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以自己的痛苦來幫助別人的痛苦

海濤法師  2017/03/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以自己的痛苦來幫助別人的痛苦

佛過去就和我們一樣,都是造惡業的,不動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佛,不空成就如來,過去都是破重戒要墮落地獄的,但是碰到了中間「毗盧遮那佛」的慈悲,引導他們去大懺悔,懺悔以後,發了一個不動的誓願,最後,不但消了自己的業障,還能夠成佛,幫助更多受苦的眾生,不動比丘過去發願,「守持所有戒律,圓滿忍辱」,這叫做二種波羅蜜成就而成佛,寶生如來過去慳貪不懂得佈施,他就發願,「我從今天開始,乃至捨生命,我都要不執著不分別的做大佈施,願我以佈施成就成佛,令慳貪眾生…」

沒福報的眾生念到我的名字,乃至去我的淨土,各位,你如果知道你這個父親,很愛錢,很慳貪,不會佈施,那你就要幫他念寶生如來的名號,往生寶生如來的淨土,他會說「那個地方我最喜歡了」,因為他很怕付出,他只想得到,但是寶生如來就是滿足這些慳貪的人,所以特別那些飢餓的餓鬼道,所以,「以自己的痛苦來幫助別人的痛苦」,這就是佛教的方式,我們自己曾經愛生氣,破戒,但是自己發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從今天開始絕對不生氣,不破戒,願我成佛還度我以前」,因為現在在破戒,在生氣的眾生,在不動如來看來,都是他的過去,就像各位你現在不抽煙了,你看到人家在抽煙,你不但不會生氣,「唉!那就是我嘛! 我也是在抽煙啊」,但是一個本來就不抽煙的人,然後看到別人在抽煙,他就會拍桌子,你了解嗎,佛教不是這樣的。

佛教是「你的錯就是我的錯」,所以一個慳貪不佈施的人要墮落地獄,反而發這個願,成就一個寶生如來,看到慳貪不佈施的人,他不但不生氣,更起大悲心,這就是佛教的方式,各位一定要掌握住,阿彌陀佛過去做比丘,心亂、愚癡、邪見,後來發願,所以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成就,不空成就如來過去散亂、懶惰,後來發大精進心,而精進波羅蜜成就,成佛了。

所以各位,每次來看到五方佛,我們就想到自己,就是說,肮髒的本身都有佛性,可以轉不清淨為清淨,只要按照毗盧遮那佛圓滿的智慧,按照佛的智慧,再壞的人都會變成好的人,但是我們千萬不要有那種報復的心態,這個人現在很壞很壞,我們也不想要去報復他,因為他現在很壞,以後他就會變很好,因為有生起了一個懺悔心,恐怖心,知道自己做錯的人,他那種精進的力量會更強。

一個認為自己沒有錯,很乾淨的人,那他精進力就不夠了,所以我想,每一個還沒有學佛以前,都會做錯事,因為做錯事,我們才會很精進,像我過去很釣魚,所以現在就成放生的,過去帶女孩子去墮胎,所以現在變成喜歡超度的,每個人都有過去的,過去很怕鬼,甚至對鬼不慈悲,現在每天和鬼(施食)在一起,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因緣吧,但是無論如何,我想這個都是一個方便,各種的方便會度不一樣的眾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煩惱痛苦的根本原因

歐洲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時候...

了解並管理這顆心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樂的源泉。 我想大家應該有這...

活在當下益處多多

有人曾問釋迦牟尼佛:梵行聖者,你們居住在樹林簡陋的...

痛苦的果報,都是由錯誤的思想產生的

在依他起性當中,依他所執的遍計執是沒有的。這個地方...

幸與不幸是取決於自己的看法

幸福與不幸、痛苦和快樂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不幸與痛苦...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

集體皈依的仙人

中印度有一個宗教首領名叫彌遮迦的,得五種神通,領導...

身體有病很重視,心有病誰來重視

一般的人都會注意自己的身體,身體有點發燒啦,有點疼...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精進」有十種利益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

業力凡夫如何保證往生到西方

很多信眾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聽說西方極樂世界這麼莊...

疑情是看話頭的枴杖

古代祖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達摩祖師的安心,六祖...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誦經嗎

女人從十二三歲,至四十八九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

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迷亂由主,悟則必勝

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

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裡無嗔吐妙香

無著文喜禪師是唐代著名禪師,他七歲出家,參訪善知識...

佛書若示有版權,則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然菩薩為利眾生,即頭目髓腦尚肯捨,況光之蕪穢語言,...

淨界法師:對惡法的態度

當我們修習四念處以後,接下來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

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嗎

問: 請教法師,什麼叫功夫成片?經論中有沒有明確的定...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義

一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定的因緣,向好向壞來自教育的重要...

太子出城遊歷,照見世間老病死

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名為悉達多...

【佛教詞典】我慢定

又名慳執定,即取著禪定中所現的種種異境以為特殊微妙...

【佛教詞典】德田

(術語)阿羅漢及如來等也。以是能具諸勝功德,及供養...

【視頻】昌臻法師《淨土法門的十六字綱領》

昌臻法師《淨土法門的十六字綱領》

【視頻】界詮法師《念四字佛號與念六字佛號的紛爭》

界詮法師《念四字佛號與念六字佛號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