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緣起論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為闡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所生起之相狀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論說。與「實相論」相對稱。為佛教教理兩大系統之一,據說此劃分始於隋代之慧遠。與之相對之實相論又稱實體論,乃審察諸法之實相本體,並以之為教理之論說。

緣起論系以「法印」為基礎,以十二緣起、四聖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法印之內容,一般最常見者為「三法印」,即:(一)諸行無常,謂自時間上觀之,一切現象(有為法)皆屬遷流變化而剎那生滅者,故無固定不變壞之物存在。(二)諸法無我,謂自空間上觀之,諸法(包括有為、無為法)依緣起之法則,互相依存,而無「我」之實體可言。(三)涅槃寂靜,謂有情眾生顛倒諸法實相,妄執有「我」、「我所」,因而起惑造業,流轉不息;如能悟解「無我」,則惑亂不起,當下即能正覺諸法實相,深徹法性寂滅,獲得無礙自在,而證一切皆即寂靜涅槃。除三法印之外,又有加上「一切皆苦」而成「四法印」者;或僅以「一切皆苦」與「涅槃寂靜」二者併稱為「二法印」者。一切皆苦系自理想之觀點考察現實世界所獲之結論;蓋現實世界乃凡夫之輪迴界,充滿苦惱與不滿,而無任何絕對之幸福、快樂、完美、圓滿、純淨等可言,故謂一切皆苦。

十二因緣又稱十二緣起,共由十二支前後剎那無間相續之法所成,即:(一)老死,包括老、死、憂、悲、苦、惱等人生所不能免除之痛苦事實,以此為觀察之起點。(二)生,為老死之源。(三)有,即所謂之「存在」,為「生」之源,具體言之,即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有;經由此三有之依報、正報,始有吾人之「生」。(四)取,即執著之意;由於執著妄心之故,吾人方墮於三有之境界。(五)愛,為執著之本源,亦為現實界之根源。(六)受,即是感情,然感情不起於自身,而系由刺激之反應而生者。(七)觸,即感情(受)之所依。(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又稱六根,為觸所依賴之感覺器官,亦為一切愛慾緣起之條件。(九)名色,即心、身,為生命組織之全體,亦為五蘊之有機複合體,乃六入所賴以成立者。(十)識,為統一心、身之認識作用。(十一)行,即業,乃造作、行為之義。(十二)無明,即無知之意;行為之根源乃無始以來之一種盲目意志。上記十二支所成之十二緣起有順觀(稱為流轉緣起)、逆觀(稱為還滅緣起)兩種。順觀系自「苦」開始,探索其原因所推求出之十二項具體條件;逆觀則就逐一之條件,倒逆次第而審諦、徹悟,以滅除老、死、憂、悲、苦、惱等眾苦。

四諦指苦、集、滅、道等四種真實不虛之諦理,係根據上述之三法印與十二因緣之思想,而組成之教綱。(一)苦諦,審實世間四苦、八苦等之相,乃實苦而不虛之真諦。(二)集諦,審實關於苦之生起或根源之真諦。(三)滅諦,審實吾人可從相續不斷之苦獲得解脫自在之真諦。(四)道諦,即依照正見等八種正確之方法(八正道)以滅除眾苦,證得涅槃之真諦。

八正道為四諦法之第四道諦之解脫方法,即:(一)正見,即確認苦、集、滅、道四諦及三世因果為唯一真確之知識。(二)正思惟,即過出世生活,不瞋恨,不中傷。(三)正語,即說話莊重、真實、親切、仁慈。(四)正業,如戒殺、戒偷、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等五戒。(五)正命,即以正當之方法維持生活,維繫生命。(六)正精進,消除舊有惡習,防止新業產生。(七)正念,思量身體、感官、心靈等均非我、我所,故無我可得。(八)正定,分四次第,由沉靜、輕安、無分別心至解脫境界。

上述之緣起說,乃佛陀所證悟之獨特思想,為其他各種宗教、哲學、思想所未曾有者,其完整之理論體系於原始佛教時代即已具備,後世之論師乃以之為根本教理,而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一系列之緣起論系統教說。(一)業感緣起,如俱舍論所說。謂諸法之緣起系由於業力所感之故,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此果報亦為業,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二)賴耶緣起,為法相宗基於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唯識論等所說。謂業力系來自於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中所執持之種子,此種子遇緣則生起「現行」,復由現行熏染種子(稱新熏種子),其後再遇緣則更生現行,自現行又熏種子,如是輾轉依存、互為因果而無窮無盡,故知阿賴耶識乃一切萬法開發之本源。(三)真如緣起,主要系依據大乘起信論而說者。謂眾生心識之阿賴耶識雖為發動宇宙一切現象之本源,然溯其根源,則為含藏真如之如來藏心;諸法系真如由無明之緣而起動,猶如海水本自湛然,然由風之緣而產生千波萬浪,翻騰不已。(四)法界緣起,此係華嚴宗基於華嚴經所說。謂萬法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並存無礙而重重無盡。(五)六大緣起,此係密宗所說。謂一切諸法皆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遇緣而生起者。

