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索諾木崔摩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1142~1185)西藏名 Bsod-nams rtse-mo。為西藏佛教新派薩迦派之第二世孔迦寧保(藏 Kun-dgahsñin-po)之第二子。三歲時,禮拜文殊、大悲空智金剛、多羅等三尊,通解三秘經、勝樂根本秘經等。十六歲時,習秘密經與秘義,且得金剛大阿闍梨蓮華生(梵 Padmasambhava)之教義。其次,於法獅子(藏 Chos-kyisev-ge)處學般若與量論。十八歲,承襲薩迦寺主座之位,即薩迦派之第三世,專致於講學、論儀、著述以弘法。至二十八歲,能於一時現三身。其後,從事真言及無量之教授等說法。西元一一八五年,於說法中入滅,享年四十四。「蒙古佛教史、Deb-ther svon-po(The Blue Annals)] p4281

上篇:索話 下篇:純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所取

【所取】 p0733   瑜伽八十九卷十一頁云:問:何所取...

吞吐不得

禪林用語。又作吞吐不下。不得,即不能。乃用以形容處...

五部

1、指小乘五部,即曇無得部、薩婆多部、彌沙塞部、迦葉...

枯禪

(一)又作枯槁坐禪。謂放下一切而無為無待之絕對坐禪。...

隨所生所繫

【隨所生所繫】 此指第七末那識的系屬而言。第七末那識...

大婆羅門

(術語)婆羅門為四姓之上首,譯為淨行種。舍世染而專...

偏真圓真

指偏真之理與圓真之理。天台宗所判藏、通、別、圓四教...

無明住地

梵語 avidyāvāsabhūmi。指一切無知之根源。為五住地...

實相風

(雜語)實相之妙理,吹拂凡夫迷妄之塵垢,如世間風之...

心念

(術語)心識之思念也。無量壽經上曰:眾生心念。法華...

行自性

【行自性】 p0606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頁云:問:何等...

教相

分別判斷釋迦佛一代的教義,如天台的五時八教,法相的...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何謂十二因緣

好,阿彌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說說,...

找對自己的位置

不少孩子會被老師說成是笨小孩,家長為他們擔心,他們...

佛陀為什麼要施設種種方便法門

佛陀的說法有三個主題:第一個,先說明說法的內容;再...

報父母養育恩德,是一切眾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們中國固有文化中,是極為重視的一種德行,所...

慧律心語

◆人因怕死而祈求長生不老,怕容貌改變而濃妝艷抹,因...

具大慈心布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議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

不拔眼中釘

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釘子,所謂「眼中釘」,要不要恨...

聖嚴法師:苦與樂只是主觀的感受

行菩薩道的人,心中沒有任何度眾生的念頭,也不計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