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戒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即四種防非止惡之律儀。有數種說法:(一)指比丘之殺、盜、淫、妄等四波羅夷戒。(參閱「波羅夷」3442)

(二)據大乘義章卷十之三聚戒義、華嚴孔目章卷三業稠林章等載,即:(一)別解脫戒,又作別解脫律儀。謂身不行殺生、偷盜、邪淫,口不為妄語、綺語、惡口、兩舌,分別遠離此等諸惡,得解脫自在。(二)定共戒,又作靜慮律儀。謂修習禪定入於發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之定時,身自生戒體,不犯身、口之惡,則戒與定俱發。(三)道共戒,又作無漏律儀。謂聲聞之人入於見道、修道位證得無漏道時,自然持身、口之戒,則戒與道俱發。(四)斷戒,又作斷律儀。謂於「未至定」中之九無間道俱生定共戒、道共戒,能永斷欲纏之惡戒及其惡戒能起之惑;亦即斷除貪、瞋、癡等煩惱而成道果。[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九、俱舍論卷十四、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表無表色章]

(三)據雜阿毗曇心論卷八、俱舍論卷十八等載,即:(一)希望戒,謂希望生於天及其餘之善處而持戒。(二)恐怖戒,謂畏於自責、他責,懼於受罰、惡趣、不活、惡名而持戒。(三)順覺支戒,謂隨順七覺支(七菩提分),而莊嚴其心堅持禁戒。(四)清淨戒,謂無漏戒能離煩惱之垢。上述前三戒為不清淨有漏戒,後一戒為清淨無漏戒。

(四)指十善戒中之前四戒,即:不殺群生、不盜、不愛他人婦女、不妄言兩舌。與四波羅夷戒相當。此說出自六方禮經。 p1697

上篇:四忍 下篇:四求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食不調性

謂以不食。或食過量。或食匪宜。而生苦受。總名食不調...

達梨舍那

(術語)梵語。又作達利瑟致。華言見。見有五種:一身...

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一切無別

【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一切無別】 p1100 瑜伽八十卷...

回禮

(雜語)禪院之語。答他之禮也。見象器箋十。...

等心不相應行法

如是等心不相應行法,唯依分位差別而建立故,當知皆是...

顯色貪

(術語)四種貪之一。見顯色而起之貪慾也。例如見女人...

食三德

據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一載,諸優婆塞奉佛供僧之食,具有...

悟禪

參悟禪理,稱為悟禪。禪理之參悟,或修習實際之坐禪工...

閼伽

華譯為水,佛經特指供佛之水,亦即加入香花的水。...

般若斫羯囉軌

(經名)摩訶吠室囉末那也提婆喝囉闍陀羅尼儀軌之別名...

那迦羅

(人名)或云那伽波羅。此翻龍護,亦云象護。此比丘,...

阿私陀

(一)梵名 Asita。又作阿私多、阿私哆、阿私吒、阿斯陀...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

三大計劃解決婆媳矛盾

我們的先輩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所提倡的設身處地,以己度...

財神之王藥師佛

一、前言 一般介紹藥師法門時,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修持藥...

淨土法門特點是不經過中陰身的,往生在即時

那麼在信願執持名號當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們就...

斌宗法師《色身生活與法身生活》

前言 所謂色身:乃是佛教一種述語,在一般人叫做身體...

倓虛大師記憶中的弘一律師

記得弘老來時,是在舊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氣尤其...

論人當取其長,做事先審其害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玄琬和尚的故事

貞觀年間的某一天,在長安城的皇宮內,正要舉行一個盛...

菩薩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薩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稱菩薩,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