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二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往生品第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習相應者,從何處終來生此間?從此間終當生何處?」

佛告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習相應者,或從他方佛國來生此間,或從兜率天上來生此間,或從人道中來生此間。舍利弗!從他方佛國來者,疾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故,舍身來生此間,諸深妙法皆現在前,後還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在所生處,常值諸佛。舍利弗!有一生補處菩薩,兜率天上終來生是間。是菩薩不失六波羅蜜,隨所生處,一切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疾現在前。舍利弗!有菩薩人中命終還生人中者,除阿惟越致。是菩薩根鈍,不能疾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不能疾現在前。舍利弗!汝所問菩薩摩訶薩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從此間終當生何處者?舍利弗!此菩薩摩訶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常值諸佛,終不離諸佛。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不以方便入初禪乃至第四禪,亦行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得禪故生長壽天,隨彼壽終來生是間,得人身,值遇諸佛。是菩薩諸根不利。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亦行般若波羅蜜,不以方便故舍諸禪生欲界。是菩薩諸根亦鈍。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舍,入虛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行佛十力乃至大慈大悲。是菩薩用方便力不隨禪生,不隨無量心生,不隨四無色定生,在所有佛處於中生,常不離般若波羅蜜行。如是菩薩賢劫中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舍,入虛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故不隨禪生,還生欲界,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生,為成就眾生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舍,入虛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故不隨禪生,或生四天王天處,或生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於是中成就眾生亦淨佛土,常值諸佛。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入初禪,此間命終生梵天處作大梵王,從梵天處游一佛國至一佛國,在所有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轉法輪者勸請令轉。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一生補處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舍,入虛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入空三昧無相無作三昧,不隨禪生,生有佛處修梵行。若生兜率天上,隨其壽終具足善根不失正念,與無數百千億萬諸天圍繞恭敬來生此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得六神通,不生欲界、色界、無色界,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諸佛。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無有聲聞、辟支佛乘,乃至無二乘之名。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其壽無量。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國土至一國土,所至到處有無佛法僧處,讚佛法僧功德,諸眾生用聞佛名法名僧名故,於此命終生諸佛前。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得初禪乃至第四禪,得四無量心、得四無色定,修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薩不生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常生有益眾生之處。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上菩薩位,得阿惟越致地。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若住一劫若減一劫。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為淨佛國土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遊戲其中入初禪,從初禪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乃至入四禪,從四禪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虛空處,從虛空處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乃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從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盡定。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入超越定。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修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取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以方便力為度眾生故,起八聖道分。以是八聖道分,令得須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

佛告舍利弗:「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果及智,是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當知是阿惟越致地中住。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六波羅蜜莊嚴兜率天道,當知是賢劫中菩薩。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修四禪乃至十八不共法,未證四諦,當知是菩薩一生補處。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無量阿僧祇劫修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六波羅蜜,常勤精進利益眾生,不說無益之事。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常勤精進利益眾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斷眾生三惡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六波羅蜜,以檀那為首安樂一切眾生。須飲食與飲食,衣服臥具、瓔珞花香、房舍燈燭,隨人所須盡給與之。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變身如佛,為地獄中眾生說法,為畜生、餓鬼中眾生說法。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變身如佛,遍至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國土為眾生說法,亦供養諸佛及淨佛國土,聞諸佛說法。觀採十方淨妙國相而已,自起殊勝國土,其中菩薩摩訶薩皆是一生補處。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成就三十二相,諸根淨利。諸根淨利故眾人愛敬,以愛敬故漸以三乘法而度脫之。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學身清淨、口清淨。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得諸根淨,以是淨根而不自高亦不下他。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住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乃至阿惟越致地,終不墮三惡道。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阿惟越致地,常不舍十善行。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中,作轉輪聖王,安立眾生於十善道,亦以財物佈施眾生。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無量千萬世作轉輪聖王,值遇無量百千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常為眾生以法照明亦以自照,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照明。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於佛法中已得尊重。舍利弗!以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身、口、意不淨不令妄起。」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淨?」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作是念:『是身、是口、是意。』如是取相作緣,舍利弗!是名身、口、意不淨。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若得身、若得口、若得意,用是得身、口、意故,能生慳心、犯戒心、瞋心、懈心、亂心、愚心。當知是菩薩行六波羅蜜時,不能除身、口、意麤業。」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除身、口、意麤業?」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不得身、口、意,如是菩薩摩訶薩能除身、口、意麤業。復次,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十善道,不生聲聞心、不生辟支佛心,如是菩薩摩訶薩能除身、口、意麤業。復次,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淨佛道時,行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是名菩薩摩訶薩除身、口、意麤業。」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佛道?」

