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略示七支念誦隨行法

【佛學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以七段之即真言,說念誦大日經之法。

上篇:大毗盧遮那 下篇:大哉解脫服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大辭典

僧祐

(445~518)南朝梁代僧。江蘇江寧人,俗姓俞。幼入建...

發菩提心論

(一)凡二卷。天親著,鳩摩羅什譯。全稱發菩提心經論。...

僕拏合掌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四。梵Pūṇa。...

正智

(術語)與聖智同。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往生論註下曰...

三摩耶道

總稱密教之法。三摩耶,乃平等之義,密教以三密平等之...

斷對治

【斷對治】 p1416 如對治修中說。 二解 如四種對治中說...

出慧

能令人出離世間生死之妙慧。佛地經論卷二(大二六·二...

大種所造自他相望互為因緣

【大種所造自他相望互為因緣】 p0247 俱舍論七卷八頁雲...

十六大阿羅漢

(名數)即十六羅漢也。...

圓音

圓妙的聲音,即佛的聲音。...

無性有情

(術語)唯具人天有漏種子,無有三乘無漏種子之有情也...

不動如來

即東方阿門如來,阿門華譯不動,又譯無動。...

佛說梵網經

梵網經序 沙門僧肇作 夫《梵網經》者,蓋是萬法之玄宗...

用五色豆來補五臟

民間有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的諺語,意思是說如...

沒有價值的東西要放在心里做什麼

要怎麼修忍辱?(為什麼會覺得那是種侮辱、壓力?) 有...

人生必須懂得的四個智慧

一、因果法則 有捨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報,有耕耘才...

造惡業不得果報的兩種原因

《大乘起信論》說:修習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

閉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現在很多人學佛,往往流於形式,喜歡聚會、趕法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