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一十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一十八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第二分超勝品第二十之二

「復次,善現!若種姓法是實有,非非有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勝、非上非妙,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種姓法非實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勝、是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善現!若第八法、預流法、一來法、不還法、阿羅漢法、獨覺法、菩薩法、如來法是實有,非非有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勝、非上非妙,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第八法乃至如來法非實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勝、是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種姓補特伽羅是實有,非非有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勝、非上非妙,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種姓補特伽羅非實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勝、是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善現!若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如來補特伽羅是實有,非非有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勝、非上非妙,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第八乃至如來補特伽羅非實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勝、是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是實有,非非有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勝、非上非妙,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非實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勝、是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其中所起無量種心是實有,非非有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勝、非上非妙,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其中所起無量種心非實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勝、是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金剛喻智是實有,非非有者,則此大乘非尊非勝、非上非妙,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菩薩摩訶薩金剛喻智非實有,是非有性故,此大乘是尊是勝、是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金剛喻智是實有,非非有者,則菩薩摩訶薩不應用此金剛喻智達一切法自性皆空,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證得一切智智,亦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菩薩摩訶薩金剛喻智非實有,是非有性故,諸菩薩摩訶薩用此金剛喻智達一切法自性皆空,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證得一切智智,亦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諸如來、應、正等覺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所莊嚴身是實有,非非有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威光妙德,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諸如來、應、正等覺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所莊嚴身非實有,是非有性故,諸如來、應、正等覺威光妙德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放光明是實有,非非有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放光明,不能普照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亦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放光明非實有,是非有性故,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放光明皆能普照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亦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具六十美妙支音是實有,非非有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所具六十美妙支音,不能遍告十方無量無數世界所化有情,亦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具六十美妙支音非實有,是非有性故,諸如來、應、正等覺所具六十美妙支音皆能遍告十方無量無數世界所化有情,亦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是實有,非非有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非極清淨,亦非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等所不能轉,亦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非實有,是非有性故,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最極清淨,一切世間沙門、婆羅門等皆無有能如法轉者,亦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復次,善現!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化有情是實有,非非有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不能令彼諸有情類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亦不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善現!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化有情非實有,是非有性故,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轉法輪,皆能令彼諸有情類於無餘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亦能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善現!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說大乘是尊是勝、是上是妙,超勝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

第二分無所有品第二十一之一

「復次,善現!汝說『大乘與虛空等。』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所以者何?

「善現!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切方分皆不可得,大乘亦爾,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切方分皆不可得,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長短、高下、方圓、邪正一切形色皆不可得,大乘亦爾,長短、高下、方圓、邪正一切形色皆不可得,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青黃赤白紅紫碧綠縹等顯色皆不可得,大乘亦爾,青黃赤白紅紫碧綠縹等顯色皆不可得,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大乘亦爾,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增非減、非進非退,大乘亦爾,非增非減、非進非退,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染非淨,大乘亦爾,非染非淨,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無生、無滅、無住、無異,大乘亦爾,無生、無滅、無住、無異,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善非非善、非有記非無記,大乘亦爾,非善非非善、非有記非無記,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無見、無聞、無覺、無知,大乘亦爾,無見、無聞、無覺、無知,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所知、非所達、非遍知、非永斷、非作證、非修習,大乘亦爾,非所知、非所達、非遍知、非永斷、非作證、非修習,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果非有果法、非異熟非有異熟法,大乘亦爾,非果非有果法、非異熟非有異熟法,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有貪法非離貪法、非有瞋法非離瞋法、非有癡法非離癡法,大乘亦爾,非有貪法非離貪法、非有瞋法非離瞋法、非有癡法非離癡法,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有初發心可得乃至非有第十發心可得,大乘亦爾,非有初發心可得乃至非有第十發心可得,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有淨觀地、種姓地、第八地、具見地、薄地、離欲地、已辦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可得,大乘亦爾,非有淨觀地乃至如來地可得,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墮欲界、非墮色界、非墮無色界,大乘亦爾,非墮欲界、非墮色界、非墮無色界,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有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獨覺向獨覺果、菩薩如來可得,大乘亦爾,非有預流向乃至如來可得,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有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可得,大乘亦爾,非有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如來地可得,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有色非無色、非有見非無見、非有對非無對、非相應非不相應,大乘亦爾,非有色非無色、非有見非無見、非有對非無對、非相應非不相應,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常非無常、非樂非苦、非我非無我、非淨非不淨,大乘亦爾,非常非無常、非樂非苦、非我非無我、非淨非不淨,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無相、非有願非無願,大乘亦爾,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無相、非有願非無願,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寂靜非不寂靜、非遠離非不遠離,大乘亦爾,非寂靜非不寂靜、非遠離非不遠離,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闇非明,大乘亦爾,非闇非明,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可得非不可得,大乘亦爾,非可得非不可得,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蘊界處非離蘊界處,大乘亦爾,非蘊界處非離蘊界處,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又如虛空非可說非不可說,大乘亦爾,非可說非不可說,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善現!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說大乘與虛空等。