佛告舍利弗:「佛道者,若菩薩摩訶薩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不得檀那波羅蜜、不得尸羅波羅蜜、不得羼提波羅蜜、不得毘梨耶波羅蜜、不得禪那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聲聞、不得辟支佛、不得菩薩、不得佛,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佛道。所謂一切諸法不可得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無能壞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無能壞者?」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不念有色乃至識,不念有眼乃至意,不念有色乃至法,不念有眼界乃至意識界,不念有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不念有檀那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不念有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念有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不念有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增益六波羅蜜,無能壞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般若波羅蜜中具足智慧,用是智慧,常不墮惡道,不生弊惡人中,不作貧窮人,所受身體不為人、天、阿修羅所憎惡。」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智慧?」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用是智慧成就,見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聽法、見僧,亦見嚴淨佛土。菩薩摩訶薩以是智慧,不作佛想,不作菩薩想,不作聲聞、辟支佛想,不作我想,不作佛國想。用是智慧,行檀那波羅蜜亦不得檀那波羅蜜,乃至行般若波羅蜜亦不得般若波羅蜜,行四念處亦不得四念處,乃至行十八不共法亦不得十八不共法。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智慧。用是智慧,能具足一切法亦不得一切法。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淨於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肉眼淨?」

佛告舍利弗:「有菩薩肉眼見百由旬,有菩薩肉眼見二百由旬,有菩薩肉眼見一閻浮提,有菩薩肉眼見二天下、三天下、四天下,有菩薩肉眼見小千國土,有菩薩肉眼見中千國土,有菩薩肉眼見三千大千國土。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肉眼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天眼淨?」

佛告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天眼見一切四天王天所見,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所見,見梵天王所見乃至阿迦尼吒天所見。菩薩天眼所見者,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所不知不見。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天眼,見十方如恆河沙等諸國土中眾生死此生彼。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天眼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慧眼淨?」

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薩不作是念:『有法若有為若無為,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是慧眼菩薩亦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慧眼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法眼淨?」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法眼知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是人無相行,是人行空解脫門、是人行無相解脫門、是人行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斷三結——我見、疑、戒取——是人名須陀洹;是人得思惟道薄淫恚癡,當得斯陀含;增進思惟道斷淫恚癡,得阿那含;增進思惟道斷色染、無色染、無明、慢、掉,得阿羅漢。是人行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知所有集法皆是滅法,作辟支佛。是為菩薩摩訶薩法眼淨。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知是菩薩初發意,行檀那波羅蜜乃至行般若波羅蜜,成就信根、精進根,善根純厚用方便力故,為眾生受身,若生剎利大姓、若生婆羅門大姓、若生居士大家、若生四天王天處乃至他化自在天處,是菩薩於其中住成就眾生,隨其所樂皆給施之,亦淨佛國土值遇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摩訶薩法眼淨。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知是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知是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知是菩薩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知是菩薩未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知是菩薩到阿惟越致地,知是菩薩未到阿惟越致地;知是菩薩具足神通,知是菩薩未具足神通;知是菩薩以具足神通,飛到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見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知是菩薩未得神通、當得神通;知是菩薩當淨佛土、不淨佛土;是菩薩成就眾生、未成就眾生;是菩薩為諸佛所稱譽、所不稱譽;是菩薩親近諸佛、不親近諸佛;是菩薩壽命有量、壽命無量;是菩薩得佛時比丘眾有量、比丘眾無量;是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菩薩為僧、不以菩薩為僧;是菩薩當修苦行難行、不修苦行難行;是菩薩一生補處、未一生補處;是菩薩受最後身、未受最後身;是菩薩能坐道場、不能坐道場;是菩薩有魔、無魔。如是,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法眼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佛眼淨?」

