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第四靜慮

【法相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第四靜慮】 p0964

瑜伽十二卷十七頁云:又於第四、喻有差別。清淨心者:謂與舍念清淨相應。超過下地諸災患故。鮮白者:謂性是善。自地煩惱、無愛味故。何故復以長者為喩?謂彼所作、皆審悉故;不放逸故;思惟籌量、觀察勝故;於增減門、無不知故。證得清淨第四靜慮者,亦復如是。凡有所為、審諦圓滿,無諸放逸。於一切義,無不了知。其性捷利。八經九經以為喩者:由堅致故;顯蚊蝱等,不能侵損。首足皆覆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損。謂衣薄故;有露處故。今此顯示二失俱無。此定亦爾。其心清淨鮮白週遍。一切散動、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惡言;及內身中種種苦受。

二解 瑜伽三十三卷十二頁云:復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略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何等名為此中對治?所謂舍念、及以正知。由即於此,數修習故;便能棄舍令不出離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地中勝樂。是故說言由樂斷故。修靜慮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由是因緣,若先所斷,若今所斷,總集說言樂斷苦斷先喜憂沒。謂入第四靜慮定時,樂受斷故。入第二靜慮定時,苦受斷故。入第三靜慮定時,喜受沒故。入初靜慮定時,憂受沒故。今於此中,且約苦樂二受斷故;說有所餘。非苦樂受。是故說言彼於爾時不苦不樂。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謂尋、伺、喜、樂、入息、出息。由彼斷故,此中舍念清淨鮮白。由是因緣,正入第四靜慮定時,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舍念清淨。第四等言、如前所說初靜慮等,應知其相。

三解 法蘊足論五卷十五頁云:復有一類、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舍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第四天道。六卷六頁釋云:斷樂者云何?樂謂順樂觸所起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總名為樂。復次修第三靜慮時,順樂受觸所起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斷苦者云何?苦謂順苦觸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此苦及樂、爾時俱得斷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為斷樂斷苦。先喜憂沒者云何?喜、謂順喜觸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復次修第二靜慮時,順喜受觸所起心喜、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喜。云何憂?謂順憂觸所起心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憂。此及前喜、爾時俱得斷遍知,乃至隱沒除滅;是故說為先喜憂沒。復次入初靜慮時,憂得斷遍知。入第二靜慮時,苦得斷遍知。入第三靜慮時,喜得斷遍知。入第四靜慮時,若樂、若苦、若喜、若憂、皆得斷遍知,遠離極遠離,調伏極調伏,隱沒除滅。是故說為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者:顯此中無苦樂二受,唯有第三非苦非樂受。舍念清淨者:云何舍?謂彼爾時,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舍。云何念?謂彼爾時,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總名為念。彼於爾時,若舍、若念、俱得清淨。樂、苦、喜、憂、尋、伺、二息、皆遠離故;說名清淨。第四者:謂此靜慮、順次數中,居第四故。復次此於九種次第定中,在第四故。靜慮者:謂在此定中,不苦不樂受、舍、念、心一境性、總此四支、名第四靜慮。如有頌言:樂苦等已滅。心堅住不動。得清淨天眼,能廣見眾色。不苦不樂受、淨舍念及定,名第四靜慮。諸佛所稱譽。在此定中諸心意識、名第四靜慮俱有之心。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業、名第四靜慮俱有意業。諸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名第四靜慮俱有勝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四靜慮俱有諸法。如是諸法、亦得名為第四靜慮。此靜慮名所依之義、具足及住、皆如前說。

上篇:第二伴 下篇:第二地菩薩相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相辭典

同檢問等

謂或為證。或究其身。眾集量宜。同檢問曰。咄哉男子。...

能所引生

能所引生者:   一、無明及行,名能引支,能引識等五...

慧思

(515~577)南北朝時代之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

施開廢

(術語)天台就妙法蓮華經之蓮華,發明施開廢之三義,...

作持制聽事法

亦名:制聽事法 子題:制教事法、可學事、可學法、聽門...

意不與五別境心所相應

【意不與五別境心所相應】 p1210 成唯識論四卷十九頁雲...

五會法師

唐朝法照依準無量壽經中風吹寶樹之音聲而創立五會念佛...

大化

(術語)謂佛陀一代之教化也。法華玄義十曰:說教之網...

元安

(834~898)唐代僧。陝西鳳翔人,俗姓淡。二十歲於岐...

勢至

(菩薩)具名大勢至菩薩,得大勢。梵語摩訶那缽Mahās...

奪三十五事

子題:奪其眷屬、奪其智能、奪其順從、奪其相續、奪其...

五事一異分別

【五事一異分別】 p0277 瑜伽七十二卷七頁云:問:相與...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

以淡定心去面對煩惱事

怨起於心,結於心,所以當了於心。以一顆淡定的心去面...

山民竊取王庫喻

過去,有一位居住在山裡的人,偷了王家庫府中的貴重衣...

何謂「卑劣慢」

問: 關於慢心,末學不甚明瞭。什麼是卑劣慢?與其他...

善惡報相距之遙

過去,有一位比丘,行腳游化至他國。因為當天夜已晚,...

老闆學佛記:從土豪老總到文明紳士的進階

最近十多年來,喜歡佛教、學習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來...

貪瞋癡放不下,八苦離不開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於眾生的事不作,不利於眾生的...

尋找真正的快樂

這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對眾比丘們提起過...

彭際清居士:觀無量壽佛經約論

釋此經時。略開四分。一題名。二敘分。三正宗分。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