於諸經論中,屬於緣起論系統者有華嚴、解深密、楞伽、勝鬘等經,及起信、寶性、瑜伽師地、唯識、俱舍等論;屬於實相論系統者有法華、般若、維摩等經,及中、百、十二門、成實等論。於各宗派中,俱舍、法相、地論、攝論、華嚴、密宗等皆屬緣起論系;三論、天台則屬實相論系。蓋緣起論以諸法由因緣生起為其主旨,從而探索諸法開展之本源,故其研究方向為時間性(縱),而傾向於論理性之闡釋態度;實相論以諸法之本體實相為其論旨,故研究方向為空間性(橫),而傾向於直覺性之實踐主義態度。此二大教系之相對並存,若以「空」、「有」相對之觀點而言,緣起論即「有」論,主張「真有俗空」,是為表德門之說;實相論為「空」論,主張「真空俗有」,是為遮情門之說。

緣起論系次第發展出上記之業感、賴耶、真如、法界、六大等緣起論旨。於實相論,則有:(一)成實論判立萬法為假有、實有、真空三方面,而以真空為究竟第一義。(二)三論宗基於中、百、十二門等論,及般若經之說,主張諸法皆空、不可得,乃屬絕對之空論。(三)以法華經為主之天台宗,揭出即空、即假、即中之「三諦圓融」之說,謂諸法存在之原本即是真如實相,而名之為「空」者,並非如吾人所存於情想概念中者,而系諸法之宛然存在者,故謂柳綠花紅,一一悉皆實相真如之妙相,此即中道之「現象即實在論」。此二大教系之教理構成要點雖各自不同,然其根源思想本非迥然相違者,而宜以「一掌之兩面」融通之,使其相資相成,故若以重新整合之立場觀之,則法界緣起、六大緣起、三諦圓融等教說亦可視為緣起、實相二大教系之全面調和,此亦為教理思想發展上之特殊旨趣。[雜阿含經卷十二、大毗婆沙論卷二十四、俱舍論卷九、大乘義章卷十九](參閱「原始佛教」4061、「緣起」6126) p6129

上篇:緣起相由 下篇:緣起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惛沈

惛沈者,謂愚癡分心無堪任為體,障毘缽舍那為業。...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經名)十卷,晉竺法護譯。佛自舌根放光照三千世界,...

攝衣界礙

亦名:離衣宿戒四礙、四礙、衣人異礙、衣界四礙 子題:...

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否

亦名:是中清淨否 子題:是中乃問僧中 含注戒本·戒經...

謂有一類。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師友死故。或因親族滅亡都...

得勝

(1327~1387)日本臨濟宗法燈派僧。號拔隊。相模(神...

取緣有作順後句

【取緣有作順後句】 p0817   瑜伽十卷十二頁云:問:...

往覲五益

往覲,即往詣佛國見佛。往覲五益,指由十方國土往詣安...

清淨解脫三昧

指遠離一切繫縛之禪定。此三昧,為無垢清淨,遠離一切...

憍陳那

(人名)Kāuṇḍinya,巴Koṇḍaa,舊稱憍陳如。亦曰...

根本真實

【根本真實】 p0923   辯中邊論中卷一頁云:此中云何...

四明家

指承嗣宋代天台宗第十七祖「四明知禮」教學之門人及學...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大藏經】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卷第一 元魏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

一句話

鵑鵑原本在美國工作,公司給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單身...

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

接手書,所言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

修禪要除去比較的心態

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

不管生命中發生什麼,你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們講到庚六識大圓通,識大圓通它的重點就是,不...

修淨土法門不要自卑

有些人總覺得修念佛法門,似乎有點低人一等。你看人家...

念佛怎樣攝住意根

這個意根,我們從小到大可能都沒有把它認真地對待過,...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問: 如何修學念佛法門才不至於走彎路? 大安法師答:...

佛學常見辭彙(三畫)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