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類境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三類境】這是唯識宗的教義,即將吾人心識所緣慮的對境,依其性質而分為三類。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類境的境,一般說來,是感官與心識所認識的對像,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緣慮了別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六境又稱六塵,這即是我人所認識的客觀世界。但在唯識學上,不以此客觀世界是識外實有之境,而是八識變現的相分。唯識家以八識變現塵境性質的不同,而分為三類境。原來一切有情,各有八識,而一切識,皆為能變。八識變現的方式有兩類,一是因緣變,一是分別變。所謂因緣變,是能緣的心,任運而起(任由因緣,非由作意籌度,稱因緣變),其所變現的相分,是實種所生(不與見分同種生起)。分則變者,是隨著心識分別勢力而變現(其變現的相分,不是實種所生,是隨著見分種子生起)。其所變之境,也就是八識的相分。前五識、第八識的相分,都是因緣變;第六識的獨散意識(不包括五俱意識)的相分,和第七識的相分,都是分別變。因緣變所變的相分,是性境;分別變所變的相分,是帶質境或獨影境。三境是:一、性境,指真實之境。此境自守其性,並不隨心。即指具有真實體性與作用,由實種子所生起之境。包括第八識的相分(種子、五根、器世間)、前五識及五俱意識之相分等。二、獨影境,獨是簡別於本質;影,為影像,即相分。謂依能緣之心的虛妄分別而變起之境,別無本質,僅為影像。如第六意識之妄分別變出之龜毛、兔角等,全屬幻影。三、帶質境,帶質即兼帶本質。謂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質,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於性境與獨影境之間。如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之相分,及第六識追想過去之形像者。

上篇:三學 下篇:三雜染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落染

(雜語)落髮染衣之略。...

高野三方

指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三派之對立。大治五年(1130),覺...

不受他人如法悔謝戒

【不受他人如法悔謝戒】 p0343 瑜伽四十一卷十頁云:若...

因緣釋

為天台智顗解釋法華文句所用之四種釋例之一。即以四悉...

達摩

1、華譯為法,指佛所覺悟的真理和覺悟的方法。   2、...

願波羅蜜

(術語)十波羅密之第八。菩薩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誓...

密宗

中國佛教宗派。亦稱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

等妙

等覺和妙覺。在大乘的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即等覺,...

緣缺不生

(術語)一切法由因緣之和合而生。故雖顯現之因存在,...

義存

(人名)唐福州雪峰廣福院義存。泉州南安人。十七落髮...

塚間坐

(術語)十二頭陀法之一。比丘坐臥於塚間也。...

修止三

(名數)修止有三:一系緣守境止,係心於鼻端臍間等處...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佛說玉耶女經 失譯人名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

學佛可以不求生極樂世界嗎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業障重,其實我們的業障還不重,原因...

工作要趕不要急

我常說:「工作要趕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雖然...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

水果師--廣欽老和尚

四月九日下午一時,一行人又從台北出發,約經個把鐘頭...

【推薦】這種感覺找不到,恐難生淨土

你在臨終的時候要做到準備,準備好了這才可以往生淨土...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天台智者大師 說 宋四明沙門知禮...

百食一味的故事

今天開始我們要講一些,既然是道場嘛,就是講一些入道...

開始似乎是吃虧,後來還是會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麼呢?《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