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五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五十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初分相引攝品第六十之二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引攝安忍波羅蜜多?」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修學安忍,觀色如聚沫,觀受如浮泡,觀想如陽焰,觀行如芭蕉,觀識如幻事,作是觀時,於五取蘊不堅固想常現在前。復作是念:『諸法皆空無我、我所,色是誰色?受是誰受?想是誰想?行是誰行?識是誰識?』如是觀時,復作是念:『諸法皆空離我、我所,誰能割截?誰受割截?誰能毀罵?誰受毀罵?誰復於中發起瞋恨?』菩薩如是依止靜慮,審諦觀察能具安忍,復持如是安忍善根,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引攝安忍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引攝精進波羅蜜多?」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發起種種勇勐精進,謂菩薩摩訶薩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尋伺寂靜,住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住;離喜住捨,具念正知,領身受樂,聖者於中能說能捨具念樂住,入第三靜慮具足住;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靜慮具足住。

「菩薩如是修靜慮時,於諸靜慮及靜慮支皆不取相,發起殊勝神境智通,能作無邊大神變事,所謂震動十方世界,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隱或顯迅速無礙,山崖牆壁直過如空,陵虛往來猶如飛鳥,地中出沒如出沒水,水上經行如經行地,身出煙焰如燎高原,體注眾流如銷雪嶺,日月神德威勢難當,以手捫摩光明隱蔽,乃至淨居轉身自在,如斯神變其數無邊。

「發起殊勝天耳智通,明瞭清淨過人天耳,能如實聞十方世界情、非情類種種音聲,所謂遍聞諸地獄聲、傍生聲、鬼界聲、人聲、天聲、聲聞聲、獨覺聲、菩薩聲、諸佛聲、訶毀生死聲、讚歎涅槃聲、棄背有為聲、趣向菩提聲、厭惡有漏聲、欣樂無漏聲、稱揚三寶聲、制伏邪道聲、論議抉擇聲、諷誦經典聲、勸斷惡法聲、令修善法聲、拔濟苦難聲,如是等聲若大若小悉聞無礙。

「引發殊勝他心智通,能如實知十方世界他有情類心、心所法,所謂遍知他有情類,若有貪心若離貪心、若有瞋心若離瞋心、若有癡心若離癡心、若有愛心若離愛心、若有取心若離取心、若聚心若散心、若小心若大心、若舉心若下心、若寂靜心若不寂靜心、若掉心若不掉心、若定心若不定心、若解脫心若不解脫心、若有漏心若無漏心、若修心若不修心、若有上心若無上心,如是等心皆如實知。

「發起殊勝宿住智通,如實念知十方世界無量有情諸宿住事,所謂隨念若自若他一心、十心、百心、千心、多百千心頃諸宿住事,或復隨念一日、十日、百日、千日、多百千日諸宿住事,或復隨念一月、十月、百月、千月、多百千月諸宿住事,或復隨念一年、十年、百年、千年、多百千年諸宿住事,或復隨念一劫、十劫、百劫、千劫、多百千劫,乃至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諸宿住事,或復隨念前際所有諸宿住事,如是處時,有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類、如是食、如是久住、如是壽限、如是長壽、如是受樂、如是受苦、從彼處沒來生此間、從此間沒往生彼處、如是狀貌、如是言說,若略若廣,若自若他,諸宿住事皆隨念知。

「引發殊勝天眼智通,明瞭清淨過人天眼,能如實見十方世界有情無情種種色像,所謂普見諸有情類死時生時妙色麁色、善趣惡趣、若勝若劣,諸如是等種種色像。因此復知諸有情類隨業力用受生差別,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譭謗賢聖邪見因緣,身壞命終當墮惡趣,或生地獄,或生傍生,或生鬼界,或生邊地下賤悖惡有情類中受諸苦惱。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稱讚賢聖正見因緣,身壞命終當昇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受諸快樂,如是有情種種業類受果差別皆如實知。

