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人八念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中阿含卷十八「八念經」載,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諸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無慾,非有欲得,乃至道從智慧,非愚癡得。於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現其前,為說大人八念。即:(一)道從無慾,非有欲得。又作少欲覺、無慾覺。謂比丘修道,當於一切塵境不生希欲之心,雖自得無慾,而不令他知,所以得道。(二)道從知足,非無厭得。又作知足覺。謂比丘修道,衣但覆形,食但支命,一切所需悉當知足。(三)道從遠離,非聚會得。又作樂寂靜覺、隱處覺、遠離覺。謂比丘修道,於世間諸法及己身心俱當遠離。(四)道從精勤,非懈怠得。又作不疲倦覺、精進覺。謂比丘修道,當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恆自起意,專一堅固,不舍方便。(五)道從正念,非邪念得。又作正念覺、正憶覺、不忘念覺、守正念覺、制心覺。謂比丘修道,當觀察身心內外諸法悉皆空寂,無有邪念。(六)道從定意,非亂意得。又作定意覺、定心覺、正定覺。謂比丘修道,當遠離諸惡,凝心禪定,無有散亂。(七)道從智慧,非愚癡得。又作智慧覺、正慧覺。謂比丘修道,當觀察世間興衰之法,而得智慧明達,悉除惑業,盡生死苦。(八)道從不戲樂,非戲行得。又作無戲論覺、不戲論覺。謂比丘修道,當常寂靜,遠離嬉戲之樂、遊觀之行,安住無為之理,正意而解。

此大人八念與八大人覺經所說覺悟世間無常等八覺,名稍異而意義略同,第一覺無常即今之第六,第二覺多欲苦即今之第一,第三覺知厭足即今之第二,第四覺知懈怠即今之第四,第五覺知愚癡即今之第七,第六覺知貧苦即今之第五,第七覺知五欲過即今之第三,第八覺生死熾然即今之第八。[阿那律八念經、遺教經論記卷中、八大人覺經略解](參閱「八大人覺」270) p750

上篇:大佛 下篇:大力住地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常說熾然說無間歇

唐代僧南陽慧忠回答一僧所問之語。意謂盡十方界之一切...

可中

禪林用語。意指假若、恰好,或謂縱使、縱然、猶若等。...

維祇難

梵名 Vighna。三國吳僧。天竺人。生卒年不詳。家世奉拜...

伺者,或依思或依慧伺察意言令心細為體,依思依慧者,...

(物名)又曰銅鈸,銅鈸子,銅盤等。原為西戎南蠻之樂...

大陽家風

禪宗公案名。為大陽警玄與僧之問答語句。大陽,指宋代...

六因

【六因】 p0293 謂相應因乃至能作因。如大毗婆沙論十六...

佛眼尊

(菩薩)佛眼部母,又佛眼佛母之略名。...

十忍

十種的忍,忍是心住於真理而不動搖的意思。 一、音聲忍...

五百生怨

(雜語)法苑珠林三十五曰:畜生中云何知有宿命?答如...

崇敬

(雜語)崇敬賢聖也。大方便報恩經七曰:若說者尊重於...

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義: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靈環保

除了少數的人,恐怕連環保這個名詞與觀念,都還沒有建...

乖,聽話

在一個念佛堂講課,一個居士向師父訴苦:丈夫生意忙,...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

佛教持戒的目標,並不是求死後升天,或是求來世的享受...

八字既亡,則生為衣冠禽獸,死墮三途惡道

恥,德之基也。恥是恥的俗字,這是一個會意字,左邊一...

度眾生苦,一切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過去業報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緣起性空

彌蘭陀王非常尊敬有過禪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從禪修...

福慧二輪,不可暫廢

法身之性,本無差別,佛異眾生,修德有功而已。修德亦...

除滅瞋恚得無憂

昔日佛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