佛告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求佛道,心次第入如金剛三昧,得一切種智,爾時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四無閡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是菩薩摩訶薩用一切種智,一切法中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眼淨。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當學六波羅蜜。何以故?舍利弗!是六波羅蜜中攝一切善法,若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舍利弗!若有實語能攝一切善法者,般若波羅蜜是。舍利弗!般若波羅蜜能生五眼,菩薩學五眼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修神通波羅蜜,以是神通波羅蜜受種種如意事,能動大地,變一身為無數身、無數身還為一身,隱顯自在,山壁樹木皆過無閡如行空中,履水如地、陵虛如鳥,出沒地中如出入水,身出煙焰如大火聚,身中出水如雪山水流,日月大德威力難當而能摩捫,乃至梵天身得自在,亦不著是如意神通。神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得如意神通。』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如意神通智證。

「是菩薩以天耳淨過於人耳,聞二種聲:天聲、人聲,亦不著是天耳神通。天耳與聲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有是天耳。』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天耳神通智證。

「是菩薩如實知他眾生心,若欲心如實知欲心,離欲心如實知離欲心,瞋心如實知瞋心,離瞋心如實知離瞋心,癡心如實知癡心,離癡心如實知離癡心,渴愛心如實知渴愛心,無渴愛心如實知無渴愛心,有受心如實知有受心,無受心如實知無受心,攝心如實知攝心,散心如實知散心,小心如實知小心,大心如實知大心,定心如實知定心,亂心如實知亂心,解脫心如實知解脫心,不解脫心如實知不解脫心,有上心如實知有上心,無上心如實知無上心;亦不著是心。何以故。是心非心相,不可思議故、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得他心智證。』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他心神通智證。

「是菩薩以宿命智證通,念一心乃至百心,念一日乃至百日,念一月乃至百月,念一歲乃至百歲,念一劫乃至百劫、無數百劫、無數千劫、無數百千劫乃至無數百千萬億劫世。我是處,如是姓、如是名字、如是生、如是食、如是久住、如是壽限、如是長壽、如是受苦樂。我是中死生彼處,彼處死生是處,有相有因緣,亦不著是宿命神通。宿命神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有是宿命神通。』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宿命神智證。

「是菩薩以天眼見眾生死時生時、端正丑陋、惡處好處、若大若小。知眾生隨業因緣,是諸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惡業成就、意惡業成就故,謗毀賢聖人,受邪見因緣故,身壞墮惡道生地獄中。是諸眾生身善業成就、口善業成就、意善業成就,不謗毀賢聖人,受正見因緣故,命終入善道生天上。亦不著是天眼通,天眼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有是天眼神通。』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天眼神通智證。亦見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中眾生生死,乃至生天上。四神通亦如是。

「是菩薩摩訶薩漏盡神通,雖得漏盡神通,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依異法。亦不著是漏盡神通,漏盡神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得漏盡神通。』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漏盡神通智證。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具足神通波羅蜜,具足神通波羅蜜已,增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檀那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不生慳心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尸羅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罪不罪不著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羼提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不瞋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毘梨耶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身心精進不懈怠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禪那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不亂不味故。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般若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不生癡心故。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六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故、不來不去故、不施不受故、非戒非犯故、非忍非瞋故、不進不怠故、不定不亂故、不智不愚故。爾時菩薩摩訶薩不分別佈施不佈施、持戒犯戒、忍辱瞋恚、精進懈怠、定心亂心、智慧愚癡,不分別毀害輕慢恭敬。何以故?舍利弗!無生法中無有受毀者、無有受害者、無有受輕慢恭敬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得如是諸功德,聲聞、辟支佛所無有,得是功德具足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一切種智。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一切眾生中生等心。一切眾生中生等心已,得一切諸法等。得一切諸法等已,立一切眾生於諸法等中。是菩薩摩訶薩現世為十方諸佛所愛念,亦為一切菩薩一切聲聞、辟支佛所愛念。是菩薩在所生處,眼終不見不愛色,乃至意不覺不愛法。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說是般若波羅蜜品時,三百比丘從座起,以所著衣上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爾時微笑,種種色光從口中出。爾時,慧命阿難從座起,整衣服,合掌右膝著地,白佛言:「佛何因緣微笑?」佛告阿難:「是三百比丘,從是已後六十一劫當作佛,皆號名大相。是三百比丘舍此身,當生阿閦佛國。」——及六萬欲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彌勒佛法中出家行佛道。

