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pañca-avayava-vākya。乃古因明之用語。又作五分作法。即由宗(梵 pratijñā)、因( 梵 hetu)、喻(梵 udāharana)、合(梵 upanaya)、結(梵 nigamana)五支組成之推理論式。彌勒、無著、世親等古因明師所立各家論式並無一定,彌勒之瑜伽師地論與無著之顯揚聖教論皆謂,議論時,能成立之法有八,即:立宗、辯因、引喻、同類、異類、現量、比量、正教量等八種,其中前五項即一般所謂五支作法之論式,亦即其後之世親於如實論中所論之五分,其論證方法玆舉例如下:(一)立宗(相當於今之命題),如謂此山正燃著火。(二)辯因(立此命題之理由),由於它有煙。(三)引喻(說明之例證),分成同喻、異喻兩種:同喻,凡有煙必有火,如廚房;異喻,凡無火必無煙,如湖。(四)合(命題肯定後之應用),此山也是如此。(五)結(結論之陳述,即宗之重述),故謂此山正燃著火。
以上之五支作法,除佛教各大論師以外,印度六派哲學中之尼耶也(梵 Nyāya)學派之喬達摩(梵 Gotama)亦曾立同一之論式。又五支作法由二對像在某方面之屬性相同,而得彼等於其他方面之屬性亦相同之結論,是屬類比法,其結論乃為或然者。筏蹉衍那所作「正理經註」對五支作法有重要發展,在同喻與異喻中各加一全稱命題,使喻支近似於三段論法之大前題。經其改造之五支作法,由類比法升為演繹推理,其結論具有邏輯必然性。「正理經註」中之五支作法原例如下:(一)宗,聲音是無常的。(二)因,因為是造出來的。(三)同喻,凡是所造出來者,皆是無常的,如盆、碟等。異喻,凡不是所造出來者,皆是常住的,如神我等。(四)合,聲言也是如此,是造出來的(同喻之合);聲音不像神我,不屬於不是造出來的(異喻之合)。(五)結,故聲音是無常的。
筏蹉衍那之五支作法僅有三個名詞(例證除外),若去除合、結,則宗、因、喻三支約與三段論法之結論、小前提、大前提相當;若去除宗、因,則喻、合、結三支與三段論法約略相同。然其於異喻中使用之全稱判斷,邏輯上未稱嚴密。及至六世紀之因明大論師陳那(梵 Dignāga)於集量論中提出「立宗、辯因、引喻」等三支作法,遂與此五支作法之論證有新、舊因明之分。[瑜伽師地論卷十五、顯揚聖教論卷十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六、如實論墮負處品第三、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本、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五、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一(文軌)、S.C. Vidvabhūsana:History of Indian Logic, Calcutta, 1921; H.N. Randle:Indian Logicin the Early Schools, Oxford, 1930、印度哲學研究第五、佛教論理學(宇井伯壽)](參閱「三支作法」534、「因明」2276) p1069
上篇:五手 下篇:五支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