「菩薩住此五妙神通,從一佛國往一佛國,親近供養諸佛世尊,請問諸佛甚深法義,種植無量微妙善根,成熟有情、嚴淨佛土,勤修種種諸菩薩行。持此善根不求聲聞、獨覺等地,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引攝精進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引攝般若波羅蜜多?」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觀色不可得,觀受、想、行、識不可得;觀眼處不可得,觀耳、鼻、舌、身、意處不可得;觀色處不可得,觀聲、香、味、觸、法處不可得;觀眼界不可得,觀耳、鼻、舌、身、意界不可得;觀色界不可得,觀聲、香、味、觸、法界不可得;觀眼識界不可得,觀耳、鼻、舌、身、意識界不可得;觀眼觸不可得,觀耳、鼻、舌、身、意觸不可得;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得,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可得;觀地界不可得,觀水、火、風、空、識界不可得;觀無明不可得,觀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不可得;觀佈施波羅蜜多不可得,觀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可得;觀內空不可得,觀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不可得;觀真如不可得,觀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不可得;觀苦聖諦不可得,觀集、滅、道聖諦不可得;觀四靜慮不可得,觀四無量、四無色定不可得;觀八解脫不可得,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可得;觀四念住不可得,觀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不可得;觀空解脫門不可得,觀無相、無願解脫門不可得;觀五眼不可得,觀六神通不可得;觀佛十力不可得,觀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不可得;觀無忘失法不可得,觀恆住捨性不可得;觀一切智不可得,觀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可得;觀一切陀羅尼門不可得,觀一切三摩地門不可得;觀預流果不可得,觀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不可得;觀獨覺菩提不可得,觀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可得;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不可得;觀有為界不可得,觀無為界不可得。如是菩薩觀一切法不可得故無作,無作故無生,無生故無滅,無滅故畢竟清淨常住無變。所以者何?以一切法如來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安住法界、安住法住、安住法定,無生無滅恆無變易。是菩薩摩訶薩心常無亂,恆時安住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如實觀察一切法性都無所有,復持如是妙慧善根,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引攝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佈施波羅蜜多?」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觀一切法空無所有。」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無所有?」

佛言:「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觀內空性,內空性不可得;觀外空性,外空性不可得;觀內外空性,內外空性不可得;觀空空性,空空性不可得;觀大空性,大空性不可得;觀勝義空性,勝義空性不可得;觀有為空性,有為空性不可得;觀無為空性,無為空性不可得;觀畢竟空性,畢竟空性不可得;觀無際空性,無際空性不可得;觀散空性,散空性不可得;觀無變異空性,無變異空性不可得;觀本性空性,本性空性不可得;觀自相空性,自相空性不可得;觀共相空性,共相空性不可得;觀一切法空性,一切法空性不可得;觀不可得空性,不可得空性不可得;觀無性空性,無性空性不可得;觀自性空性,自性空性不可得;觀無性自性空性,無性自性空性不可得。

「是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諸空觀中,不得色若空若不空,不得受、想、行、識若空若不空;不得眼處若空若不空,不得耳、鼻、舌、身、意處若空若不空;不得色處若空若不空,不得聲、香、味、觸、法處若空若不空;不得眼界若空若不空,不得耳、鼻、舌、身、意界若空若不空;不得色界若空若不空,不得聲、香、味、觸、法界若空若不空;不得眼識界若空若不空,不得耳、鼻、舌、身、意識界若空若不空;不得眼觸若空若不空,不得耳、鼻、舌、身、意觸若空若不空;不得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不得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不得地界若空若不空,不得水、火、風、空、識界若空若不空;不得無明若空若不空,不得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嘆苦憂惱若空若不空;不得佈施波羅蜜多若空若不空,不得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若空若不空;不得內空若空若不空,不得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若空若不空;不得真如若空若不空,不得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若空若不空;不得苦聖諦若空若不空,不得集、滅、道聖諦若空若不空;不得四靜慮若空若不空,不得四無量、四無色定若空若不空;不得八解脫若空若不空,不得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若空若不空;不得四念住若空若不空,不得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若空若不空;不得空解脫門若空若不空,不得無相、無願解脫門若空若不空;不得五眼若空若不空,不得六神通若空若不空;不得佛十力若空若不空,不得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若空若不空;不得無忘失法若空若不空,不得恆住捨性若空若不空;不得一切智若空若不空,不得道相智、一切相智若空若不空;不得一切陀羅尼門若空若不空,不得一切三摩地門若空若不空;不得預流果若空若不空,不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若空若不空;不得獨覺菩提若空若不空;不得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若空若不空;不得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空若不空;不得有為界若空若不空,不得無為界若空若不空。

「是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有情所有佈施,若食、若飲、若乘、若衣,若諸香華、臥具、舍宅、燈燭、床座,若諸金銀、末尼、真珠、末羅羯多、螺貝、璧玉、珊瑚、石藏、帝青、金剛、吠瑠璃等種種珍寶,若諸醫藥、塗香、末香、財穀、資具,諸如是等皆觀為空。若能施、若所施、若施福,如是一切亦觀為空。

