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種意趣

【阿毗達磨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復次有四種意趣,由此意趣故,方廣分中一切如來所有意趣應隨決了,何等為四?謂平等意趣、別時意趣、別義意趣、眾生意樂意趣。平等意趣者,如說我於爾時曾名勝觀如來應正等覺,與彼法身無差別故。別時意趣者,如說若有願生極樂世界皆得往生,若暫得聞無垢月光如來名者,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不退轉,如是等言意在別時故。別義意趣者,如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如是等言不可如文便取義故。眾生意樂意趣者,謂於一善根,或時稱讚,為令歡喜勇猛修故,或時毀呰,為遮得少善生喜足故,為貪行者稱讚佛土富樂莊嚴,為慢行者稱讚諸佛或有增勝,為恆悔惱障修善者。說如是言,於佛菩薩雖行輕毀,然彼眾生亦生天趣,為不定種性者,舍離聲聞下劣意樂故,記大聲聞當得作佛,又說一乘更無第二。復次有四種秘密,由此秘密故,於方廣分中一切如來所有秘密應隨決了,何等為四?謂令入秘密、相秘密、對治秘密、轉變秘密,如是四種於大乘中略攝如來一切所說秘密道理。令入秘密者,謂於聲聞乘說色等諸法皆有自性,為令無怖畏漸入聖教故。相秘密者,謂於三自性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等。對治秘密者,謂為調伏諸過失者,如來宣說種種密教,如為對治八種障故說最上乘。何等為八?謂輕佛法懈怠少善生喜足貪慢行惡作不定性差別,廣說指事隨其所應如四意趣說。轉變秘密者,謂經所說隱密名言,如說於不堅堅覺深住於顛倒,極煩惱所惱。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者,謂於不散動起堅固勝覺,所以者何?堅有二義,一貞實,二散動,由此散動令心剛逸故亦名堅。深住於顛倒者,謂翻常樂我淨四倒為無常等故名顛倒,於此不退故名深住。極煩惱所惱者,謂於長時精勤苦行極為勞倦所逼惱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說,三事定速當證無上菩提。復次方廣分中於法三摩地善巧菩薩相云何可知,謂由五種因故,一剎那剎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出離種種想得樂法樂,三了知無量無分別相大法光明,四順清淨分無分別相恆現在前,五能攝受轉上轉勝,圓滿成就佛法身因,如是五種依諸菩薩三種稱讚功德說,謂奢摩他稱讚功德,毘缽舍那稱讚功德,此二俱分稱讚功德。奢摩他稱讚功德復有二種,一剎那剎那勝進輕安無有間缺,遍所依故,剎那剎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勝解諦觀一切教法無有差別,同一味故,遠離種種蘊界處等諸義相想,得契經等喜樂法樂。毘缽舍那稱讚功德亦有二種,一隨所擇法無有間缺,不忘失故,由憶念門於無量無分別相契經等法,以慧照了二轉依前所有色像無分別無加行相恆現在前,第五一種,是此二俱分稱讚功德法身者,謂所知障永斷轉依所攝,此於第十地名圓滿,於如來地名成就,為令法身速得圓滿成就故,引殖轉上轉勝等流習氣故名攝受,彼因如是五種,即顯五修能得五果。何等為五?謂息相修、和合修、無相修、無功用修、轉相修。

問聲聞藏法菩薩藏法等從法身所流,何故眾生以香鬘等供養菩薩藏法,便生廣大無邊福聚,非聲聞藏法耶?答以菩薩藏法是一切眾生利益安樂所依處故,能建大義故,無上無量大功德聚所生處故。

上篇:四修定 下篇:四法跡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阿毗達磨辭典

樂根

謂順樂觸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根。復...

一間補特伽羅

【一間補特伽羅】 p0010   雜集論十三卷九頁云:一間...

脫腳床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脫腳繩床,若木床。脫腳者,...

大煩惱地法

即無明、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舉。因此六法常與...

(雜語)唄匿之略。梵音之歌詠也。...

五十種無著無縛解脫迴向

(名數)金剛幢菩薩十迴向中第九,無著無縛迴向之菩薩...

五緣

(一)天台宗分二十五方便為五科,其中之一科具足五種緣...

法眼淨

梵語 dharmacaksu-vi?uddha。指具有觀見真理等諸法而無...

淨檢

西晉尼師。生卒年不詳。彭城(江蘇銅山)人,俗姓仲,...

煩惱障

世人由於不知我空,執著有我,有我而有貪瞋癡等煩惱,...

虛空神

(神名)梵語舜若多Śūnyata,譯曰虛空神。主空之神也...

等運及非等運

【等運及非等運】 p1122 瑜伽一百卷二頁云:若所犯罪、...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

大安法師:念佛人正確的目標定位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每天繫念佛號這很好,...

獨步楞嚴的圓瑛法師

圓瑛法師,俗姓吳,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圓瑛,號韜光,...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佛門裡面為何有「三多」

明清以來,世間人對於佛教或佛法產生了種種的誤解,現...

人貴有自知之明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被公認的美男子,別人都叫他徐...

聖嚴法師《做好人際關係》

問:有些人說做人比做事難。如果在職場受人冤枉,是要...

在宗門下得了好處的人,那不是學來的

宗門下講規矩,講用功,達到悟處。為什麼這麼說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