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善獲得具足人身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善獲得具足人身】 p1147
瑜伽九十五卷十一頁云:根無缺故,不愚戇故,不喑瘂故,亦不以手代其言故;名善獲得具足人身。
上篇:
善趣得非擇滅
下篇:
善造作與不善造作四句分別
佛教詞典
全部欄目
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推薦】
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已顯說及未顯說
【已顯說及未顯說】 p0229 瑜伽一百卷二頁云:若所犯罪...
波羅王朝
波羅,梵名 Pāla。西元八世紀中葉至十二世紀末於孟加...
五逆罪
五種極逆於理的罪惡,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
阿育王譬喻經
(經名)具名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一卷,失譯。天尊為佛...
燈指比丘
原為佛世時王舍城中一長者之子,初生之日,其手一指放...
纏法
【纏法】 p1461 品類足論六卷十頁云:纏法云何?謂若法...
欲界受
【欲界受】 p0984 法蘊足論九卷十一頁云:云何欲界受?...
楷定疏
凡四卷。即唐代善導大師所著之觀無量壽經疏。收於大正...
十住
(術語)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
善夜經
全一卷。唐代義淨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此經系因...
二天三仙
(名數)一韋紐天外道,以韋紐天為萬物之生因者。二摩...
頓悟
(術語)有一類大心之眾生,直聞大乘,行大法,證佛果...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婆提城祇樹給...
聖嚴法師《`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
【推薦】
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虛大師說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黃庭堅戒淫發願文
我從昔來,因癡有愛,飲酒食肉,增長愛渴,入邪見林,...
《金剛經》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麼
《金剛經》講,一個修行的人要達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所有的法門,以無住為本
佛陀依止不生滅心,基本上是心量廣大的;我們凡夫依止...
他是如何躲過命裡的大難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歲尚無子。有相士告訴他說十月份...
漁翁得利
六道裡面有個阿修羅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沒有天...
弘一大師開示律學要略
我出家以來,在江浙一帶並不敢隨便講經或講律,更不敢...
超度
打坐
禪修法門
真如自性
淨界法師
佛教故事
普賢菩薩
夢參老和尚
健康素食
拜佛
因果報應
嗔恨怨恨
人生感悟
明海法師
普賢行願品
忍辱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詞典首頁
大藏經
文庫首頁
網站郵箱
APP下載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