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三十七品

【法界次第初門】  大字體  護眼色

合七法門為三十七品 一四念處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分 七八正道

次生法二空而辯三十七品者。若觀二空而入道。並須善識道品之階級。若依有門學聖。必約眾生空觀。以修三十七法。若用平等斷惑。則應曆法空。行於道品之門。故次二空而辯也。通言道品者。道義如前。品者品類也。此七科法門。悉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品也

四念處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一身念處者 頭等六分。四大五根假合。故名為身。是中觀身智慧為念。明見內身五種不淨。破淨顛倒。即是處也觀外身內外身亦如是。是為身念處也

二受念處者 六觸因緣生六受。從六受生三受。名之為受。是中觀受智慧名為念。明達三受皆苦。破樂顛倒。即是處。觀外受內外受亦如是。是為受念處也

三心念處者 六識能識諸塵。分別攀緣。謂之為心。是中觀內心智慧。名之為念。了知心從緣生。剎那不住。念念生滅。破常顛倒。即是處也。觀外心內外心亦爾。是為心念處也

四法念處者 想行二陰。及三無為法。名之為法。是中觀法智慧名為念。通達一切法我我所。畢竟不可得故無我破我顛倒。即是處也。觀外法內外法亦如是。是為法念處。若聲聞經中明念處。但說破四倒為念處。若摩訶衍中明念處。即說破八倒。為念處也。故大品經云若能深觀四念處。是為坐道場

四正勤 一已生惡法為除斷。一心勤精進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 三未生善法為生。一心勤精進 四已生善法為增長。一心勤精進

一已生惡法為除斷。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若懈怠心起。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信等五種善根時。如是等惡若已生為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除斷令盡也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若懈怠心。及五蓋等諸煩惱惡法雖未生恐後應生。遮信等五種善根。今為不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

三未生善法為生。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信等善根生也

四已生善法為增長。一心勤精進 若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信等善根令不退失。增長成就。此四通名正勤者。破邪道。於正道中。勤行故。名正勤也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欲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是為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 精進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是為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心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思惟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此通言如意者。四念處中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智定力等。能斷結使。故云斷行成就也

五根 一信根 二精進根 三念根 四定根 五慧根

一信根 信正道及助道法。是名信根也

二精進根 行是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時。勤求不息。是名精進根

三念根 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是名念根也

四定根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是。為定根也

五慧根 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無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此五通名根者。能生也。行者既得四如意足。智定安隱。即信等五種善法。若似若真。任運而生。譬如陰陽調適。一切種子。悉有根生。故名根也

五力 一信力 二精進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一信力 信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信根增長能遮疑惑。破諸邪信及煩惱。故名信力

二精進力 行是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事。是為精進力

三念力 念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為念力

四定力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發諸事理禪定。是為定力

五慧力 為正道及諸助道法。觀無常十六行時。若慧根增長。則能遮三界見思之惑。發真無漏。故名慧力。此五通名力者。能壞諸有漏不善。成辦出世善事。故名力也

七覺分 一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四除覺分 五舍覺分 六定覺分 七念覺分

一擇法覺分 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

四除覺分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覺分

五舍覺分 若舍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舍覺分

六定覺分 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覺分

七念覺分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當念用除舍定等三分攝。故念覺常在二盈之間。調和中適。是念覺分。此七通名覺分者。無學實覺七事能到。故通名覺分

八正道分 一正見 二正思惟 三正語 四正業 五正命 六正精進 七正念 八正定

一正見 若修無漏十六行。見四諦分明。故名正見

二正思惟 見四諦時。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名正思惟

三正語 以無漏智慧。除四種邪命。攝口業住一切口正語中。是為正語

四正業 以無漏智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是名正業

五正命 以無漏智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是為正命。何等五種。一為利養故。詐現異相奇特。二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為利養故。佔相吉凶為人說法。四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為利養故。稱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邪因緣活命。故是為邪命

六正精進 以無漏智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是為正精進

七正念 以無漏智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故名正念

八正定 以無漏智慧相應入定故。故名正定。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為義。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為正。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

上篇:生法二空 下篇:三解脫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法界次第初門

其義有三:(一)遮日光而生之薄闇色,係十二顯色之一。...

庵摩勒

【庵摩勒】   肇曰: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

無聞苾芻由謗涅槃墮無間獄事

【無聞苾芻由謗涅槃墮無間獄事】 p1099 大毗婆沙論六十...

人身

(術語)人界之生也。梵網經序曰: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不用意受食戒緣起

亦名:用意受食戒緣起、正意受食戒緣起 含注戒本·百眾...

吉祥茅

(植物)大日經疏十九曰:西方持誦者,多用吉祥茅為藉...

雜染

【雜染】 為『清淨』的對稱,一切有漏法的總名。雜者,...

淨居天真言

(真言)(歸命語上略)摩拏囉摩達摩三婆嚩費婆嚩迦他...

工巧明

五明之一,即現代的工藝學。...

紇利陀耶

【紇利陀耶】   此雲肉團心。如黃庭經五藏論所明。正...

提雲般若

梵名 Devaprajā。又作提雲陀若那。意譯作天智。于闐國...

起如是見

【起如是見】 p0937   瑜伽八卷十四頁云:起如是見者...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

但念無常,活在當下

在這娑婆世界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話故事...

衹要種子還在,希望就在

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無論受多少艱,無論經歷多少...

淨土行人早課功課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節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課之法,...

聖嚴法師《無常就是永恆》

一般人對人生的追求,大多從物質、精神、永恆三個方向...

慈舟大師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禪定功夫,不是坐禪坐出來的,乃是念佛念出...

系緣淨土之境,往生安養之國

我們念這句佛號念得非常親切,因為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

人生的禍福來自於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種不同的遭遇,是禍是福、是苦或是...

梁武帝對佛教的貢獻

梁武帝(502-549年),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