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satya,巴利語 sacca。審實不虛之義。指真實無誤、永遠不變之事實,即真理。增一阿含經卷十七載,如來所說之理法,真實不虛,稱為諦。
諸經論關於諦之種別,有諸多異說,如唯一之真理,稱為一諦;此外又有真俗二諦、空假中三諦、苦集滅道四諦,及七諦、十諦、十六諦、二十五諦等。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六,開展四諦而為七諦、十諦,依此闡明迷悟、因果之理。其中,七諦與四諦之關係如下:愛味諦(集)、過患諦(苦)、出離諦(道)、法性諦(滅)、勝解諦(道)、聖諦(滅)、非聖諦(苦集)。十諦與四諦之關係如下:起初之逼切苦諦等五者,係顯示八苦,表苦諦;其次,業諦與煩惱諦系表集諦;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與正見諦系表道諦;最後,正見果諦則相當於滅諦。
據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五載,第五地之菩薩教化眾生,為令其明瞭真理,故說十諦,即:世諦、第一義諦、相諦、差別諦、說成諦、事諦、生諦、盡無生智諦、令入道智諦、一切菩薩次第成就諸地起如來智諦等。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則將此開立為十六諦。
古代印度六派哲學中之正理學派所立十六諦,係將認識及推理論證之方式分為十六種,亦稱作十六句義。即:量(得真智之方法)、所量(知識之對像)、疑、用(指動機、解疑之作用)、喻(實例、例證)、悉壇(立論者之主張)、支分(論證之形式,即五支作法)、思擇(熟慮推理)、決(斷定)、論議、紛議、壞議、似因(立論之根據含有誤謬之性質)、難難(故意曲解對方之非難攻擊而作之非難)、諍論(相當於十四過類)、墮負(論諍敗北)等。[中阿含卷八眾集經、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七、成實論卷十一、二諦義卷上、摩訶止觀卷三上、法華經玄義卷二下、中觀論疏卷十本、金七十論] p6294
上篇:蓋天蓋地 下篇:蓋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