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識蘊異相差別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識蘊異相差別】 p1436

瑜伽五十四卷四頁云:云何異相差別?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等。如經廣說。乃至不解脫心,極解脫心。是名一門異相差別。復有約界異相差別。謂欲界有四心。善心、不善心,有覆無記心,無覆無記心。色界有三心。除不善。無色界有三心。亦除不善。無漏有二心。有學,及無學。又欲界善心有二種。謂加行、及生得。無覆無記心有四種。異熟生心,威儀路心,工巧處心,及變化心。此唯是生得。謂天龍藥叉等。然無修果心。於色界中,無工巧處心。無色界、亦爾。當知善心、如下,上亦爾。一切處有。又有約種異相差別。謂欲界有五心。一、見苦所斷心,二、見集所斷心,三、見滅所斷心,四、見道所斷心,五、修道所斷心。如欲界有五心。如是色無色界,各有五心。幷無漏心,總為十六。初異相心差別義,我當分別。一切有情,略有三品。一、未發趣定品;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三、已得定品。此復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於初品中,或時起染污心。由貪等纏,繞彼心故。或時起善無記心。由貪等纏,暫遠離故。第二品中,或時令心,於內靜息。或時失念,於五妙欲,其心馳散。或時極靜息故;便為惛沉睡眠、纏覆其心。或時為斷彼故,於淨妙境,安處其心。或時於彼不正安處,心便掉舉。若正安處,便不掉舉。由沉掉蓋,未斷滅故;於彼二品,俱不寂靜。由斷滅故,心得寂靜。若由如理作意,已得根本靜慮;名定心若未得者,名不定心。道究竟故,名善修心。斷究竟故,名極解脫心。與此相違,名不善修心、及不解脫心。從定心已來,當知是第三品。是名識蘊異相差別。

上篇:離間語有三種 下篇:識舍所依上下分別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本體

一般西洋哲學將本體解釋為:其自身真正存在而與「現象...

如癰

【如癰】 p0575   瑜伽八十六卷四頁云:如癰者:謂如...

不害心所

【不害心所】 不害,指不殺、傷一切生物。乃印度宗教、...

諸有情類隨業而行

【諸有情類隨業而行】 p1359 瑜伽九十二卷十八頁云:復...

堅牢地天

(天名)堅牢地神也。印度神又名天。嘉祥金光明疏曰:...

太粗生

(雜語)太者甚也,粗者暴也,生者指人。言甚粗暴之人...

塌薩阿勞

(雜語)塌薩為不蠲之義,關於其事也。阿勞之阿,為發...

梵語 koti。為計數之單位。我國古代「億」之數有大小二...

文字法師

禪林中,對專習教相而不修禪行者之蔑稱。又禪門修行之...

念不退

(術語)三不退之一。謂菩薩既斷根本無明,一分中道之...

壞見

(術語)如提婆雖犯五逆,然有天王如來之別記。是為壞...

二廛

(名數)玄應音義曰:廛值連反,梵言阿縛遮羅,此雲市...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

無盡的財富來自哪裡

經上說,大千世界七寶不足以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 福...

慧律法師:放下一切,專心念佛

想修持的人,就要先學習「放下」。 有信徒問我:「師...

放生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體現,是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體現的...

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

空有雙照,悲智雙運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業果叫作有相行...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六祖壇經》有一句話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意...

淨土一法乃諸佛普度眾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淨土一法,乃十方諸佛普度眾生之要道,九界眾...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這種境界並非功夫,而是一種可怕的幻妄相

這個用功人啊,說起來也明白,功夫到了什麼地方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