「是時,菩薩慳心、著心畢竟不起。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從初發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分別一切不起。如諸如來、應、正等覺未甞暫起慳心、著心,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慳心、著心皆永不起。

「善現當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諸菩薩摩訶薩師,能令菩薩摩訶薩眾不起一切妄想分別,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佈施皆無染著,復持如是佈施善根,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佈施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淨戒波羅蜜多?」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不起聲聞、獨覺等心。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觀諸聲聞、獨覺等地皆不可得,迴向聲聞、獨覺等心及彼身語亦不可得。是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從初發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於其中間自離斷生命,亦勸他離斷生命,無倒稱揚離斷生命法,歡喜讚歎離斷生命者;自離不與取,亦勸他離不與取,無倒稱揚離不與取法,歡喜讚歎離不與取者;自離欲邪行,亦勸他離欲邪行,無倒稱揚離欲邪行法,歡喜讚歎離欲邪行者;自離虛誑語,亦勸他離虛誑語,無倒稱揚離虛誑語法,歡喜讚歎離虛誑語者;自離麁惡語,亦勸他離麁惡語,無倒稱揚離麁惡語法,歡喜讚歎離麁惡語者;自離離間語,亦勸他離離間語,無倒稱揚離離間語法,歡喜讚歎離離間語者;自離雜穢語,亦勸他離雜穢語,無倒稱揚離雜穢語法,歡喜讚歎離雜穢語者;自離貪慾,亦勸他離貪慾,無倒稱揚離貪慾法,歡喜讚歎離貪慾者;自離瞋恚,亦勸他離瞋恚,無倒稱揚離瞋恚法,歡喜讚歎離瞋恚者;自離邪見,亦勸他離邪見,無倒稱揚離邪見法,歡喜讚歎離邪見者。是菩薩摩訶薩持此淨戒所生善根,不求欲界、色無色界,不求聲聞及獨覺地,但持如是淨戒善根,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淨戒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安忍波羅蜜多?」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起隨順忍,得此忍已,常作是念:『一切法中無有一法若起若盡、若生若滅、若老若病、若能罵者若受罵者、若能謗者若受謗者、若能割者若受割者、若能截者若受截者、若能刺者若受刺者、若能破者若受破者、若能縛者若受縛者、若能打者若受打者、若能惱者若受惱者、若能殺者若受殺者,如是一切性相皆空,不應於中妄想分別。』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於其中間假使一切有情之類皆來譭謗、訶責、凌辱,以諸刀、杖、瓦、石塊等加害、捶打、割截、斫刺,乃至分解身諸支節。菩薩爾時心無變異,但作是念:『甚可恠哉!諸法性中都無譭謗、訶責、凌辱、加害等事,而諸有情妄想分別謂為實有,發起種種煩惱惡業,現在當來受諸苦惱。』是菩薩摩訶薩復持如是安忍善根,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安忍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精進波羅蜜多?」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勇勐精進為諸有情宣說正法身心無倦,是菩薩摩訶薩住四神足方便善巧,身心精進常無懈息,能往一世界、或十世界、或百世界、或千世界、或百千世界、或百千俱胝那庾多世界諸有情所,宣說正法方便教導,令住佈施波羅蜜多,方便教導令住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方便教導令住內空,方便教導令住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方便教導令住真如,方便教導令住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方便教導令住苦聖諦,方便教導令住集、滅、道聖諦;方便教導令住四靜慮,方便教導令住四無量、四無色定;方便教導令住八解脫,方便教導令住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方便教導令住四念住,方便教導令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方便教導令住空解脫門,方便教導令住無相、無願解脫門;方便教導令住五眼,方便教導令住六神通;方便教導令住佛十力,方便教導令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方便教導令住無忘失法,方便教導令住恆住捨性;方便教導令住一切智,方便教導令住道相智、一切相智;方便教導令住一切陀羅尼門,方便教導令住一切三摩地門;方便教導令住預流果,方便教導令住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方便教導令住獨覺菩提;方便教導令住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方便教導令住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雖令安住如上所說種種功德,而不令其住著有為或無為界。是菩薩摩訶薩復持如是精進善根,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精進波羅蜜多。」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靜慮波羅蜜多?」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除佛三摩地,於餘所有諸三摩地、若聲聞三摩地、若獨覺三摩地、若菩薩三摩地,皆能自在隨意入出。是菩薩摩訶薩安住自在三摩地中,於八解脫皆能自在順逆入出。云何為八?謂有色觀諸色,是初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諸色,是第二解脫;淨解脫身作證,是第三解脫;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定具足住,是第四解脫;超一切空無邊處定,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定具足住,是第五解脫;超一切識無邊處定,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定具足住,是第六解脫;超一切無所有處定,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具足住,是第七解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定,入滅想受定具足住,是第八解脫。是菩薩摩訶薩能於如是八解脫中,若順若逆入出自在,復能於彼九次第定,自在隨意順逆入出。云何為九?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是初次第定;尋伺寂靜,住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住,是第二次第定;離喜住捨,具念正知,領身受樂,聖者於中能說能捨具念樂住,入第三靜慮具足住,是第三次第定;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第四次第定;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定具足住,是第五次第定;超一切空無邊處定,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定具足住,是第六次第定,超一切識無邊處定,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定具足住,是第七次第定;超一切無所有處定,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具足住,是第八次第定;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定,入滅想受定具足住,是第九次第定。是菩薩摩訶薩能於如是九次第定,若順若逆入出自在。