是時,佛之威神故,此間四部眾見十方面各千佛——是十方國土嚴淨,此娑婆國土所不及——爾時十千人作願:「我等修淨願行,修淨願行故當生彼佛世界。」

爾時佛知是善男子深心,而佛微笑,種種光從口中出。阿難整衣服合掌白佛:「佛何因緣微笑?」

佛告阿難:「汝見是十千人不?」

阿難言:「見。」

佛言:「是十千人於此壽終,當生彼世界,終不離諸佛。後當作佛,皆號莊嚴王佛。」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嘆度品第五

爾時慧命舍利弗、慧命大目揵連、慧命須菩提、慧命摩訶迦葉如是等諸多知識比丘,及諸菩薩摩訶薩,諸優婆塞、優婆夷,從座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摩訶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尊波羅蜜、第一波羅蜜、勝波羅蜜、妙波羅蜜、無上波羅蜜、無等波羅蜜、無等等波羅蜜、如虛空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世尊!自相空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世尊!自性空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諸法空波羅蜜、無法有法空波羅蜜、開一切功德波羅蜜、成就一切功德波羅蜜、不可壞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諸菩薩摩訶薩行是般若波羅蜜無等等佈施,具足無等等檀那波羅蜜,得無等等身、得無等等法,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世尊本亦復行此般若波羅蜜,具足無等等六波羅蜜,得無等等法、得無等等色、得無等等受想行識,佛轉無等等法輪。過去佛亦如是行此般若波羅蜜,具足無等等佈施乃至轉無等等法輪。未來世佛亦行此般若波羅蜜,當作無等等佈施乃至當轉無等等法輪。以是故,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度一切彼岸,當習行般若波羅蜜。世尊!是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及人、阿修羅應當禮敬供養。」

佛告眾弟子及諸菩薩摩訶薩:「如是,如是!諸善男子!是行般若波羅蜜者,一切世間天及人、阿修羅應當作禮恭敬供養。何以故?因菩薩來故,出生人道天道,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轉輪聖王、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出生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諸佛。因菩薩來故,世間便有飲食、衣服、臥具、房舍、燈燭、摩尼、真珠、頗梨、琉璃、珊瑚、金銀等諸寶物生。舍利弗!世間所有樂具——若人中、若天上、若離欲樂——是一切樂具皆由菩薩有。何以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菩薩道時,住六波羅蜜,自行佈施亦以佈施成就眾生,乃至自行般若波羅蜜亦以般若波羅蜜成就眾生。舍利弗!是故菩薩摩訶薩為安樂一切眾生故出現於世。」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舌相品第六

爾時世尊出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從其舌相出無數無量色光明,普照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是時,東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中無量無數諸菩薩見是大光明,各各白其佛言:「世尊!是誰力故,有是大光明普照諸佛世界?」

諸佛告諸菩薩言:「諸善男子!西方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是其舌相出大光明,普照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故。」是時諸菩薩各白其佛言:「我欲往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諸菩薩摩訶薩,並欲聽般若波羅蜜。」諸佛告諸菩薩:「善男子!汝自知時。」

是時,諸菩薩摩訶薩持諸供養具,無量花蓋幢幡、瓔珞眾香、金銀寶花,向娑婆世界,詣釋迦牟尼佛所。爾時四天王諸天乃至阿迦尼吒諸天,各持天上天香末香澤香、天樹香葉香、天種種蓮花青赤紅白,向釋迦牟尼佛所。是諸菩薩摩訶薩及諸天所散諸花,於三千大千世界虛空中化成四柱大寶台,種種異色莊嚴分明。

是時釋迦牟尼佛眾中有十萬億人,皆從座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未來世中亦當得如是法,如今釋迦牟尼佛弟子、侍從、大眾、說法亦爾。」

