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提婆菩薩傳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提婆菩薩傳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提婆菩薩者南天竺人。龍樹菩薩弟子婆羅門種也。博識淵攬。才辯絕倫。擅名天竺為諸國所推。賾探胸懷既無所愧。以為所不盡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為憂。其國中有大天神。鑄黃金像之座身長二丈。號曰大自在天。人有求願能令現世如意。提婆詣廟求入拜見。主廟者言。天像至神人有見者既不敢正視。又令人退後失守百日。汝但詣問求願何須見耶。提婆言若神必能如汝所說乃但令我見之。若不如是豈是吾之所欲見耶。時人奇其志氣伏其明正。追入廟者數千萬人。提婆既入於廟。天像搖動其眼怒目視之。提婆問天神則神矣何其小也。當以威靈感人智德伏物。而假黃金以自多。動頗梨以熒惑非所望也。即便登梯鑿出其眼。時諸觀者咸有疑意。大自在天何為一小婆羅門所困。將無名過其實理屈其辭也。提婆曉眾人言神明遠大。故以近事試我。我得其心故登金聚出頗梨。令汝等知神不假質精不託形。吾既不慢神亦不辱也。言已而出。即以其夜求諸供備。明日清旦敬祠天神。提婆先名既重加以智參神契。其所發言聲之所及無不響應。一夜之中供具精饌有物必備。大自在天貫一肉形高數四丈。左眼枯涸而來在坐。遍觀供饌嘆未曾有。嘉其德力能有所致。而告之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質饋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誣我者人汝所供饌盡善盡美矣。唯無我之所須能以見與者真上施也。提婆言神鑒我心唯命是從。神言我所乏者左眼能施我者便可出之。提婆言敬如天命即以左手出眼與之。天神力故出而隨生。索之不已從旦終朝出眼數萬。天神讚曰。善哉摩納真上施也。欲求何願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稟明於心不假外也。唯恨悠悠童矇。不知信受我言。神賜我願必當令我言不虛設。唯此為請他無所須。神言必如所願。於是而退詣龍樹菩薩。受出家法剃頭法服周遊揚化。南天竺王總御諸國信用邪道。沙門釋子一不得見。國人遠近皆化其道。提婆念曰。樹不伐本則條不傾。人主不化則道不行。其國政法王家出錢僱人宿衛。提婆乃應募為其將。荷戟前驅。整行伍勒部曲。威不嚴而令行。德不彰而物樂隨。王甚喜之而問是何人。侍者答言此人應募。既不食廩又不取錢。而其在事恭謹閑習如此。不知其意何求何欲。王召而問之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一切智人。王大驚愕而問之。言一切智人曠代一有。汝自言是何以驗之。答言欲知智在說。王當見問。王即自念我為智主大論議師。問之能屈猶不足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問便是一屈。持疑良久。不得已而問天今何為耶。提婆言天今與阿修羅戰。王得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復無以證之。欲是其事無事可明。未言之間。提婆復言。此非虛論求勝之言。王小待須臾有驗。言訖空中便有干戈來下。長戟短兵相係而落。王言干戈矛戟雖是戰器。汝何必知是天與阿修羅戰。提婆言構之虛言。不如校以實事。言已阿修羅手足指及其耳鼻從空而下。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萬婆羅門。皆棄其束髮受成就戒。是時提婆於王都中建.高座立三論。言一切諸聖中佛聖最第一。一切諸法中佛法正第一一切救世中佛僧為第一。八方諸論士有能壞此語者。我當斬首以謝其屈。所以者何。立理不明是為愚癡。愚癡之頭非我所須。斬以謝屈甚不惜也。八方論士既聞此言亦各來集。而立誓言。我等不如亦當斬首。愚癡之頭亦所不惜。提婆言我所修法仁活萬物。要不如者。當剃汝鬚髮以為弟子。不須斬首也。立此要已各撰名理建無方論。而與酬酢。智淺情短者一言便屈。智深情長者遠至二日。則辭理俱匱。即皆下發。如是日日王家日送十車衣缽終竟。三月度百餘萬人。有一邪道弟子凶頑無智。恥其師屈形雖隨眾。心結怨忿囓刀自誓。汝以口勝伏我。我當以刀勝伏汝。汝以空刀困我。我以實刀困汝。作是誓已挾一利刀伺求其便。諸方論士英傑都盡。提婆於是出就閑林。造百論二十品。又造四百論以破邪見。其諸弟子各各散諸樹下坐禪思惟。提婆從禪覺經行。婆羅門弟子來到其邊執刀窮之曰。汝以口破我師何如我以刀破汝腹。即以刀決之五藏委地命未絕間。愍此愚賊而告之曰。吾有三衣缽釪在吾坐處汝可取之。急上山去慎勿下就平道。我諸弟子未得法忍者。必當捉汝或當相得送汝於官。王便困汝汝未得法利。惜身情重惜名次之。身之與名患累出焉。眾釁生焉。身名者乃是大患之本也。愚人無聞為妄見所侵。惜其所不惜。而不惜所應惜。不亦哀哉。吾蒙佛之遺法不復爾也。但念汝等為狂心所欺。忿毒所燒罪報未已。號泣受之。受之者實自無主。為之者實自無人。無人無主哀酷者。誰以實求之。實不可得。未悟此者。為狂心所惑。顛倒所迴見得心著。而有我有人有苦有樂。苦樂之來但依觸著。解著則無依。無依則無苦。無苦則無樂。苦樂既無則幾乎息矣。說此語已弟子先來者失聲大喚。門人各各從林樹間集。未得法忍者驚怖號咷拊匃扣地。冤哉酷哉誰取我師乃如是者。或有狂突奔走追截要路。共相分部號叫追之聲聒幽谷。提婆誨諸人言諸法之實。誰冤誰酷誰割誰截。諸法之實實無受者亦無害者。誰親誰怨誰賊誰害。汝為癡毒所欺。妄生著見而大號咷種不善業。彼人所害害諸業報非害我也。汝等思之慎無以狂追狂以哀悲哀也。於是放身脫然無矜遂蟬蛻而去初出眼與神故遂無一眼。時人號曰迦那提婆也。