「善現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於八解脫、九次第定善成熟已,復能入菩薩摩訶薩師子頻申三摩地。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師子頻申三摩地?善現!若菩薩摩訶薩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尋伺寂靜,住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住;離喜住捨,具念正知,領身受樂,聖者於中能說能捨具念樂住,入第三靜慮具足住;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靜慮具足住;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定具足住;超一切空無邊處定,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定具足住;超一切識無邊處定,入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定具足住;超一切無所有處定,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具足住;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定,入滅想受定具足住。復從滅想受定起,還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從非想非非想處定起,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起,入識無邊處定;從識無邊處定起,入空無邊處定;從空無邊處定起,入第四靜慮;從第四靜慮起,入第三靜慮;從第三靜慮起,入第二靜慮;從第二靜慮起,入初靜慮。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師子頻申三摩地。

「善現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於師子頻申三摩地善成熟已,復能入菩薩摩訶薩集散三摩地。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集散三摩地?善現!若菩薩摩訶薩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從初靜慮起,入第二靜慮具足住;從第二靜慮起,入第三靜慮具足住;從第三靜慮起,入第四靜慮具足住;從第四靜慮起,入空無邊處定具足住;從空無邊處定起,入識無邊處定具足住;從識無邊處定起,入無所有處定具足住;從無所有處定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具足住;從非想非非想處定起,入滅想受定具足住;從滅想受定起,入初靜慮;從初靜慮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入第二靜慮;從第二靜慮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入第三靜慮;從第三靜慮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入第四靜慮;從第四靜慮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入空無邊處定;從空無邊處定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入識無邊處定;從識無邊處定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從非想非非想處定起,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滅想受定;從滅想受定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從非想非非想處定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識無邊處定;從識無邊處定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空無邊處定;從空無邊處定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第四靜慮;從第四靜慮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第三靜慮;從第三靜慮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第二靜慮;從第二靜慮起,住不定心;從不定心,入初靜慮;從初靜慮起,住不定心。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集散三摩地。若菩薩摩訶薩安住集散三摩地中,得一切法平等實性。是菩薩摩訶薩復持如是靜慮善根,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如是迴向大菩提時遠離三心,謂誰迴向?用何迴向?迴向何處?如是三心皆永不起。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引攝靜慮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五十

 

上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下篇: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般若部目錄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西天...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隋大業年中三藏笈多譯 歸命一切...

四童子三昧經

四童子三昧經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

【註音版】佛說造塔功德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

淨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

得道梯橙錫杖經

得道梯橙錫杖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佛說鞞摩肅經

佛說鞞摩肅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註音版】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六門陀羅尼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教詞典】馬鳴本地

(本生)三寶感應錄中曰:金剛正智經中,馬鳴過去成佛...

【佛教詞典】大勢至

(菩薩)觀無量壽經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

有一盞燈是特意為他們點亮的

一個行路人因為太疲憊,躺在路邊睡著了。不久,一條毒...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

破除淫慾衝動的方便法門

世間一切苦惱,都由愛慾而起。世間凡夫無法斷除愛慾之...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裡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幾種?

在佛教裡,什麼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

佛法讓煩躁心變平靜

從來我就是個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為中心,意氣用事起...

當鳴不鳴

心裡有鬼的人,不論講話做事,都恐惶而不能自在,不能...

最沒有智慧的高僧

今天的故事說的是領悟,它來自《雜譬喻經》。 在外國...

月光兒生天的因緣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羅...

淨界法師:精進的釋迦牟尼佛

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因地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為什麼我們會莫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如果有一個人,我們沒有惹過他,但他一直給我們出難題...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騙

眼 我們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覺地注視著這個世界,有...

【視頻】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視頻】早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早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