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戒本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一)指梵網經卷下偈頌以後所說之戒文。又稱菩薩戒經。後秦鳩摩羅什(344~413)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羅什所譯之梵網經,全名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據僧肇之梵網經序載,梵網經梵本有一一二卷六十一品,菩薩戒本即其第十品,羅什譯為兩卷,後人則將卷下十重、四十八輕戒之戒文別錄為一卷,以便誦持。其內容,自「我今盧舍那」至「第一清淨者」為本戒本之序分;而自「佛告諸佛子」至「現在諸菩薩今誦」為正宗分,戒文包括殺、盜、淫、妄語、酤酒、謗三寶等之十重戒,及不敬師友、食用五辛等之四十八輕戒;其下則為勸說流通功德之流通分。於天台宗中,此戒本乃其大乘圓戒所依準之戒本。註疏有智顗所講述而由弟子章安(灌頂)筆錄之菩薩戒義疏二卷、法藏之菩薩戒疏五卷(或六卷)、義寂之菩薩戒疏三卷等。[出三藏記集卷二、佛祖統紀卷二十五、天台戒疏卷上]

(二)全一卷。北涼曇無讖(385~433)譯。又稱菩薩戒本經、地持戒本。乃自曇無讖所譯菩薩地持經卷四之方便處戒品別錄出四波羅夷、四十一輕戒之戒文而成者。系慈氏菩薩所說而為大乘菩薩所持之戒本。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其內容,卷首記載歸敬偈,其次即依布薩說戒之儀則列舉各項輕重之戒文,最末為勸說誦持之文。依明代智旭之菩薩戒本箋要之命名,其四波羅夷為:(一)自讚毀他,(二)慳惜財法,(三)瞋不受悔,(四)謗亂正法。另於四十一輕戒中,第二十六戒為「不習學佛」,此戒條又有分為「學諸外道」與「愛樂邪法」者,而總計為四十二輕戒。本戒本之同本異譯有:(一)玄奘之瑜伽戒本,列舉出四十三輕戒。(二)劉宋求那跋摩之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亦列舉四十一輕戒,然開合略有不同。內容包括歸敬偈、戒文,並闡明持戒之五事功德,勸人遠離身口之諸惡、邪命、嚴事、放逸等,且舉出懺悔、受繩、受錫杖等作法。(三)同為求那跋摩所譯之菩薩善戒經一卷本,共列舉八項波羅夷,而總計有五十條戒文。註釋書有智旭之菩薩戒本箋要一卷。[大唐內典錄卷三、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教錄卷四、卷十二、卷十四]

(三)全一卷。唐玄奘譯。書成於貞觀二十三年(649)。乃由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卷四十及四十一)抄出大乘菩薩戒律儀而成。為彌勒菩薩所說,世稱瑜伽戒本。又稱瑜伽菩薩戒本、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經。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此本所說之輕戒,相當於梵網經之四十八輕戒,係地持戒本之同本異譯。其內容與地持戒本大同小異,然無歸敬偈,共舉出四十三輕戒,即將第二十六戒「不習學佛」分為二戒,另於第八戒下,別加「利益犯戒生功德」一戒,戒文之後又舉出懺悔法。此外,有關本戒本之戒數,一般多依據瑜伽論記卷十下之說,計為四十三輕戒,若依據其他律疏,則因開合不同,而有四十二戒(即所謂四重四十二輕)、四十四戒、四十五戒等異說。註疏有元曉之菩薩戒本持犯要記一卷、睿尊之應理宗戒圖釋文鈔二卷等。[大唐內典錄卷五、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教錄卷八、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一] p5217

上篇:菩薩戒 下篇:菩薩戒經典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諸無為法無無為相

【諸無為法無無為相】 p1358 大毗婆沙論三十九卷十三頁...

堪忍

梵語 ksama。堪耐忍受身心之壓迫痛苦之意。南本大般涅...

四種無明

【四種無明】 唯識宗立四種無明。即:一、隨眠無明,謂...

三十六獸

(名數)一時各有三獸。總為三十六獸。止觀八曰:一時...

高峰原妙禪師語錄

全一卷。又作高峰大師語錄。宋代僧原妙(1238~1295)...

尾覲難得迦明王

尾覲難得迦,梵名 Vighnāntaka,意譯為征伏障礙。為密...

頌古

(術語)舉古則為韻語,發明其意者,稱為頌古。禪林寶...

纏法

【纏法】 p1461 品類足論六卷十頁云:纏法云何?謂若法...

水塵

微塵之一種,較兔毛塵小七分。能於水中通行無礙,故稱...

增上慧法觀

【增上慧法觀】 p1316 集異門論三卷三頁云:如說世聖慧...

富單那鬼

富單那,梵名 Pūtana。為鬼神之一種。又作富多那鬼、...

如來伏火龍處

【如來伏火龍處】 p0579   西域記八卷二十六頁云:度...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楞嚴咒為何有如此強大的感應力

楞嚴咒感應力非常強大,我們讀誦學之能除一切苦。 一:...

轉彎的人生

夜晚,列車奔馳,兩節車廂的交接處,轉彎時出現了一個...

往生咒的來歷與功德利益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一般我...

五位高僧慈憫眾生的行為

日常生活中如何修習慈愛眾生呢?以下這些高僧大德慈憫...

念佛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

念佛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三法。信是什麼呢?信,從事相...

吾見散亂艷喜,愚癡特迦大事已辦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詩字,吾見右軍李杜,不出生死;用...

生活中的因果:刻薄成家,敗如山倒

我婆舅是徐州人,今年64歲了,有一子兩女。他曾經是我...

了幻法師:如何正確地看待慾望

問: 如何正確地看待慾望? 了幻法師答: 慾望,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