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歌手孟庭葦的學佛因緣

2011/04/20  大字體  護眼色

歌手孟庭葦的學佛因緣

上個世紀末,一首家喻戶曉的《冬季到台北來看雨》,曾讓台灣女孩孟庭葦紅遍了整個華語樂壇,在那個年代,無數人都被她清純的歌聲與脫俗的形象所傾倒,而她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優雅的稱呼「月亮公主」。但6年前,正當事業如日中天時,孟庭葦卻突然選擇了隱退,而且是徹底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以內,直到去年,她才悄然回來。這時的孟庭葦,已經結婚了,脖子上還時常掛著一串佛珠。

今年,孟庭葦的名字出現在報章上的頻率多了,不僅因為她推出了復出後的第二張專輯《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她已經成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此時大家才恍然,這個在歌迷心目中永遠年輕,清純的「月亮公主」,今年已36歲了。這麼多年,孟庭葦是怎麼過來的?6年前她又為何會在事業巔峰期急流勇退?

孟庭葦出道很早,19歲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1992年,當她唱起了那首經典的《冬季到台北來看雨》時,在華人圈裡已經沒有人不認識"孟庭葦"這名字,但也正因為過早成名,讓原本就對名利毫無慾望的孟庭葦提前厭倦了閃光燈下的生活。「我從學校出來後,就進入演藝圈,事業很快就發展到巔峰期。當時想,自己經歷了很多女孩子沒經歷過的生活,在娛樂圈,名和利都來得很快,我擁有無數的掌聲和祝福,這一切對我來說都足夠了,我好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但在2000年底,在她的台語專輯發布會現場,孟庭葦突然宣布將退出歌壇。一個甜歌公主就此離去。

引退後的孟庭葦,沒有像其他歌手一樣,欲走還留,對這個圈子、對自己的事業依依不捨,她是徹徹底底地離開,甚至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在剛退出樂壇的那兩年,我是完全的封閉狀態,除了有時候會出現在電視頻道上的一些宗教節目,以及主持一個廣播電台外,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是在修行佛法,週末有時會去同學家參加法會,平常都在家看一些經書、念經。」孟庭葦就這麼簡單地生活著,幾乎完全跟演藝圈脫節,平時最大的興趣和娛樂,就是看一個有關佛教電視台的烹飪節目,是完完全全的休息狀態。

談到宗教,孟庭葦曾表示,自己信佛並不是從隱退後才開始的,也不是受家庭或其他人的影響,這其中有著某方面的因緣。很多年前,孟庭葦就一直獨自在台北生活,當時她養了一隻小狗。感情非常深,大概在1994年,小狗突然死去了,這對孟庭葦打擊很大,之後,她就開始吃素,也因此經常去素菜館、素菜餐廳吃飯,這些地方經常會擺放著一些佛教類的書籍,孟庭葦閑來就信手翻閱,慢慢地,在接觸多了後,她就對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孟庭葦是一個很有佛緣的人,她不僅僅信佛,更曾一度有過出家的念頭。但在出家之前,她必須仔細地考慮,自己究竟適不適合做這樣的事。她說,因為按佛教的規矩,女孩一旦出家了,就一輩子都不能還俗,而男孩有三次機會。所以在2003年,孟庭葦去了一趟印度參加朝聖,她說:「當時主要是想去那裡看看環境,因為聽說一些師兄在那裡找到了進修的地方,我覺得蠻好的。我很嚮往那樣的生活。」

