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性具

【佛學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術語)又曰體具,理具。謂本覺之性,具菩薩界以下九界之惡法及佛界之善法,總具十界三千之善惡諸法也。天台始發之,荊溪,四明,盛詳述之。他宗雖言性具善,然不言性具惡,台家獨談性具惡也。因之天台分之為別圓二教,以他宗之極說未盡性具,總謂之別教。觀音玄義記二曰:「九界望佛皆名為惡,此等諸惡,性本具不?答:只具一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他師亦知。具惡緣了(緣因了因有性善,亦具性惡。觀音玄義上詳說之),他皆莫測。」佛心印記曰:「是知今宗性具之功,功在性惡。」妙宗鈔上曰:「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則無同斷同悟之義。」同下曰:「荊溪云:他宗不明修性,若以真如一理,名性隨緣差別為修,則荊溪出時甚有人說也。故知他宗同極,祇雲性起,不雲性具,深可思量。」是指華嚴宗也,然賢首之菩提心章曰:「隨舉一門亦具一切,隨舉一義亦具一切,隨舉一句亦具一切。然此具德門中,性具善惡。法性實德,法爾如是。」是分明有性具之說也(蕉窗漫筆上)。教行錄三教門雜問答曰:「問:一切大乘經論皆談一切眾生本性清淨,台宗明性具十界,六既是穢,如何合諸經論?答:十法界六穢四淨,台宗既雲性具,即是性惡法門,安得不清淨乎?明此應具二義:一約情智說,二約迷悟分。情智者,猶言以情分別諸法皆邪,離情分別諸法,分別皆正。今圓人應用佛眼種智了達一念染情,體具十界,互融自在,則一切諸法,悉皆清淨,荊溪所謂知剎那染體悉淨者是也。二約迷悟分別,當知迷則十界淨穢俱染,悟則十界淨穢俱淨,台宗所明十界性惡法門悉皆清淨者,正約悟解邊說也。故荊溪曰:三千在理,同名無明,豈非迷故三千俱迷也,三千無改,無明即明,豈非悟故三千俱悟乎。然此二義猶是對修門說,若直約平等法界言之,則非修非性,非迷非悟,非淨非穢,一切眾生不勞造作,本性靈明,具足十界,不受諸垢。故經曰:五道清淨不受色,學此者有即成大道,豈非一切眾生法界本淨乎。」

上篇:性我 下篇:性命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學大辭典

順現法受等三業

【順現法受等三業】 p1111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四卷九頁雲...

定業不定業

【定業不定業】 即定業與不定業。此指善、惡之業所招感...

四分家

(流派)立識心四分之宗。唯識之正義也。...

西禪寺

位於福建福州西郊之怡山。原為梁朝煉丹士王霸所居,唐...

七花八裂

禪林用語。有支離破碎之意。然亦用於讚賞自在通達無障...

假觀

(術語)天台三觀之一。觀一念之心具三千諸法也。...

十三難

子題:無根、一道、邊罪難、犯比丘尼難、污尼、犯清淨...

三種聰慧相

【三種聰慧相】 p0197 瑜伽五卷十六頁云:又聰慧者有三...

回頭是岸

(喻)能改過便有良好的結果。...

三明

梵語 tri-vidya,巴利語 ti-vijjā。(一)又作三達、三...

諸識似色顯現

【諸識似色顯現】 p1351 攝論二卷三頁云:。若此諸識,...

無記識食

【無記識食】 p1060 集異門論一卷五頁云:云何無記識食...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信心銘

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序品第一...

誠實是隨順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

舍咒來念佛

請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專門念...

論佛教徒的修養

佛教傳入中國將近兩千年。自東漢到唐末是由萌芽而達燦...

廣欽老和尚傳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廣下欽老和尚,大家讚譽他是佛教界的國寶,...

警惕無常,歡喜消業--佛陀生病的時候

人生病有時候是對人類的一種警惕,讓我們知道人生的無...

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當我們讀到了四祖道信對牛頭法融說:快樂無憂,故名為...

獨角牛

過去,在剎尸羅國有一位養牛人,他養了一頭獨角牛。這...

內心解縛之要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向比丘們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