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厭】 p1274

瑜伽十一卷十二頁云:何等為厭?謂由於彼,深見過患,棄背為性。此復三種。謂無常故,苦故,變壞法故。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六頁云:厭者:謂於見道。又言厭者:由見諦故;於一切行,皆悉厭逆。

三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頁云:又於斷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為諸行修厭。

四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頁云:云何厭?謂有對治現前故;起厭逆想,令諸煩惱、不復現行。又云:謂於厭位斷界極成滿故名厭。

五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八卷十四頁云:云何厭?答:若於諸行,無學厭惡違逆;是謂厭。問:厭亦通學,及非學非無學;此中何故唯說無學耶?答:亦應說學及非學非無學,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復次此中就勝說故。謂若說勝法;則無學法勝。若說勝有情;則無學有情勝。故說無學。復次若說究竟;應知亦說初中。故不說二。復次無學法、是諸善根本;是故偏說。謂諸善法、皆依無學,得生長故。復次若有厭,無欣;有離染,無染著;有解脫,無繫縛;有智能,無無知者;此中說之。復次若有厭,不復厭;有離染,不復離染;有解脫,不復解脫者;此中說之。復次若有厭等修圓滿者;此中說之。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以無學法、多勝無過,是故偏說。大德說曰:若界趣生及老病死一切盡者;此中說之。學等不爾。是故不說。問:厭、以何為自性?為是慧?為是無貪耶?設爾;何失。若是慧者;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無瞋、無等瞋,無癡、無等癡善根;是謂依厭離染。此中無貪、無瞋、可爾;無癡云何?無癡即慧。豈慧與慧、有相應義,而說厭相應無癡善根耶?若是無貪;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此中無瞋無癡可爾。無貪云何?若厭、是無貪;云何說無貪與厭相應。自性與自性、無相應義故。見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有事能厭非能離。謂苦集忍智,不斷諸煩惱。有事能厭亦能離。謂苦集忍智、斷諸煩惱。忍智是慧、非無貪性。云何說厭、無貪為體?有作是說:厭以慧為自性。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答: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答:此文但應說無貪無瞋;不應說無癡。誦者言便,乘作此說。有餘師說:厭以無貪為自性?問:若爾;次後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依厭離染?乃至廣說。答:此文但應說無瞋無癡;不應說無貪。而說無貪者,顯示依處。謂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貪。或有依無瞋故,心解脫瞋。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癡。或有依無貪故,心解脫二。乃至或有依無癡故,心解脫三。此中顯示依無貪故,心解脫三;故說若厭相應無貪無等貪乃至廣說。非謂別有無貪善根、與厭相應。問:見蘊所說、復云何通?答:厭非忍智。與忍智相應故,立忍智名。彼依相雜,說能厭性。評曰:有別法名厭。非慧、非無貪。是心所法,與心相應。此說在後。復有所餘如是類諸心所法、與心相應。然見蘊說苦集忍智、名能厭者。由彼智忍、與厭相應,說名能厭。非厭自性。此中所說是無漏厭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暖、頂、忍、世第一法、相應,隨其所應,及現觀邊世俗智相應,隨其所應;幷餘有漏靜慮無色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如病如癰如箭等,隨其所應,無量行相相應。

六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六卷十二頁云:問:如所說厭、體性是何?為是無貪?為是慧耶?設爾;何失?若是無貪;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有事能厭、亦能離。謂苦集忍智、斷諸煩惱。雜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習厭離貪?謂無學厭相應無貪無瞋無癡。非無貪與無貪,可說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若是慧者;即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習厭離貪?謂無學厭相應無貪無瞋無癡。無癡即慧。非慧與慧、可說相應。所以如前。此中有說:厭體性是無貪。問:若爾者;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有事能厭亦能離。乃至廣說。答:彼中說厭相雜法名厭。謂無貪與忍智相應,說為忍智。問:雜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習厭離貪、乃至廣說。答:彼文應作是說:厭相應無瞋無癡善根。不應說無貪、而說者;當知是誦者隨言勢增益。有作是說:厭體是慧。問:若爾者;則雜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習厭離貪,乃至廣說。答:彼文應作是說:厭相應無貪無瞋。不應說無癡、而說者;當知是誦者、隨言勢增益。評曰:應說厭體性異。非無貪,非慧。別有心所法,名厭。與心相應。此則攝在復有所餘心所法中。此中說無漏厭。然亦有有漏厭。謂與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暖、頂、忍、世第一法、見道中現觀邊世俗智、修道等中如病如癰如箭行相、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等、廣說過四大海;今略說爾所。

七解 入阿毗達磨論上八頁云:厭、謂厭患。於流轉品,見過失已;令心厭離,隨順離染。心有此故;厭惡生死。與此相應,名厭作意。

上篇:精進五種 下篇:語行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四禪定

(名數)略雲四禪,新雲四靜慮。修此四禪定生於色界之...

不相違因

【不相違因】 唯識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諸法中,能某...

呾你也他

(雜語)Tadyathā,又作呾絰他,譯曰所謂。...

惡見

惡見者,謂惡見解也。惡見為一切惡所由生,修行之人,...

琵琶

梵語 tunava 或 vīnā。又譯作比巴、批把、鼙婆。別稱...

有根無根

即指有情與非情。根,指身根、眼根等,故凡具有身根、...

光明土

無量光明土的簡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尊稱。...

色焰

(比喻)色之無實,如陽焰,故名為焰。性靈集八曰:色...

犧牲

指祭祀天地神祇之祭品或行為。通常以各種動物或稀有珍...

陳佛子

宋代盧龍(河北)人。原名思讓。思讓累歷方鎮,向無敗...

疑城胎宮

(術語)阿彌陀佛國土之邊地有一宮殿,以七寶莊嚴,若...

打野

禪林用語。榸,枯木之根。打野榸,即叩枯木根之意。原...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二觀:普觀

【經文】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長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

在動中修行更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靜中用功好用,坐下來用,工夫就現前。...

聖嚴法師:在工作中要對事不對人

不論我們在公司擔當何種職務,都要顧及整體,而且要對...

往生時為何只見蓮花不見佛

問: 往生時,為什麼只看見蓮花,不見阿彌陀佛來也要...

身病心不病

佛陀在拔只國尸牧摩羅山鬼林的鹿園弘法時,一位名為那...

常行堪忍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有多喜樂

世人都知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可...

賣齋立斃的故事

有種情況,也是我們這現前一念心,由於我們開始修行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