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於河北正定縣東。初名龍藏寺,俗稱大佛寺。隋開皇六年(586)恆州刺史王孝[亻*零]開創。唐末遭兵災,宋開寶四年(971)移至現址重建,並鑄大觀音像。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增建。清初復易名為隆興寺。(參閱「隆興寺」5320、「龍藏寺」6399)
(二)位於廣東新會大雲山。寺史不詳,寺中有一石塔,建於隋、唐之際,傳為廣東古塔之一。為六層八角之石塔,高三點九四公尺。座為八角覆盆式,上刻簡單花紋,每層均刻假券門,頂部置有覆缽。
(三)位於湖南沅陵縣西北,背虎溪山,面沅水。創建於唐貞觀二年(628)。現存之建築物有山門、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旃檀閣、彌陀閣,及東西廂房等,均依山而建。大雄寶殿為元末明初之建築,正前二重簷間有「眼前佛國」之木匾,為明崇禎(1628~1644)年間禮部尚書董其昌題寫之摹刻品。
(四)唐神龍元年(705),中宗即位,稱天下中興,乃敕令於諸州置中學寺、觀。景龍元年(707)改為龍興寺。開元二十六年(738),復敕於諸郡設開元、龍興二寺。國祭大典時,即於龍興寺舉行宗教儀式,成為地方長官參加國家宗教行事之場所,具有誇耀中央政府威德之作用。日本國分寺之創立,即倣傚此制。
其後,各地之龍興寺高僧輩出,如溫州之玄覺、睦州之慧朗、揚州之法慎、江陵府之齊己等。寶歷二年(826),杭州龍興寺沙門南操,發願勸募道俗十萬人,結華嚴經社,每年四季有齋會,白居易曾為之作華嚴經社記。北宋初年,太宗改汴京龍興寺為太平興國寺,為宋代佛教之根本道場。又永州龍興寺有刺史李承眰、僧法林等集資造淨土院,共修淨業,柳宗元(773~819)曾作龍興寺修淨土院記。日僧最澄來唐從道邃受天台教法時,嘗住台州龍興寺繕寫經論,並於越州龍興寺受灌頂。日僧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亦言及開元、龍興二寺。[佛祖統紀卷二十二、卷四十、宋高僧傳卷三、卷五至卷十二、樂邦文類卷三]
(五)位於甘肅永靖。始建於唐代,北宋改稱靈岩寺,今稱炳靈寺。(參閱「石窟」2118)
(六)位於安徽鳳陽縣鳳陽山日精峰下。又稱大龍興寺。其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早年禮佛出家之皇覺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自鳳陽縣西南之甘郢移至現址重建,賜名「大龍興寺」,太祖並親撰「龍興寺碑」文,設僧祿官住持,並頒龍興寺印。據大明洪武實錄載,此寺有佛殿、法堂、僧舍等凡三八一間。寺中藏有明太祖畫像、鐵像、銅鑊、鑄有銘文之鐵罄等。東西二廊嵌有明、清兩代名人雅士之詩詞題刻。今大部已毀,殿閣僅存二十餘間。 p6397
上篇: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下篇:龍興祥符戒壇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