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句義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一)為佛教僧團建立之十種基本精神。據四分律卷一、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一、十誦律卷一等載,十句義即:(一)攝取於僧,(二)令僧歡喜,(三)令僧安樂,(四)未信者信,(五)已信增長,(六)難調者調,(七)慚愧者安,(八)斷現有漏,(九)斷當來有漏,(十)令正法久住。(參閱「佛教教制」2683)(二)梵語 da?a padārthāh。句義,即指依語言所詮表之內容、意義及其對像。乃印度勝論學派(梵 Vai?esika)之主張,由慧月(梵 Maticandra)所倡導,謂一切諸法之實體、屬性及其生成、壞滅之原理,可用十個範疇加以顯示,即分為:實、德、業、同、異、和合、有能、無能、俱分、無說等十要素,而一切萬有之生成、壞滅,即依此等要素之集合、離散而成。按勝論學派之祖優樓佉(梵 Ulūka)立實乃至和合之六句義(六諦)說,即一般所採用之六句義說,後加無說句義,為七句義說,最後復由慧月成立十句義說。即:

(一)實(梵 dravya)句義,為法之實體,亦為以下九者所依之體,計有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等九種。即形成萬有之要素分為九類,前五者為物質之要素,時、方為成立時間、空間之要素,我、意二者指心理之要素。有色、味、香、觸者為地;有色、觸、味及液潤者為水;有色、觸者為火;唯有觸者為風;唯有聲者為空;令起彼此、俱不俱、遲速等語及概念之因,即為時;令起東、西、南、北等語及概念之因,即為方;覺、樂、苦等和合之因緣,而亦能起智之相,即為我;覺、樂、苦等不和合之因緣,而亦能起智之相,即為意。

(二)德(梵 guna)句義,指實句義之屬性功能。即事物之性質、狀態、數量等義,計有二十四種。即色、味、香、觸、數、量、別體、合、離、彼體、此體、覺、樂、苦、欲、瞋、勤勇、重體、液體、潤、行、法、非法與聲等(古說無重體以下之七性)。

(三)業(梵 karma)句義,指實體之動作,計有取業、舍業、屈業、伸業與行業五種,以此五種包括一切運動。

(四)同(梵 sāmānya)句義,即有性,故又作有句義。為事物相互類同原因之原理。系知實、德、業三者同為有,為詮智之因。

(五)異(梵 vi?esa)句義,賦與萬有一切特殊性、個別性,使其產生差異原因之原理,故產生九種實句義相互間之差異。於六句義說,此一異句義尚包含有能、無能與俱分三句義。

(六)和合(梵 samavāya)句義,結合以上五個獨立原理,即指系屬使有共同關係之原理。

(七)有能(梵 ?akti)句義,與實、德、業三句義和合,決定共同或個別造自果的必須之因。

(八)無能(梵 a?akti)句義,與實、德、業三句義和合,決定三者不造自果以外之其他餘果必須之因。

(九)俱分(梵 sādr?ya)句義,一法體具亦同亦異兩用之因,即諸法同異之關係,除同、異句義之極端外,其他一切關係均包攝於此句義。

(十)無說(梵 abhāva)句義,對以上九種存在之原理,指成為非存在之原理。以實、德、業等為例,若因緣未和合,則有未生之「未生無」;因緣力盡則滅之「已滅無」;有一方則無他方之「更互無」;有性與實、德、業不和合故無之「不會無」;以無因故,過、現、未不生之「畢竟無」等五種無。

前九句有關有性,第十句就非有立句義,以總括萬有之生存壞滅。又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廣以諸門分別十句義。[勝宗十句義論](參閱「五種無」1186) p409

上篇:十功德論 下篇:十四生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渴法

(雜語)渴於正法也。大集經二十一曰:釋迦牟尼佛,告...

華頂要略

凡二○○卷,一七○冊。日本藤原為善,藤原為純編於享...

羅剎女

(異類)食人之鬼女也。羅剎為惡鬼之總名,男曰羅剎娑...

菩薩十施

華嚴經卷二十一「十無盡藏品」舉出,菩薩以慈悲心而行...

十玄門

(術語)又曰十玄緣起。華嚴宗所立。示四種法界中事事...

本際

(一)指根本究竟之邊際。即絕對平等之理體,多指涅槃而...

六十二見 其四

六十二見者,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盡入六十...

令韜

(666~760)唐代禪僧。江西人,俗姓張。又號行滔。從...

波羅提木叉禪無漏三戒

資持記·釋釋相篇:「初別脫對境彰名,定、道從心為目...

七聚義

子題:七聚通本因、五篇唯果罪 戒本疏·七聚重輕:「今...

夏金剛

(菩薩)理趣會曼荼羅,內供養之四菩薩,出於外供養。...

欲界無學

【欲界無學】 p0986 顯揚三卷十五頁云:欲界無學、謂生...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生氣是對自己施酷刑

這世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從來沒生過氣的人,卻能很容...

歷代高僧大德的惜福節儉

惜福節儉是歷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優良品格,也是我們增...

成佛之前

一日,阿難尊者對佛陀說:世尊,您出生於帝王之家,擁...

相信六道輪迴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觀念呢

六道輪迴確實是我們業力凡夫的真實的生命現象,但我們...

寶蓋覆舍利,功德不思議

有一段時間,佛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住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

聖嚴法師:遠離兩面人

所謂的兩面人,就是在別人面前是一種樣子,在背後又是...

在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

原文: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

念佛好,還是念觀音好

昨接來書,不勝慨嘆。既知其病,又知其藥,不肯即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