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說戒前僧同犯識疑白懺法

【南山律學詞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亦名:識疑同犯白懺後說戒法

子題:二種智人、白懺、初二兩果故心犯性、三果故心犯遮、四果誤心犯遮

含注戒本·戒經序:「佛言,謂所犯事未懺悔也。有二種智人,有罪能見,見罪能如法懺悔。若欲悔者,當詣清淨比丘,說犯名字。如法除已,方得聞戒。乃至於罪有疑,亦如是說。若僧並犯,無人可懺,不問識疑,白懺後說。」(含注戒本卷上·三·九)

戒本疏·釋戒經序:「(一、釋未懺)注中犯事未悔者,釋成有罪相也。但以無始無明,想倒為本;動念緣境,何得蕭然?唯有智人,能見能懺;自餘惑重,何由開悟?故律文雲,無學果人不故犯戒;三果同凡,未免緣縛。可不思哉!(二、釋悔法)注列智人以成行悔之法。詣清淨者,用顯托境明心。說犯名字,識相不虛也。如法除者,明依教起悔,非氾濫也。(三、釋開白)識疑同犯開白懺者,罪據覆藏,對眾陳情,白告悔斷,同大懺也。」

行宗記釋云:「釋注中,初科,前牒示。但下,推釋,初敘犯多。上二句示惑,下二句明業。蕭然謂清靜無系之貌。唯下,明懺少。故下,引聖誡凡。初二兩果故心犯性。須斯二尼怨逼受樂。三果故心犯遮四果誤心犯遮。次悔法中,初通示。詣下,牒釋。托境,即所對人。明心者,決所犯罪。開白中,初科,罪據覆藏者,由覆成過,露則無故。同大懺者,不異上篇眾法悔故。白文如羯磨;識罪白已即淨,疑罪後決重懺;又偷蘭已下諸篇皆滅,不開上二。」(戒疏記卷三·二○·一七)

上篇:說戒前僧同犯疑罪發露白法 下篇:說戒前僧同犯識罪懺白法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山律學詞典

曹山

(一)位於江西宜黃縣北約二十公里處。舊稱吉水、荷玉山...

說戒如兵戰喻戒緣

亦名:說戒如合戰喻戒緣 子題:如兩陣共戰、勇怯有進退...

彌勒來時經

全一卷。彌勒六部經之一。譯於東晉。譯者不詳。收於大...

五種偽毗奈耶

【五種偽毗奈耶】 p0273 瑜伽六十九卷六頁云:復有五種...

擬人神

乃依人類形象與本性而假想之擬人化之神。此於古代希臘...

剌闍

(術語)又作囉惹Pajas,譯曰塵。數論所立自性三德之第...

入觀

(術語)觀者觀照之義。吾人靜止散亂粗動之心,則諸法...

禪那

華譯為禪定、靜慮、思惟修等,即住心一境以靜息念慮和...

無漏

【無漏】 p1044 瑜伽八十九卷六頁云:諸色無色二界所繫...

經堂

保存大藏經之殿堂,即經藏。乃收藏經典之府庫。(參閱...

諸見法界

系天台宗修習止觀所立十法界之一。如維摩詰經所說,以...

五部尊法

(名數)又曰五種壇法。言五種之修法也:一息災法,二...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

印祖關於慚愧的開示

印祖關於慚愧的開示《涅槃經》云:佛言:有二白法,能...

碰到這些人,應當在財施中加上法施

當你布施的時候,如果碰到這些人(盲聾瘖啞)了,你要...

不能改變今生,但你可以改變念頭

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無盡,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

魚籃觀音的故事

《舊唐書》上面記載,在唐朝末年,陝西有個金沙河。河...

患難中應持聖號,自然有不思議的轉移

原文: 接手書,不勝傷時之感,十餘年來,天災人禍,相...

集體皈依的仙人

中印度有一個宗教首領名叫彌遮迦的,得五種神通,領導...

活在當下

從前,寺院裡住著一老一少兩個僧人。老僧才學廣博,聲...

皈依三寶讓我們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佛,他完全覺悟了,他能覺悟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