛門僧侶,素有苦行僧之稱,他們生活雖清苦,但長壽者...

【佛教詞典】形像

(圖像)有二種:一為八臂具種種之器仗者。最勝王經大...

【佛教詞典】無求

(雜語)傳心法要上曰: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也。...

【視頻】淨界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

淨界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

【視頻】能傑法師《妙觀初機》

能傑法師《妙觀初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