是時,佛知善男子至心於一切諸法不生不滅、不出不作,得是法忍。佛便微笑,種種色光從口中出。

阿難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微笑?」

佛告阿難:「是眾中十萬億人,於諸法中得無生忍。是諸人於未來世,過六十八億劫當作佛,劫名花積,佛皆號覺花。」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假品第七

爾時佛告慧命須菩提:「汝當教諸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如諸菩薩摩訶薩所應成就般若波羅蜜。」

即時諸菩薩摩訶薩及聲聞大弟子、諸天等作是念:「慧命須菩提自以智慧力當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耶?為是佛力?」

慧命須菩提知諸菩薩摩訶薩大弟子、諸天心所念,語慧命舍利弗:「諸佛弟子所說法、所教授,皆是佛力。佛所說法、法相不相違背,是善男子學是法、得證此法。佛說如燈。舍利弗!一切聲聞、辟支佛實無是力能為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說菩薩菩薩字,何等法名菩薩?世尊!我等不見是法名菩薩,云何教菩薩般若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名字,名為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須菩提!譬如說我名和合故有,是我名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如眾生、壽者、命者、生者、養育者,眾數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等,和合法故有。是諸名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須菩提!譬如身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須菩提!譬如色受想行識亦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是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須菩提!譬如眼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是眼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耳鼻舌身意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色乃至法亦如是。眼界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乃至意識界亦如是。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是名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須菩提!譬如內身名為頭,但有名字,項肩臂嵴脇髀膞腳皆和合故有,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但以名字故說,是名字亦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但以名字故說,是亦不生不滅,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須菩提!譬如外物草木枝葉莖節,如是一切但以名字故說,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非內、非外、非中間住。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非內、非外、非中間住。須菩提!譬如過去諸佛名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名字故說,是亦非內、非外、非中間住。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須菩提!譬如夢響影幻焰,佛所化,皆是和合故有,但以名字說,是法及名字不生不滅,非內、非外、非中間住。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名假施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如是應當學。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色名字是常,不見受想行識名字是常。不見色名字無常,不見受想行識名字無常。不見色名字樂,不見色名字苦。不見色名字我,不見色名字無我。不見色名字空,不見色名字無相,不見色名字無作,不見色名字寂滅。不見色名字垢,不見色名字淨。不見色名字生,不見色名字滅。不見色名字內,不見色名字外,不見色名字中間住。受想行識亦如是。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諸受,乃至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諸受亦如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字、菩薩菩薩字,有為性中亦不見,無為性中亦不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是法皆不作分別。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住不壞法中修四念處時,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字,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乃至修十八不共法時,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字,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時,但知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無垢無淨。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當作是知名字假施設。知假名字已,不着色、不著受想行識,不著眼乃至意,不着色乃至法,不著眼識乃至不著意識,不著眼觸乃至不著意觸,不著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乃至不著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不著有為性、不著無為性,不著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著三十二相、不著菩薩身,不著菩薩肉眼乃至不著佛眼,不著智波羅蜜、不著神通波羅蜜,不著內空乃至不著無法有法空,不著成就眾生、不著淨佛國土、不著方便法。何以故?是諸法無著者,無著法、無著處,皆無故。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著一切法,便增益檀那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那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惟越致地,具足菩薩神通,游一佛國至一佛國成就眾生,恭敬尊重讚歎諸佛,為淨佛國土,為見諸佛供養。供養之具,善根成就故隨意悉得。亦聞諸佛所說法,聞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忘失,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當知諸法名假施設。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色是菩薩不?受想行識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色聲香味觸法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眼識乃至意識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地種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水火風空識種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於須菩提意云何,無明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於須菩提意云何,離色離受想行識乃至離老死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色如相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如相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離色如相乃至離老死如相是菩薩不?」

「不也,世尊!」

佛告須菩提:「汝觀何等義,言色非菩薩乃至老死非菩薩?離色非菩薩乃至離老死非菩薩?色如相非菩薩乃至老死如相非菩薩?離色如相非菩薩乃至離老死如相非菩薩?」

須菩提言:「世尊!眾生畢竟不可得,何況當是菩薩。色不可得,何況色離色、色如離色如是菩薩,乃至老死不可得,何況老死離老死、老死如離老死如是菩薩。」

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眾生不可得故,般若波羅蜜亦不可得。當作是學。於須菩提意云何,色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受想行識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於須菩提意云何,色常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常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無常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無常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樂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樂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苦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苦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我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受想行識我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非我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非我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於須菩提意云何,色空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空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非空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非空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相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相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無相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無相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作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作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色無作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無作是菩薩義不?」