「復次,善現!汝說『猶如虛空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大乘亦爾,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所以者何?善現!有情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有情、若虛空、若大乘,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有情無量無數無邊故,當知虛空亦無量無數無邊;虛空無量無數無邊故,當知大乘亦無量無數無邊。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有情無量無數無邊,若虛空無量無數無邊,若大乘無量無數無邊,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有情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有情、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無所有故,當知有情亦無所有。有情無所有故,當知命者亦無所有。命者無所有故,當知生者亦無所有。生者無所有故,當知養者亦無所有。養者無所有故,當知士夫亦無所有。士夫無所有故,當知補特伽羅亦無所有。補特伽羅無所有故,當知意生亦無所有。意生無所有故,當知儒童亦無所有。儒童無所有故,當知作者亦無所有。作者無所有故,當知受者亦無所有。受者無所有故,當知知者亦無所有。知者無所有故,當知見者亦無所有。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法界亦無所有。法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法界、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真如、實際、不思議界、安隱界等展轉亦無所有。真如、實際、不思議界、安隱界等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真如、實際、不思議界、安隱界等,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色亦無所有。色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色、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受、想、行、識展轉亦無所有。受、想、行、識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受、想、行、識,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眼處亦無所有。眼處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眼處、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耳、鼻、舌、身、意處展轉亦無所有。耳、鼻、舌、身、意處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耳、鼻、舌、身、意處,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色處亦無所有。色處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色處、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聲、香、味、觸、法處展轉亦無所有。聲、香、味、觸、法處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聲、香、味、觸、法處,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眼界亦無所有。眼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眼界、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耳、鼻、舌、身、意界展轉亦無所有。耳、鼻、舌、身、意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耳、鼻、舌、身、意界,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色界亦無所有。色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色界、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聲、香、味、觸、法界展轉亦無所有。聲、香、味、觸、法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聲、香、味、觸、法界,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眼識界亦無所有。眼識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眼識界、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耳、鼻、舌、身、意識界展轉亦無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耳、鼻、舌、身、意識界,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眼觸亦無所有。眼觸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眼觸、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耳、鼻、舌、身、意觸展轉亦無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耳、鼻、舌、身、意觸,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展轉亦無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佈施波羅蜜多亦無所有。佈施波羅蜜多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佈施波羅蜜多、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展轉亦無所有。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內空亦無所有。內空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內空、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展轉亦無所有。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外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四念住亦無所有。四念住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四念住、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復次,善現!我乃至見者無所有故,當知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展轉亦無所有。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無所有故,當知虛空亦無所有。虛空無所有故,當知大乘亦無所有。大乘無所有故,當知無量亦無所有。無量無所有故,當知無數亦無所有。無數無所有故,當知無邊亦無所有。無邊無所有故,當知一切法亦無所有。由此因緣,故說大乘普能容受無量無數無邊有情。何以故?善現!若我乃至見者,若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若虛空、若大乘、若無量、若無數、若無邊、若一切法,如是一切皆無所有不可得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一十八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註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隋大業年中三藏笈多譯 歸命一切...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為遂作。名...

受菩薩戒儀

受菩薩戒儀 南嶽沙門釋 惠思 撰 夫受大乘戒法。先教...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諸法集要經

諸法集要經卷第一 觀無畏尊者集(總二千六百八十四頌)...

樂邦文類

樂邦文類序 昔善逝愍群生之旋復於諸苦趣也。指樂邦令...

佛說越難經

佛說越難經 西晉居士聶承遠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佛說勝義空經

佛說勝義空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佛教詞典】叉腰白衣捨戒開緣

亦名:叉腰戒開緣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或有...

【佛教詞典】慧安

(人名)慧安禪師,荊州枝江人。姓衛氏。唐貞觀中,謁...

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不二法門,辯論到最精彩處,...

佛菩薩聖誕的紀念日

諸佛菩薩聖誕紀念日(農曆) 彌勒菩薩聖誕 正月初一日...

昌臻法師《05年6月答西昌居士問》

一、問:我們怕冤親債主鬼怪妨礙我們念佛,障礙臨終正...

修行從這幾個角度下手,日子就會好過點

第八識又稱為根本識,根本識就是來作為七轉識一切的依...

牛奶背後的苦難

想像一個生命,打從出生起直到死的那天,被對待像一台...

爭取時間,活在當下

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問: 有人說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

眾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園;罪福由此心,非前境過咎

《南山律在家備覽》中,有一條深刻地分析了當前一些居...

念完《地藏經》,要給一切眾生迴向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

念佛法門了生死之易

唯念佛法門,全仗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若具真信切願,...

借來的東西是要還的

在《楞嚴經》上說,你的發心不能有一個相狀。我們這樣...

臨終是否要在佛號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願的其中三願十八願,十九願,二十...

【視頻】普門品偈(甘露譜台語版)

普門品偈(甘露譜台語版)

【視頻】呂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呂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