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十六行相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梵語 soda?ākārāh。又作十六行、十六行觀、十六行相觀、十六聖行、十六諦、四諦十六行相。行相,相狀之意。觀四諦時,各有四種差別,於其時所產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種。據俱舍論卷二十六所載,苦聖諦有四相(苦諦四相):(一)非常(梵 anitya),待緣而成故。(二)苦(梵 duhkha),逼迫性故。(三)空(梵 ?ūnya),違我所見故。(四)非我(梵 anātman),違我見故。集聖諦亦有四相(集諦四相):(一)因(梵 hetu),其理如種子。(二)集(梵 samudaya),同於顯現之理。(三)生(梵 prabhava),能令續起。(四)緣(梵 pratyaya),能令成辦;譬如泥團、輪、繩與水等眾緣,和合而成一瓶。滅聖諦亦有四相(滅諦四相):(一)滅(梵 nirodha),諸蘊盡故。(二)靜(梵 ?ānta),三火息故。(三)妙(梵 pranīta),眾患無故。(四)離(梵 nihsarana),脫眾災故。道聖諦亦有四相(道諦四相):(一)道(梵 mārga),通行義故。(二)如(梵 nyāya),契正理故。(三)行(梵 pratipad),正趣向故。(四)出(梵 nairyānika),能永超故。十六行相名雖十六,實事唯七。謂緣苦諦者,名實俱四;緣餘三諦者,名四實一。說十六行相之目的,為治常、樂、我所、我見等見,故修非常、苦、空、非我等行相;為治無因、一因、變因、知先因等見,故修因、集、生、緣等行相;為治解脫是無之見,故修滅行相;為治解脫是苦之見,故修靜行相;為治靜慮及等至之樂為妙之見,故修妙行相;為治解脫是數數退墮而非永恆之見,故修離行相;為治無道、邪道、餘道、退道之見,故修道、如、行、出等行相。[坐禪三昧經卷下、正法念處經卷三十四、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九] p387

上篇:十六生 下篇:十六使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第四佛略教偈

亦名:拘樓孫如來略戒經 子題:譬如蜂采華、不壞色與香...

般若燈論

凡十五卷。又稱般若燈論釋、般若燈。清辨(梵 Bhavya)...

行善不善業者死時受愛非愛果之前相

【行善不善業者死時受愛非愛果之前相】 p0610   瑜伽...

梵富樓

(界名)Brahmapurohita,色界初禪第二天之名。即梵輔...

子滿果

(植物)或云石榴。然金剛智譯之準提陀羅尼經曰:第五...

欲鉤

即菩薩為救度眾生,以欲牽引之;比喻欲為鉤,故稱欲鉤...

廣印

(1566~1636)明代臨濟宗僧。槜李嘉善(浙江嘉興縣)...

斷善闡提

即指不信因果而起邪見、斷絕一切善根之顛倒眾生。闡提...

引駕大師

(人名)唐朝四大師之一。引迎天子車駕之役。太宗貞觀...

支提寺

位於福建寧德之支提山西面。吳越王錢俶建於北宋開寶四...

忿怒明王

(術語)忿怒尊即明王也,如不動尊現奮怒之形相,教令...

現前

梵語 pratyaksa。即顯現於眼前或於目前存在之意。又稱...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藕益大師《十大礙行》語譯

我是修學淨土宗的初學者。淨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母親的一切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在中國大多數家庭由母親承當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的模式...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所成

菩薩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勢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

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

有個年輕人,近來很煩,常躲在酒吧裡喝悶酒。一位調酒...

目犍連-神通第一

佛陀最初的侍從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寶殿的中央,蓮...

趙尊仁的往生故事

趙尊仁。法名培庚,江蘇如皋縣人。年三十餘歲,從事商...

淨土宗的圓融頓悟及其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自後漢至魏晉南北朝,有關淨土的經典翻...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