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教量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āgama,或 āgamapramāna。又作正教量、佛言量、至教量(梵 āpta-āgama,意指自可信仰者之處所受的傳統之教)、聲量(梵 ?abda,又作聖言量)。意指以本派所尊奉之聖書或聖人之教導作為正確知識之來源、標準。佛教一般使用 āgama 一詞,吠陀婆羅門諸哲學派則使用 ?abda 一詞,均為可信任者之教示(梵  āpta-nirde?a)之意;所謂可信任者,於佛教指佛、菩薩與諸賢聖,於婆羅門哲學則指說吠陀之神仙,或吠陀中所說之「法的現證者」。

印度哲學諸派之中,除順世外道、勝論派、佛教論理學派外,皆主張聖教量為獨立之量。蓋於佛教中,古因明在現、比二量外,承認聖教量給予現、比二量確實性之保證。瑜伽師地論卷十五並謂,一切智所說之言教稱為聖教量,聖教量之條件有三,即:(一)不違聖言,(二)能治雜染,(三)不違法相。然陳那以後之新因明佛教論理學派則否定聖教量之獨立性,僅立「現量」與「比量」為正確知識之來源或標準。陳那之集量論中主張,所謂聖教量,係從可信任者之聲音比知而得,故其所信任者為比量,聽聞其聲音則為現量。故知陳那所謂聖教量與現、比二量之關係恰與古因明之主張相反,認為聖教之聖教性由於現量、比量而得保證;亦可說,所謂聖教量,必包含於現量、比量之中,而無別立之聖教量可言。[阿毗達磨集論卷七、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六、集量論觀離品、因明正理門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大乘義章卷十、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S.C. Vidyabhūsana: History of Indian Logic,1921; H.N. Randle:Indian Logic in the Early School,1930、佛教論理學(宇井伯壽)] p5582

上篇:聖教序 下篇:聖教會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善宿男

(術語)受持八戒之優婆塞也。新雲近住男。又名長養男...

散亂

【散亂】 p1171 集論一卷九頁云:何等散亂?謂貪瞋癡分...

玉琳國師

(人名)三十二祖傳曰:通琇號玉林,毗陵楊氏子,順治...

最勝義

【最勝義】 p1154 辯中邊論上卷十六頁云:第二地中所證...

權智實智之一心三觀

(術語)如來所證之一心三觀,為實智之一心三觀,如來...

清辨

梵名 Bhāvaviveka,或 Bhavya。音譯婆毗吠伽、婆毗薛...

滅等至

【滅等至】 p1213 大毗婆沙論一百五十二卷九頁云:云何...

能行者

指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慧能初在五祖之下為行者,故稱之...

佛陀

【佛陀】 p0654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頁云:言佛陀者:...

濕生

【濕生】 四生之一。如蚊蟲、蠓蚋,依濕氣而生者。...

仰覺

(術語)仰望正覺也。二教論上曰:仰覺薩埵。...

缽位

(雜語)禪林之語。僧堂大眾粥齋之坐位曰缽位。見象器...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菩薩授記品第一...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最珍貴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醫的路上,曾經遇到一位患者菩薩,他雖然是一位...

倓虛法師講述觀​音菩薩顯靈的故事

說起感應來,我還親眼看到幾件觀音菩薩顯靈的事,這裡...

「潛伏」在我們生命中的菩薩和大善知識

印光法師告訴我們: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

大安法師:十大因緣興起淨土法門

原文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 先明總者:謂如來唯為一...

宏海法師:淨土或問

第一講 好,各位正法學堂的同修,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

怎樣持名念佛

方便門中,凡是佛所說的法門,統統是方便法門,而最容...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淨土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願。 不疑之謂信,苟有疑...

有這樣一個女人

不管是上班,是打工,還是在外奔波,或者只是出去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