從印度回來後,孟庭葦最終驗證了自己的佛緣深淺,並下定決心即將皈依佛門。但就在這時候,命運之神卻為她安排了另一條更適合的人生之路,「後來我回到台灣不久,就碰到了他。整個人生的方向就改變了。」這個比佛更有緣的人,是孟庭葦的高中同學,名叫張志鵬。2004年7月,孟庭葦終於放棄了出家的想法,與張志鵬正式步入婚禮教堂,但對於孟庭葦來說,婚姻生活並非完全是理想中的狀態。「因為這跟我過去人生的理念不一樣,在我之前的人生概念裡,從來沒有想過結婚這個概念,很長一段時間,我的心都放在佛法修行上,所以面對感情這件事情,感覺比較困難。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讓自己處在平靜的心情中,如果很多事情在人的生命中一定要發生,那我們沒有辦法去迴避,不管它是對還是錯,這件事情對未來的影響是好還是壞,現在還看不見,在沒有辦法迴避的狀態下,我用很平靜的心情去面對。」結婚後,孟庭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依然過著與佛相伴的生活,每天堅持佛法修行,到孤兒院或老人院做義工。為此孟庭葦的生活做了很大調整,例如她以前是在晚上進行佛法修行,但現在晚上必須陪伴著丈夫,所以必須改到白天丈夫上班後再進行。她說,其實那時她內心也有一個很大的矛盾。但慢慢,就覺得讓事情順其自然地發展就好,一切都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張志鵬擔心她在家一個人會悶著,就建議孟庭葦重新再出來唱歌,但孟庭葦對於外面五光十色的世界已經毫無眷戀,她唯一感興趣的,就是如何能幫助別人,所以她丈夫就對她說,其實她出來唱歌,同樣也是幫助別人的一種方式,這比在家閉門念經會更有意義。這句話打動了孟庭葦,她開始考慮如何用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去幫助更多的人。恰恰這個時候,孟庭葦當年在音樂上的老拍檔姚謙找到了她,勸說她重新出來唱歌,最後在反覆思量下,孟庭葦在去年正式確定復出,並宣布她往後在唱片上獲得的收益,全部捐贈出來作為慈善經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名人學佛文章列表

學佛轉不了業力是什麼原因

勉強找時間來學一學,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業緣...

要學佛道,先結人緣

兜率從悅禪師,參訪密行的清素禪師,非常禮敬,有一次...

如是善緣

久遠前,有一屠兒欲發心供養一修行人,但見此人有許多...

證嚴法師:學佛

學佛者,最重要是培養慈悲心。若是失去了慈悲心,就失...

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我為什麼信仰佛教

潘宗光,金紫荊星章獲得者、太平紳士,1940年出生於香...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

問: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請師父開示。 能弘...

兒童該怎麼學佛

問: 十歲左右的兒童念誦什麼經咒比較對機?弟子希望孩...

學佛應有的態度與認識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師:欲得佛法真實利益,...

各國學者說佛教

二十世紀的英國史學家韋爾思說:佛教的教義,由今研究...

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的佛商之道

很難知道他怎樣與佛結緣,始於何時何因。但早在1991年...

游本昌的濟公人生

他在江蘇泰州出生,是家裡孩子中惟一的男丁。曾有人預...

國畫大師張大千:我當了一百天的和尚

我家裡信奉天主教,但我對佛學很有興趣。我當初決心要...

「吾」和「身」完全不一樣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陰騭文) 這個吾和身是...

思惟十二光如來的功德

阿彌陀佛這十二光如來的這種功德我們要常常思惟。當我...

為什麼出家人不能禮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為僧,除了個人的修證解脫、播種解脫種...

科技白領忙工作不忘學佛

佛教在線台灣訊 幾乎總是踩著夜色踏上回家的路,在台...

大安法師:家裡多是道教徒,會對往生有障礙嗎

問: 原本我和道教頗有淵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對我...

每天念佛多少與行願有無

問: 淨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聲?法師曾開示說至少每...

為什麼要接濟他人之急呢

濟人之急,就是周濟人遇到的急事。前面是講救人之難,...

此間猶如火宅,趕緊移民極樂

信願持名的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阿彌陀經》中...

要看淡權位

權位,只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塔,海浪一來,就垮了,連沙...

忙是人生的滋養劑

一、忙是人生的滋養劑 一個人如果怕做事,偷懶,如何會...

【佛教詞典】二句

指文句與義句。句,即句逗,又眾語和合而成句。謂如來...

【佛教詞典】仰山隨分

禪宗公案名。仰山慧寂隨分道破無限萬機之文字,超越文...

【視頻】《禪行法想經》楮訾念誦

《禪行法想經》楮訾念誦

【視頻】大安法師《上輩往生的條件》

大安法師《上輩往生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