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對人恭敬就是莊嚴自己

海濤法師  2016/06/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對人恭敬就是莊嚴自己

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各位,人年紀大就有這個好處,至少他比較有經驗,關心東,關心西,所以佛教也希望更多人出來關心社會。各位,你要做什麼都可以,你成立一個站叫施食站,你成立一個站叫市場助念對不對,你成立一個站叫分發法寶都可以,你成立一個站叫煙供站,然後以你的德可以引導很多人,慢慢的來幫助,所以這個很重要。凡事都去想別人需要什麼,各位你現在來,不管你到哪裡要想說別人的需要,不要凸顯自己,了解嗎?別人在做什麼,他優先。別人要坐較好的位子,讓他坐,我去坐最後面。別人要吃好一點,吃熱一點,給他們,我去吃冷一點。你這個叫開始修行,我們出家就修這個。

很多人不懂,出家讀佛學院,我去受戒,這沒用了。如果你真正的出家人,他就看你服務別人怎麼樣,有沒有幫人家倒開水,擺桌子擦地板,服務比丘,服務老和尚服務得很好,進一步再來讀讀佛經吧。如果你這個都不行還談什麼學習佛法。師父,你不讓我讀佛學院,不是要讀佛學院才能深入經藏嗎?你為什麼不讓我去?因為你這個人毫無服務眾生的心態,讀佛學院對你只有傷害。我想,各位,這個服務眾生到哪裡都可以做的,但是你首先要想對方需要什麼,而不是你自己要什麼。我常常說我到現在還在帶團出國旅遊,這也是修行,這一團有一百個,每個人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就像我今天辦法會。

什麼叫主法?主法就是大家需要什麼,大家心裡想什麼,對什麼最有幫助,對人要有幫助,對消災的要幫助,對往生的要幫助,對動物要幫助,你要每天替他們想,替六道眾生想,唵 嘛呢 唄美 吽,你不能只光為自己想,你要天天為眾生想,但是你要從眼前的眾生開始做,各位,你今天是學佛的人,最好去你家問問看,你在家,大家歡不歡迎你。我有一次說,有一個男人來找我說,師父,我要出家。我就去問他母親,他母親說,師父,你趕快把他帶走,他在家裡很煩。

我說,這樣不要,我絕對不要他來。那個男人說,師父,我母親就答應了,你還不答應我。你家都那麼討厭你了,那你還來我這裡,當然也不是我每天跟你在一起,是我們那些徒弟,大家就被你氣死。因為你在家裡也不幫忙煮飯,也不願做什麼事情,也不上班,你母親快被你煩死了,想說,好,師父,你把他帶去出家吧。我又不是開孤兒院,各位,你要送你孩子來,要送學校、家庭、社會歡迎的人來,了解嗎?這才叫菩薩,各位,要做一個體貼別人的人。

對人恭敬就是莊嚴自己。

你地位越高的人,是因為你越尊敬別人,所以你這輩子就被尊敬,就這麼簡單。你這輩子凸顯你優點的人,下輩子你就卑賤,沒身份沒地位,往往,我常常講的,董事長,總經理,其實能力都沒比秘書還強,對不對?但是他福報夠,對不對?因緣具足。這個就是要從內心裡面,你千萬不要驕傲,所以長得比較矮的檢討一下,人矮就是因為驕傲,人如果高大就是謙虛又恭敬別人,你從你的相也要去了解自己,所以我們要好好修。有的人說,師父,你為什說我矮,他馬上就翻臉了,還要再講下去嗎?不用講了。你更要檢討,謝謝你提醒我,我要更小心。

所以要對人恭敬。各位要從內心,有時候你自己做不到觀想,看到人就拜,看到人就阿彌陀佛,你要一直這樣練習,微笑,拿東西給他,慢慢從觀想,然後變成真實有在做。所以我想,學佛就學這個,我們以供養佛的一切,來供養一切眾生,就是這個叫學佛了。但是叫你學,學習如何供養,如何禮拜,如何講最好的,然後你要把這一個恆順眾生,倒過來面對大眾。大眾都是佛,對我來講所有的大眾都是我的父母、未來佛,供養花、供養香、供養水、供養最好的。這就是學佛的基本,所以一個人不尊敬別人,他就不能入大乘。

