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七識住

【佛學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名數)於三界五趣,長養其識,欲識自住,差別所樂,而立七識住:一、第一識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異之處,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與色界初靜慮三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時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勝劣,思想亦名異,故曰身想俱異。二、第二識住,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異想一之處,即色界初靜慮三天之梵天也。身異者,以大梵天王之身與梵眾之身有大小勝劣之差故也。想一者,梵眾起想,以為我等皆是大梵王所生,大梵王亦起想,以為此諸梵眾皆是我所生,其思想同一也。三、第三識住,為同有色身之有情,身一想異之處,即色界第二靜慮之三天也。身一者,以彼天人之形貌皆同故也。

 四、第四識住,同為色身有情,身一想一之處,即色界第三靜慮之三天也。以身形同一,故曰身一。唯為樂受之想,故曰想一。五、第五識住,無色界之二無邊處天也。六、第六識住,無色界之識無邊處天也。七、第七識住,無色界之無所有處天也。已上三天處無身形。唯有舍受想而已。然而於三界五趣中,諸惡趣有重苦受能損識,有情之心,不樂來止,故不立為識住。又色界之第四靜慮,有無想天。又無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天,有滅盡定,能滅識而不使相續,故彼二處亦不立為識住。見俱舍論八。又餘處有情之心樂來,若至於此,則不願更出。故說名識住。於諸惡趣二善俱無,故非識住。又第四靜慮心,恆欲求出。謂第四靜慮有無雲,福生,廣果之三及無想天與五淨居天之九天(薩婆多無想收於廣果上座部開之)。其中初三天,凡聖同居。而諸凡夫求入無想天,諸聖者樂入五淨居天或無色,若淨居天之聖者,樂證圓寂。故處於識住。又非想天心識昧劣,故非識住。

上篇:四識住 下篇:八識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大辭典

斷結

(術語)結者煩惱之異名。謂斷煩惱也。四教儀四曰:三...

他化自在天

(天名)略名他化天,欲界六天之第六,故稱為第六天。...

槃陀

【槃陀】   此雲二十八肘,華嚴大數增至百二十五。見...

吉祥寺

(一)位於山西五台山脈中台山腰。址海拔二四四○公尺,...

中劫

中劫者,合二十小劫,共計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為一中劫...

隨逐無記

何等隨逐無記?謂即彼戲論習氣。...

種子

【種子】 p1259 瑜伽五十二卷十五頁云:復次種子云何?...

受戒灌頂

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係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傳戒法。又...

清白

(術語)佛所顯之法。又總名無漏之善法,皆離煩惱之垢...

自性圓成實

【自性圓成實】 p0600   世親釋四卷十六頁云:自性圓...

八無想論

【八無想論】 p0080 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六頁云:八無想論...

淨生種法作法

亦名:作淨法 子題:粳米、火淨、作淨體、沙門淨、自加...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

濁亂惡世成就易往卻非易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

所謂的善惡,都不是本來面目

修行的第一個就是靠語言文字的佛法產生觀照,所以叫做...

心中有一個【高度】束縛著自己

有這樣一個實驗:往一個玻璃杯中放進一隻跳蚤,同時在...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

一滴水的思考

一滴水,單純而透明,在陽光下卻能折射出五彩繽紛的光...

怨天尤人只會讓自己更痛苦

有一天我去法鼓山工地踏勘地形,一路上都有帶刺的藤、...

分段生死對我們的修行障礙太大了

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在諸位心中,你現在的念頭多分來說...

毘舍闍鬼喻

從前,有兩個毘舍闍鬼共同擁有一個竹簍、一根木杖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