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道諦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mārga-satya,巴利語 magga-sacca。又作道聖諦(梵 mārgārya-satya)、趣苦滅道聖諦、苦滅道聖諦、苦出要諦。為佛教基本教義「四聖諦」之一。道諦,即指欲達苦滅之境而依之修行的八正道。據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載,所謂苦滅道聖諦,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八正道。

有關道諦之內容,諸經論所述不一,於原始佛教之根本聖典阿含經中,係以八正道為道諦,一般亦多採用此說;另如大智度論卷十九、成實論卷二「四諦品」、四諦論卷四分別道諦品之說,則為廣義之看法,包括三十七覺支,即: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等。

關於道諦之自性,各論書與諸部派之間頗有異說,據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七之說:(一)阿毗達磨諸論師多以有學法與無學法為道諦。(二)譬喻論師以奢摩他(梵 samatha,止)與毘缽舍那(梵 vipa?yanā)為道諦。(三)分別論者以有學法之八正道為道,亦為道諦,其餘之有學法及一切無學法僅為道,而非道諦。(四)說一切有部之大論師妙音(梵 Ghosa)及如是說者認為用以對治墮於自相續或他相續的五蘊之法,或用以對治有情數及無情數的諸蘊之法,皆為道,亦為道諦。

此外,唯識家以道諦配於七真如中之正行真如,並以遍、依、圓等「唯識三性」來解說道諦之相:(一)知道,又作遍知道,即能了知遍計所執之無體。(二)除道,又作永斷道,即能斷盡由各種外在因緣而生起(依他起)之假法。(三)證得道,又作證道,即能體證人空、法空二空之理。[增一阿含經卷十七、法蘊足論卷六聖諦品、三無性論卷上、成唯識論卷八、大乘義章卷三本](參閱「四諦」1840) p5660

上篇:道融 下篇:道濟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慧眼

梵語 prajā-caksus。指智慧之眼。為二乘所證之眼。為...

正勝

【正勝】 p0497 大毗婆沙論九十六卷八頁云:於正持策身...

阿波末利迦

梵語 apā-mārga 之音譯。又作阿婆麼羅誐、阿婆末唎。...

堙羅那

(植物)Airāvaṇa,又作伊羅缽多羅,伊羅缽那,伊羅...

妄語戒

(術語)五戒十戒中有妄語戒。禁製一切之妄語。又具足...

三摩地增減

【三摩地增減】 p0199 顯揚十九卷十一頁云:問:云何為...

中道觀

觀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觀法,為天台三觀之一。...

物忌

指祭祀佛神前所做之預備行為,如潔淨身心、謹慎飲食、...

沙摩帝

(流派)Sammatīya,小乘十八部之一,譯曰正量部。見...

淨戒

(一)指清淨之戒行。法華經序品(大九·四下):「精進...

素絹

又作粗絹、疏絹。法衣之一。以生絹所制,禁用精好之織...

李公麟

(1049~1134)宋代安徽舒州人。字伯時,號龍眠居士。...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諸位菩薩慈悲,諸位道友慈悲。凡是發心的到了這個法會...

見佛生歡喜得生天

過去南印度有一個習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須早起,將...

印光大師的受戒師父印海律師

光緒八年(1882)農曆十月,陝西興安府(今安康市)雙...

誦《金剛經》十萬遍往生淨土

明浚。俗姓孫,齊人(今山東一帶)。平日以誦《金剛經...

就這個迴向心,這功德就大了

我們要想求福德的話我們多分是求解脫的,但是我們也求...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難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時代。知苦識苦,...

年輕人如何權衡好念佛與學業、工作的關係

問: 作為一個年輕的佛弟子,如何權衡好念佛、學業、...

【推薦】家裡有這種情況,趕快給他念經做好事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