如果內心充滿嫉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內心的端正,尤勝與外表的端正。

對了,你外表再美、再帥,內心裡面如果有壞的,那是最壞的。我們學佛的人外表會老、沒關係,心永遠最美對不對,我們是越老越美,那是心地美。臉一定會皺掉,乃至哪一天要往生了,你的蓮花心就有蓮花相,看起來就知道,要去極樂世界。往生面相很莊嚴,病得很好看,這生病本來就是個業報,這沒關係,誰不會生病,請問哪一個老和尚沒生病,各各都重病而走的,但是老和尚非常莊嚴,承擔眾生苦也好,消業也好,但是他內心朵朵蓮花。他在想的是唵 嘛呢 唄美 吽,阿彌陀佛,累積的功德,所以我想各位,不要太重視外表,如果你貪圖這個假象不好。

心如果正,氣色就好,對不對,外表就莊嚴,心如果不正,看臉就知道對不對。各位會不會看,隨便也會看,現在算命,看面相的人很多,所以像我這種人,經常人家看我的相,我都靜靜坐在那邊聽,看會不會被人講出缺點直發抖。但是人都有缺點,但是講好的,我們就更要努力,所以講不好的人,慚愧,抱歉,露出馬腳。因為人都有放逸的那一面,如果我每天都是坐在台上,我就不會放逸,了解嗎?一個人會放逸就是下台,腳蹺起來,很酸躺在床上痛苦,電視打開看起來還蠻好看,卻忘記看佛經,你一個人的時候毛病就來了,所以你要面對眾生,面對眾生你就會精進,面對佛菩薩嚴格要求自己。

試想、每人都有一顆心,別人是充滿慈愛,感恩的心,為什麼我們卻是充滿煩惱與嗔恨的心。

所以要念佛,佛就是慈悲,就是智慧,關愛一切,所以我念佛要佛的心,不要再念自己的煩惱,所以看到佛會跪下來、會哭、慚愧,佛普度眾生,攝受眾生,慈悲忍辱一切。我小小的為了一個慾望、感情、金錢、名利,在那邊痛苦,佛的身體,這樣子地佈施給眾生,我一個小小的病苦就受不了,所以那個時候更要念佛,所以多學別人的優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以身作則,反求諸己

人活在充滿罪惡的世間,自身又有私慾偏情、妒忌佔有等...

別人錯了,我為什麼要生氣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氣憤、會瞋恨、會討厭、會嫉妒等...

李炳南老居士《常禮舉要》

(一)居家 一、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給別人看

有些人身體健康,工作穩定,家庭和諧,卻總是滿心煩惱...

出家師父的法名為何要尊稱上下

僧人自稱法號有:釋某某、草字某某、衲子某某、沙門某...

佛像經書可以下載到手機嗎

問: 佛菩薩像和經書下載到手機裡可以嗎? 正如法師答...

學習做更好的溝通,使人際更圓融

有時我們在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些『否定式』、『命...

勿讓「慢心」成為彼此的負擔

人幾乎都有自負、自滿的心,佛教稱之為慢心,也就是自...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鞋底的味道

老方丈要派一個優秀的徒弟,去佛教聖地取經,他在覺醒...

菩提心中的佛號

心為修持之主 《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

造佛塔勝報緣起

有一次,佛告訴阿難:我現在在大眾當中,簡要說明造塔...

明心見性的方法

問: 明心見性的方法。 夢參老和尚答: 明心見性方法...

楊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來,我們都以為要吃肉才能得到營養,動物都是生...

為什麼說十方三世佛,阿彌陀佛第一呢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

【推薦】八風不動心,寧靜無煩惱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

世俗觀點認為的快樂,並不是真實的

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不真實的事情。譬如一...

持戒的功德為何超過佈施

持戒跟佈施有什麼差別?兩個都是修習善法。 我們這樣子...

禪與心理健康

有禪的大智慧,就能心靈健康無煩惱,保持良好的心態,...

罵獨覺得丑相,因願力而轉變

從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財產,並與妻子一...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轉變》

戒殺是息刀兵之本 諸位老師,各位佳賓大德,各位同修...

【佛教詞典】佛華

即佛花,指供於佛前之花。又稱供花。即以草、花或樹枝...

【佛教詞典】末伽

(術語)Mārga,譯為道。因中之道,四諦中之道諦是也...

【視頻】淨界法師《六根的體性》

淨界法師《六根的體性》

【視頻】《普門品》比丘尼唱誦

《普門品》比丘尼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