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語。現量相違,梵語 pratyaksa-viruddha。為因明三十三過中,宗九過之一。為所立之宗(命題)與現量之智證相違反而產生之過誤。例如立「聲非所聞」即是;蓋以吾人現量知識(感覺知識)之所得,「聲」即「所聞」之結果,故若言「聲非所聞」,即與吾人之「現量智」相矛盾。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大四四·一一四中):「現量體者,立敵親證法自相智,以相成宗,本符智境。立宗已乖正智,令智那得會真?耳為現體,彼此極成;聲為現得,本來共許,今隨何宗所立?但言聲非所聞,便違立、敵證智,故名現量相違。」
現量相違可詳分為全分、一分二類,每一類復各有四句之別。全分相違過有:違自現非他、違他現非自、違共現、俱不違。一分相違過有:違自一分現非他、違他一分現非自、俱違一分現、俱不違一分。[因明論疏明燈抄卷三末、卷四本、因明入正理論疏瑞源記卷四](參閱「因明」2276、「宗九過」3145) p4729
上篇:現量 下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