「不也,世尊!乃至老死亦如是。」

佛告須菩提:「汝觀何等義,言色非菩薩義、受想行識非菩薩義,乃至色受想行識無作非菩薩義,乃至老死亦如是?」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色畢竟不可得,何況色是菩薩義,受想行識亦如是。世尊!色常畢竟不可得,何況色無常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樂畢竟不可得,何況色苦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我畢竟不可得,何況色非我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有畢竟不可得,何況色空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相畢竟不可得,何況色無相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作畢竟不可得,何況色無作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

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色義不可得,受想行識義不可得乃至無作義不可得,當作是學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汝言:『我不見是法名菩薩。』須菩提!諸法不見諸法。諸法不見法性,法性不見諸法。法性不見地種,地種不見法性。乃至識種不見法性,法性不見識種。法性不見眼色眼識性,眼色眼識性不見法性。乃至法性不見意法意識性,意法意識性不見法性。須菩提!有為性不見無為性,無為性不見有為性。何以故?離有為不可說無為,離無為不可說有為。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於諸法無所見,是時不驚不畏不怖,心亦不沒不悔。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見色受想行識故,不見眼乃至意,不見色乃至法,不見淫怒癡,不見無明乃至老死,不見我乃至知者見者,不見欲界、色界、無色界,不見聲聞心、辟支佛心,不見菩薩不見菩薩法,不見佛、不見佛法、不見佛道。是菩薩一切法不見故,不驚不畏不怖不沒不悔。」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是菩薩心不沒不悔?」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一切心、心數法不可得不可見,以是故菩薩摩訶薩心不沒不悔。」

「世尊!云何菩薩心不驚不畏不怖?」

佛告須菩提:「是菩薩意及意識不可得不可見,以是故不驚不畏不怖。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一切法不可得故應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一切行處,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菩薩、不得菩薩名亦不得菩薩心,即是教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經卷第二

 

上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下篇: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依梵本於中...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

大明度經

大明度經卷第一 南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行品第一 聞如...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

祭灶儀規

《平興寺佛事儀軌》祭灶儀規 1、淨水讚 楊枝淨水 遍灑...

佛說月喻經

佛說月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十不善業道經

十不善業道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

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菩薩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經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

申日兒本經

申日兒本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如是我聞:...

佛說決定總持經

佛說決定總持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離垢施女經

佛說離垢施女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

【佛教詞典】蘇彌盧

(界名)蘇彌樓山名。...

【佛教詞典】剎帝利

(術語)Kṣatriya,又曰剎利。印度四姓之第二。譯言田...

將冤親作父母孝,作諸佛敬

參禪人,首知瞋怒,為傷身害命之淵府,並不費大事。見...

為什麼要戒殺

為什麼戒殺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 世間一切,沒有比...

獵人改業

羅閱只國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很多,風...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慚愧,怕錯因果,...

要隨緣不要隨習氣

學佛人最常用的一個詞是什麼? 不是阿彌陀佛,就是隨...

來到這個世界,你我都是過客

我剛出家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在閩南佛學院讀書的小師父...

不淨觀頌

死想第一 (人死時心臟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狀可畏) 有...

救濟貧困能得到五種福報

在我們這個世界,養生資源缺乏,故此眾生為養活色身而...

這種情況是對佛的願力認識不足嗎

問: 我越是修行,越覺得自己差勁,越來越慚愧,越往自...

為啥是我得癌症

【按】復旦女教師於娟已經去世半年多了,但這篇《為啥...

8種習慣影響夫妻間的溝通

習慣一:充當審判官 夫妻間出現問題時,一方總是將自己...

斌宗法師《八苦》

諸位,講這個題目,當先從一切苦講起,迫惱身心謂之苦...

【視頻】普門品共修(靈鷲山僧眾)

普門品共修(靈鷲山僧眾)

【視頻】《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