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說曰:「拈,燒義也。凡佛祖等前燒香,皆是拈香也。」
《敕修清規·入院》云:「到佛殿拈香,有法語。止此」又開堂為王臣、檀越、嗣法師拈香是也。今以拈香為佛事名,《備用清規·達磨忌》云「住持舉拈香佛事。止此」是也。
又舊說曰:「陞座如諷經,拈香佛事猶如願文也,又猶如諸經之流通分也。」
《海藏紀年錄》云:「康永三年,師六十七歲。六月,武州刺史高師直遇亡父六七日忌,因金吾衛長史平氏明勸師為其拈香,師諉氏明曰:『拈香,蓋有叢規,非可常用者,古德未及此。老僧日在眾也,竊哂據師位者,忽遺往哲遠業,以習近圖。繇是往既獲拒武州之須於府命,源將軍。今烏可失先拒於此邪?君善為我辭焉。』氏明曰:『祖佛出興,隨機赴感,何常之有?』師曰:『噫!蕩然無反,吾誰與歸?』使者三反,師終不可,識者尚其節義也。」
忠曰:「拈香,蓋有叢規者,蓋為佛祖拈香,不待言之。其為居家者,如建寺檀主,德業稍大,則入院人為之拈香矣。以習近圖者,日本國俗,薦亡靈忌辰請拈香佛事,師僧為之,屬四六文,廣讚亡靈事業,其間非無虛褒。或以香直供靈,則其德難當。故說道:檀家藉手山僧供養十方三世佛祖、大小神祇等,回此功德,莊嚴亡者報土。此般古德未曾為之,蓋虎關之所惡在於此。又如寧兀庵為尤木石拈香,直供其靈。木石參禪徹悟人,應供無愧,不可以為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