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慳貪獨食不施與,生於食氣餓鬼中

海濤法師  2016/06/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慳貪獨食不施與,生於食氣餓鬼中

我們做煙烘,最大的功德是這些食氣鬼,甚至各位你拜祖先的,拜神的東西,有一點點香氣他們就會過來,所以,我們很鼓勵大家點酥油燈,很香的牛奶味,點麻油燈,這些可吃的東西,佈施這個味道給他們,甚至這些食氣鬼,他們病苦很嚴重,所以,他們要做藥供,也不是光食氣鬼,後面有很多很多,叫火燃燒食鬼,食糞鬼,食風鬼,都是靠這些,不然他沒得吃,但是我們是以這樣讓他暫時離苦,目的是要超度他。

所以,替他懺悔,皈依,佛力加持,讓他脫離各種餓鬼,然後這種食氣餓鬼,這種眾生前世自己喜歡吃好的,但是不給周圍的人吃,「不施妻子及餘眷屬」所以當他在吃的時候,旁邊的人只能聞到味道,「妻子但得嗅其香氣,不知其味」甚至在自己的親人朋友面前自己吃,以這種慳貪嫉妒,所以「同業眷屬,而不施與」又叫人家說:"好吃自己吃就好了,不要給周圍的人吃。"

所以,這樣來認為自己很棒,起隨喜心,「數造斯過」所以,經常造了這種過失,而不懂得後悔,不生慚愧心,「如是惡人身壞命終,生於食氣餓鬼之中」所以,佛叫我們,你只要在吃東西,就要佈施這個味道給眾生,供佛以後,光佈施味道,可以吧,千萬不要獨食,慳貪獨食,不是光你家人,你的周圍都有無量無邊的眾生,你要喝一碗綠豆湯,甜甜的,那個螞蟻最喜歡吃了,蟑螂也喜歡,旁邊的孤魂野鬼也佈施一點,不要慳貪,然後他們投胎做鬼了以後,一饑或渴,馬上就噴火,所以,處處就奔跑,想要去找水。

「悲泣愁毒」然後越飢渴火就越強,所以,那時候他能依靠的,佛塔、廟,乃至有人在祭天,有信仰的人在拜天神,拜塔的時候,因為這個香氣,乃至其他的香氣,所以,我們點香,他們也會叫檀香鬼,他們也會來吃,這樣才能夠活,不是光活而已,他那個火才會停止,因為他一飢渴就噴火,他不飢渴就不噴火,所以「復有嗅氣諸餓鬼」因為世間人很多人生病,然後生病以後,他們想說,唉呀!趕快去拜祭鬼神,這樣就不會生病,所以,他們就在水邊,林中,乃至有人的巷、陌、交道,各種地方設諸祭具,過去就這樣,印度現在還是這樣。

所以,燒東西或拜東西,這種香氣,他們這些餓鬼才可以活,所以,如果按照這樣講,老實講,你在這樣做的時候,如果你以悲心故意這樣做,你的病也會好起來。第三,如是食氣諸餓鬼等,無量苦惱,惡業如果不盡,怎麼樣也不會死,不是說五百歲而已,而是很長壽,乃至惡業不盡,不壞,不朽,永遠不能夠解脫,所以,等他這種業報盡了,他才脫離這種食氣餓鬼,免得被火燒,隨業流轉,受生死輪迴苦,如果投胎做人,貧窮,多病,身體發臭,其他的業報要受種種的果報,所以,意思是告訴我們,所有好吃的,好用的東西,一拿出來,先供養三寶,先佈施給周圍的人,養成這個習慣。

但是現代人微微都有這種習慣,為什麼,我買一棟房子很大,隔壁還是個小房子,我買一部車子很大,隔壁人家還沒有好車子,還在騎腳踏車,他內心覺得,我賺很多錢,我很厲害,這還是屬於這種心態,喜歡比較,用好的比別人用好的,今天你坐在大餐廳裡面,一頓飯一千塊,隔壁,前面是路邊攤,你在那邊吃覺得自己很偉大,吃一千塊的,不用吃路邊攤,這個還是屬於這種嫉妒分別心在作怪,所以,內心裡面連這個餘習都要把它消除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求地藏菩薩卻「事與願違」的背後

我們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寶了,我們對佛法有沒有疑心?...

如是因如是果,煩惱痛苦是沒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業經》中開示我們:一切善惡業...

付出之後才能有回報

有一位智者曾經對我說:凡事如果能放下自我,站在別人...

有三種錢花得越多就賺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種錢非常奧妙,你花得越多,就賺得越多。這...

阿闍世王為何還受毒瘡之報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阿闍世王因為殺父而身受毒瘡,...

身體少病的十個原因

1、不打別人,不虐待動物。 2、勸別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受持《金剛經》,前世重罪變輕賤報

讀誦、抄寫、宣揚《金剛經》的人,在別人輕慢你的時候...

為什麼倒霉事總找上我

南宋詞人辛棄疾曾感慨道: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在寺院擔任執事,怎樣作才能服眾

問: 在寺院擔任執事,怎樣作才能服眾? 大安法師答:...

舉心動念行為造作,舉頭三尺有神明

談到自然造化的法則,有時候你深信因果到這個程度,才...

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在修波羅蜜之前,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麼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悟心和願力心。菩提心,...

學法第一步要樹立正知正見

一、學法,第一步要樹立正知正見 聞慧,聞到了之後要去...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

染布的譬喻

佛世時,曾以一則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

在家居士修什麼法門最契機

問: 在家居士修什麼法門最契機?能夠盡快了生死? 慧...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相不相同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樣,還是不一樣? 你不能說一樣...

修行人要把握當下這一念

我們當下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這一念...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讓你面對現實

經常聽到有人說:佛法就是逃避現實。還有人說,學佛法...

最重要的時光和最重要的人

從前有個年輕英俊的國王,他既有權勢,又很富有,但卻...

【佛教詞典】預流支

【預流支】 p1232 法蘊足論一卷二十三頁云:如前已說親...

【佛教詞典】中印度諸國

(地名)玄奘西域記曰:中印度諸國曰波理夜呾羅,曰秣...

【視頻】七佛滅罪真言(齊豫演唱)

七佛滅罪真言(齊豫演唱)

【視頻】自在往生

自在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