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圓觀(唐洛京慧林寺)[《宋高僧傳》卷第二十]

【歷代名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釋圓觀。不知何許人也。居於洛宅。率性疏簡或勤梵學。而好治生獲田園之利。時謂之空門猗頓也。此外施為絕異。且通音律。大歷末與李源為忘形之友源父憕居守。天寶末陷於賊中。遂將家業舍入洛城北慧林寺。即憕之別墅也。以為公用無盡財也。但日給一器。隨僧眾飲食而已。如此三年。源好服食。忽約觀游蜀青城峨眉等山洞求藥。觀欲游長安由斜谷路。李欲自荊入峽。爭此二途。半年未決。李曰。吾已不事王侯。行不願歷兩京道矣。觀曰。行無固必請從子命。遂自荊上峽行次南浦。泊舟見數婦女絛達錦璫負罌而汲。觀俯首而泣曰。某不欲經此者恐見此婦人也。李曰。自上峽來此徒不少。奚獨泣為觀曰。其孕婦王氏者是某託身之所也。已逾三載尚未解娩。唯以吾未來故。今既見矣。命有所歸。釋氏所謂循環者也。請君用符咒遣其速生。且少留行舟葬吾山谷。其家浴兒時亦望君訪臨。若相顧一笑。是識認君也。後十二。年當中秋月夜。專於錢塘天竺寺外。乃是與君相見之期也。李追悔此之一行致觀到此哀慟殆絕。召孕婦告以其事。婦人喜躍還。頃之親族畢集。以枯魚濁酒饋於水濱。李往授符水。觀具其沐浴新其衣裝。觀其死矣孕婦生焉。李三日往看新兒。襁抱就明果致一笑。李泣具告王氏。王氏厚葬觀。明日李回棹歸慧林寺。詢問弟子方知已理命矣李常念杭州之約。至期到天竺山寺。其夜桂魄皎然。忽聞葛洪井畔有牧童歌竹枝者。乘牛扣角。雙髻短衣。徐至寺前。乃觀也。李趨拜曰。觀公健否。曰李公真信士。我與君殊途。慎勿相近。君俗緣未盡但且勤修。不墮即遂相見。李無由序語。望之澘然。觀又歌竹枝。杳[馬/衣]前去。詞切調高莫知所謂。嘆曰。真得道之僧也。咫尺懸隔聖凡路殊。諒有之乎初源忿父遇害賊庭。時方八歲為群賊所虜。流浪南北展轉人家。凡六七年歸於近親。代宗聞之授河府掾。源遂絕酒肉不婚娶。不役童僕。常依慧林寺寓一室。隨僧齋食。先命穴其野以備終制。時時往眠其間。至於榮辱是非一皆均等也。時相國李公德裕表薦之。遂授諫議大夫。於時源已年八十餘矣。抗表不起。二年而卒。長慶二年也。

〔讚寧〕系曰。圓觀未死。先寄胎者。聞必不信何耶。違諸聖教也。嘗聞閩尼多許。族姓家婦女為兒。雲便來也。及終有以朱題髀。當日有家生子。身有赤文便來二字焉。此類亦多。莊子所謂曲士不可與語道者。束於教也。其或竺幹異計有教未來。佛或別會曾談。見有我宗自許。若然者未可定執已行之教矣。其如觀也果證高深。同智論中多種不思議也。心思言議千里難追矣。

上篇:懷空(唐徐州安豐山)[《宋高僧傳》卷第二十] 下篇:法藏(唐江州廬山五老峰)[《宋高僧傳》卷第二十]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歷代名僧辭典

施五種補特伽羅皆得現果

【施五種補特伽羅皆得現果】 p0861   大毗婆沙論一百...

散杖

指密教散灑加持後之香水所用之棒。即修法時,將香水散...

天眼通

(術語)六通之一。以色界天趣清淨之四大所造之眼根,...

究竟樂

(術語)涅槃之妙樂也。起信論曰: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寶藏天女

(天名)天女名吒羅佉,能藏金寶,故號寶藏。能祈禱之...

性機

(1609~1681)清初僧。屬日本黃檗宗。福建福州福清人...

恩德

(術語)施恩惠於他之德也。大日經六曰:常念恩德,生...

夢感佛說功德經

(經名)具名,大明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

婆伽婆

梵語 bhagavat。(一)為諸佛通號之一。又作薄伽梵、婆伽...

喜多迦文

為一種古代印度之文字。悉曇字記(大五四·一一八六上...

明炬

(譬喻)明之炬火,以喻般若之智也。萬善同歸集五曰:...

德山棒

與「臨濟喝」齊名。唐代德山宣鑒禪師常以棒打為接引學...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修行要抓住這三個要點

第一點,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為...

幼時就應當教育少兒因果報應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從小失教所致。小時失教,大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俗話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簡單的一句話,包含...

念阿彌陀佛的利益

蓮池大師曰: 專持阿彌陀佛名號,優勝持往生咒;亦勝...

鴦掘摩的身心考驗

作惡多端且殺生無數的鴦掘摩,在皈依佛門、加入比丘群...

到禪堂裡來,最重要的就是這個發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龐蘊。龐蘊有...

正如法師《佛教對飲食的看法》

經文: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

知行合一最實際

有幾位學生,見了我說道:師父,我們急切地希望學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