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如實智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catvāri yathā-bhūta-parijñānāni。為「四尋思觀」之對稱。指唯識宗於其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別等四尋思觀所引發之四種正智。又作四知、四如實知、四如實遍智。即:(一)名尋思所引如實智(梵 nāmai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隨名求如實智、緣名如實知。謂菩薩如實了知諸法之名言,乃隨世間施設,此係為令世間起想、起見、起言說之故;若不立此假名,則無有想,亦無有能起之執,若無有執,則無言說。能如是如實了知之智,稱為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二)事尋思所引如實智(梵 vastv-e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隨事求如實智、緣物如實知。即謂諸菩薩觀見一切色等想事,乃離言說,寂滅不可得者。能如是了知之智,稱為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梵 svabhāva-prajñapty-e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隨自性施設求如實智、緣自性如實知。謂諸菩薩如實通達諸法之自性為假非實,其性不可得,如影像水月,乃相似顯現而非彼體。能如實了知最甚深義所行境界之智,稱為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梵 vi?esa-prajñapty-esanā-gata-yathā-bhūta-parijñāna),又作隨差別施設求如實智、緣差別如實知。指能引發差別假立尋思作用之如實智;即如實了知諸法差別之可言說性、離言說性。由勝義諦而言,無色等之諸法差別;由世俗諦而言,則有色等之諸法差別。故知真、俗乃相依不二者。能如是如實了知此真俗相依不二之義,稱為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

此四如實智,係菩薩由四尋思觀所推求而生印可決定之智,故攝有漏智,悟入依他起性。相當於四善根位中之忍、世第一法兩位,乃由印順定、無間定所發之禪定而來。依成唯識論卷九載,於忍位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次於世第一法位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持能所二取空。尚帶有能所等相,現前安立少物,以觀心有所得,非實安住真唯識理。[菩薩地持經卷二、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顯揚聖教論卷六、成唯識論卷九、百法問答鈔卷六、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中](參閱「四尋思」1768) p1686

上篇:四向四果 下篇:四安樂行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變與壞差別

【變與壞差別】 p1465 大毗婆沙論九十七卷十二頁云:問...

人死舍報相

人既有死,死相如何?茲述人死舍報之相。人死時身心昏...

未得為得

【未得為得】 p0489 瑜伽八十六卷四頁云:最初能得先所...

莊嚴

梵語 vyūha,巴利語 byūha, vyūha;或梵語 alajkā...

五轉色

(術語)菩提黃,是金剛性也。修行赤,赤是火之義也。...

常瞿利童女

(天部)除蟲毒之尊也。常瞿利翻雲大體,或作常瞿利毒...

行事鈔持犯方軌篇第十五

亦名:持犯方軌篇 子題:持犯方軌、深達持犯方軌則一切...

隨眠

(術語)於小乘有部之宗義,為煩惱之異名。於大乘唯識...

無瞋

梵語 apratigha。又作不瞋、不瞋恚。為「瞋」之對稱。...

友情

指慈悲之慈。相當於佛教用語「彌勒」(梵 maitrī)一...

四樹

(譬喻)聲聞,緣覺,菩薩,佛之四乘也。取法華之三草...

法雲

(雜語)喻佛法之涵蓋一切也。華嚴經曰:不壞法雲,遍...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體功德

得波羅蜜者,諸菩薩眾,有恆沙劫中,修六度萬行,未能...

追求名利的心永遠都沒有盡頭

許多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老鼠意外地掉進一個半...

12條小故事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

佛像一定要請法師開光嗎

問: 請法師開示一下,如果買了佛像,是否一定要請法師...

昌臻法師《地藏經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內容》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同修: 今天下午想講的問題是《地...

把福報留在法界將來好修行

要修行,不要求世俗樣樣都要。很多人念經,做功德很多...

生老病死時如何放下心身

問: 生老病死有很多痛苦,我們應如何放下心身。 答:...

發明家的際遇

在這世間,由於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自然觀念上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