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要念念都是佛

學誠法師  2016/01/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念佛,要念念都是佛

念佛,說起來簡單,但要把一句佛號念好,那就不容易了。六字洪名,要念到集於一心、念到絲毫不亂,談何容易?平時好端端的一個人有意、有決心要把一句佛號念好,都不容易做到,到臨命終的時候,就更難以把這句佛號念好。

如果平時念佛不能做到一心不亂,存僥倖心理,不真正下苦功夫念佛,只盼望臨命終時,西方三聖及諸聖眾前來接迎,那只是自己的願望而已。這並不是佛、菩薩不憐憫眾生,而是因為我們往生的條件和資糧還不具足。

若希望臨命終時往生極樂國土,平時就要準備好充足的資糧。譬如你要去北京、上海,就要計算好往返的旅費:車票、吃、住費用多少,先要估計一下自己的資糧夠不夠,才有資格談去的設想。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也是一樣的道理,常常要自問有沒有具足這樣的資糧。

念佛最關鍵的就是——一心不亂,為什麼這樣強調?如果一個人每一個念頭都是聖號,則念念都是佛,心與佛相應,內心的煩惱就沒有了。常常有許多人談到:念佛的時候,越念煩惱越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平時的煩惱更多,只是你不知道、沒有發覺而已。每個人一天24小時都處在煩惱之中,身、語、意三業,都是煩惱的表現,所以才會造種種的業。

念佛的時候,佛號與煩惱是相對的,如果佛號無法把煩惱伏住,煩惱依然會出現。為什麼沒有把煩惱伏住?從根本上講就是沒有做到一心不亂,所以就要培養一心念佛的能力。

如何培養一心念佛的能力呢?首先就是要發真實心,恐怕很少人敢說我能把一句佛號念好。但盡管如此,一個長期念佛的人跟一個初學念佛的人的境界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真心實意念佛的人和一個馬虎應付念佛的人的感受、體會也完全不一樣。我們念佛,應該真實發心去念,不是應付場面,不是虛情假意。

其次,對教理、對念佛的方法,要時常去思索、總結,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念佛方法和理論。

大藏經裡面的三藏十二部,都是佛菩薩所知的法,如果我們照搬大藏經裡的內容,就變成我們站在佛菩薩的境界上說話。這樣的話,大多人都達不到,因為佛菩薩是大徹大悟的人,而我們大家都是沒有成就或是成就非常不夠的人,這就要找到我們修行的下手處,站在自己的起點上,真心實意地用功念佛修行,這是極其重要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元照律師由輕謗淨土,轉為專志西方的心路歷程

大智律師簡介 大智律師,即宋代靈芝元照大律師,他是南...

人生怎樣活才有意義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話,這句話你就會有答案。當你還問出...

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麼

問: 阿彌陀佛!請問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

臨終助念遭親屬反對,應該如何應對

問: 作為佛弟子,父母去世應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淨宗法門:一個特別的法門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淨土法門。此處所說的方便,是...

為何不念本師釋迦牟尼佛

問: 怎麼不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麼? 大...

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

原文: 又舉凡禮拜讀誦大乘經典,及作一切於世於人有益...

人生不堪迴首,不要再想你的過去了

蕅益大師提出三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吃素所創造的數字奇跡

1、一個素食者至少拯救3隻羊、11頭牛、43頭豬、1,10...

【推薦】為什麼富貴不能持久呢

現下總在分類什麼富二代,窮二代,吊絲,高富帥之間的...

物慾橫流的貪慾世界及痛苦

在當今社會流行這樣一種觀念:人們認為只有豐裕的物質...

什麼是心地法門,該如何去修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什麼是心地法門,怎...

這些在家居士團體,易養成我慢之心

優婆塞與優婆夷是佛門四眾弟子,譯為近事男與近事女,...

佛法,一種終極智慧

一 佛,就是覺悟了的你自己,以及給予你啟發和幫助的人...

陪他做一隻蘑菇

有一個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是一隻蘑菇,於是...

聖嚴法師《皈依三寶的好處》

歸依三寶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現世樂,可以求...

犯邪淫戒後,信願持名還能往生嗎

問: 請問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願持名能往生嗎?...

佛舍利的豐富內涵

各地紛紛出土佛舍利,這是當今中國佛教界的一種重要現...

《楞嚴經》中的十種仙道

佛說:又有一處從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覺而修習定慧的正...

五戒受持不住能捨戒嗎

問: 弟子無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雞蛋。如果受持不住...

【佛學漫畫】清明·生命之思

認知死亡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場生命的療愈,目的是在死...

不吃雞肉的7個理由

1、雞比狗和貓更聰明 最近已有幾份研究顯示雞其實是十...

世間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們對這個死,時時刻刻都要放在頭上,放在腦海里。有...

以這種態度來茹素,自然能身心清淨

為了健康長壽,療病養生,近年來,人們不斷從醫藥與飲...

【佛教詞典】火神

(神名)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經世出世護摩...

【佛教詞典】十種有依行輪

有依行,為有可憑依之行業;輪,為摧破之義,謂眾生依...

【視頻】《金剛經》法鼓山念誦

《金剛經》法鼓山念誦

【視頻】妙境法師《三藏法師慳法的果報》

妙境法師《三藏法師慳法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