上篇:龍樹菩薩傳

下篇:婆藪槃豆法師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史傳部目錄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藏經

佛藏經卷上(奉入龍華經一名選擇諸法) 姚秦龜茲三藏鳩...

坐禪三昧經

坐禪三昧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導師說難遇, ...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一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

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以下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姚...

天台山記

天台山記 方瀛觀 徐徵君纂 孫綽雲。涉海則有方丈蓬萊...

佛祖歷代通載

佛祖歷代通載序 浮圖氏之論世。動以大劫小劫為言。中...

神僧傳

御製神僧傳序 神僧者。神化萬變。而超乎其類者也。然...

甄正論

甄正論卷上 大白馬寺僧玄嶷撰 滯俗公子問於甄正先生曰...

佛說大乘方等要慧經

佛說大乘方等要慧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度世品經

度世品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佛說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

佛說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

【註音版】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滅罪經...

略三論游意義

三論游意義 碩法師撰   略有開四重(一明經論游意。...

禪林寶訓

禪林寶訓序 寶訓者。昔妙喜竹菴誅茅江西雲門時共集。...

【註音版】菩薩五法懺悔經

菩薩五法懺悔經...

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

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教詞典】十一面觀音

梵名 Ekāda?a-mukha。六觀音之一,七觀音之一。又作...

【佛教詞典】灌臘

(行事)灌者即浴佛,臘者夏滿之日,每年夏滿之日行灌...

五百綵女聞法記

在佛世時,舍衛國有一條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莊,村裡...

阿那律與跋提的出家緣記

三千年前的佛陀時代,釋迦王族有二位王子,一位是摩訶...

此生就是來了生死的

今天一天又過了,你們的功夫怎麼樣呢?有沒有進步呢?...

佛學常見辭彙(十二畫)

【惠能】 人名,為禪宗第六祖。六祖降生時,有異僧到...

因最初多聞之力而成就菩提

問: 祖佛大意,貴在心行;采義徇文,只益戲論。所以文...

吃素的30個理由

1.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 2.人皆貪生怕死,將...

大安法師:往生唯靠彌陀,而密宗要視師如佛,如何看待

問: 昨天聆聽你的開示,頗感受益匪淺,感恩法師。可...

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除掉念佛的障礙。你們跟師父們不一樣的...

懂了這一點,便不會去害人

種子是【能生(因)】,現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現...

認清生命的意義與自殺的真相

時至今日,社會各種問題不斷的發生,由於很多人對生命...

在生活中如何智慧覺照

問: 雖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在生活中如何智慧...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

【視頻】《佛說法印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法印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妙喜居士讀誦

《佛說無量壽經》妙喜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