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慈氏菩薩造如來像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慈氏菩薩造如來像】 p1268

西域記八卷十九頁云:菩提樹東,有精舍,高百六七十尺。下基面廣二十餘步,壘以青磚,塗以石灰,層龕皆有金像,四壁鏤作奇制,或連珠形,或天仙像。上置金銅阿摩落迦果。(亦謂寶瓶又稱寶壺)東面接為重閣,簷宇特起三層;榱柱棟樑,戶扉寮牖,金銀雕鏤以飾之,珠玉廁錯以填之。奧室邃宇,洞戶三重。外門左右、各有龕室。左則觀自在菩薩像,右則慈氏菩薩像。白銀鑄成,高十餘尺。精舍故地,無優王先建小精舍,後有婆羅門、更廣建焉。初有婆羅門、不信佛法,事大自在天。傳聞天神在雪山中;遂與其弟往求願焉。天曰:凡諸願求,有福方果。非汝所祈,非我所遂。婆羅門曰:修何福可以遂心?天曰:欲植善種,求勝福田。菩提樹者:證佛果處也。宜時速返、往菩提樹,建大精舍,穿大水池,興諸供養,所願當遂。婆羅門受天命,發大信心,相率而返。兄建精舍,弟鑿水池。於是廣修供養,勤求心願;後皆果遂,為王大臣。凡得祿賞,皆入檀舍。精舍既成;招募工人,欲圖如來初成佛像。曠以歲月,無人應召。久之,有婆羅門來告眾曰:我善圖寫如來妙相。眾曰:今將造像,夫何所須?曰:香泥耳。宜置精舍之中。幷以燈照我入已;堅閉其戶。六月後、乃可開門。時諸僧眾、皆如其命。尚餘四月,未滿六月。眾咸駭異,開以觀之。見精舍內、佛像儼然,結跏趺坐。右足如上,左手斂,右手垂,東面而坐,肅然如在。座高四尺二寸。廣丈二尺五寸。像高丈一尺五寸。兩膝相去、八尺八寸。兩肩六尺二寸。相好具足,慈顏若真。惟右乳上、塗瑩未周。既不見人;方驗神鑒。眾咸悲嘆,慇勤請知。有一沙門、宿心淳質,乃感夢見,往婆羅門而告曰:我是慈氏菩薩。恐工人之思、不測聖容;故我躬來圖寫佛像。垂右手者,昔如來之將證佛果,天魔來嬈,地神告至。其一先出,助佛降魔。如來告曰:汝勿優怖。吾以忍力、降彼心矣。魔王曰:誰為明證?如來乃垂手指地,言此有證。是時第二地神、踴出作證。故今像手、仿昔下垂。眾知靈鑒,莫不悲感。於是乳上未周,填廁眾寶;珠纓寶冠,奇珍交飾。設賞迦王伐菩提樹已 ;欲毀此像。既睹慈顏;心不安忍。回駕將返,命宰臣曰:宜除此佛像,置大自在天形。宰臣受旨,懼而嘆曰:毀佛像則歷劫招殃,違王命乃喪身滅族。進退若此;何所宜行。乃召信心、以為役使。遂於像前、橫壘磚壁。心慚冥暗,又置明燈。磚壁之前、畫自在天,功成報命。王聞心懼,舉身生疱,肌膚攫裂。居未久之,便喪沒矣。宰臣馳返,毀除障壁。時經多日,燈猶不滅。像今尚在,神功不虧。既處奧室,燈炬相繼。欲睹慈顏,莫由審察。必於晨朝、持大明鏡,引光內照;乃睹靈相。夫有見者、自增悲惑。如來以印度吠舍佉月後半八日成等正覺,當此三月八日也。上座部則吠舍佉月後半十五日成等正覺。當此三月十五日也。是時如來年三十矣。或曰年三十五矣。

上篇:種種界 下篇:壽退暖退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塵異

為唐代同安常察禪師所譔十首偈頌「十玄談」之一。其中...

少康

(人名)唐睦州烏龍山淨土道場之少康,俗姓周氏。七歲...

師僧

堪為人師之僧。又為眾僧之敬稱。虛堂和尚語錄卷一(大...

道智

梵語 mārga-jāna,巴利語 magga-āna。緣道諦之智。...

異門

【異門】 p1112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頁云:異門者:自相...

師姑

指年高德劭之尼師。據景德傳燈錄卷十載,五台山智通禪...

假法

指因緣假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

靜慮無色建立四種

【靜慮無色建立四種】 p1379 顯揚二卷三頁云:建立者:...

鼻隔禪師

為「闇證禪師」之同義語。鼻隔,謂閉息六根而隔離六境...

六味

指苦、醋、甘、辛、咸、淡等六種味。出於北本大般涅槃...

四不可得

(一)謂世間有四種不可能達成之事,即:(一)常少不可得...

逆流行補特伽羅

【逆流行補特伽羅】 p0928   集異門論九卷六頁云:雲...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

信佛好長時間了,為什麼沒有進步

問: 我學佛已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但覺得自己沒有什...

小妄語的過失與持戒功德

我們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過失。 毀犯妄語戒果報:三...

佛說不清淨的布施

佛告訴毗耶娑,有人雖做了好事,但挾帶了功利性的不清...

潛伏在你身邊的「菩薩」們

宋朝太平興國年間,有一位法名辨聰的僧人,遊方到五台...

觀音菩薩感應故事:治癒脊髓瘤

10年前,我因患病,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危難關頭,...

修苦行是從苦中越修越不覺得苦

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

開悟的前提

學人立志於成佛作祖,必以開悟為入門的初步。而開悟亦...

如何解決煩惱呢

問: 煩惱如何解決? 衍慈法師答: 煩惱的根本是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