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分律(Dharmagupta-vinaya)

【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字體  護眼色

  Sifenlu

  佛教戒律書。亦稱《曇無德律》。原為印度上座部系統曇無德部(法藏部)所傳戒律。後秦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60 卷。根據法礪《四分律疏》卷二稱,其內容分為序、正宗、流通三分:序分包括勸信序和發起序。正宗分包含兩部戒(比丘戒250條,比丘尼戒348條)和二十犍度(「犍度」意為分類編集。有受戒、說戒、安居、自恣、皮革、衣、藥、迦希那衣、拘炎彌、瞻波、呵責、人、覆藏、遮、破僧、滅爭、比丘尼、法、房舍、雜等)。流通分包含五百結集、七百結集、調部和毗尼增一。法礪、懷素等把它分為三十七法,即比丘戒八法,比丘尼戒六法,二十犍度為二十法,二結集為一法,調部及增一各為一法。主要從身(行動)、口(言論)、意(思想)三個方面對出家比丘、比丘尼的修行及日常衣食坐臥規定詳細的戒條,並對違犯者訂出懲罰制度,重者逐出僧團,輕者剝奪一定時期的僧籍並責令向僧眾懺悔等。

  此律譯出60餘年後,北魏法聰開始弘揚。道覆、慧光等各作註疏,並判為大乘律。至唐代,道宣以《四分律》為宗旨,開創律宗,更認為此律從內容上看屬於大乘。唐中宗時又明令禁用《十誦律》,故此律在南北各地盛行,成為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佛教戒律。直至現代,漢地佛教僧尼受戒持戒一直奉行此律。

  現存重要註疏有唐法礪《四分律疏》10卷(一作20卷),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12卷(或3卷、6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4卷,懷素《四分律開宗記》10卷(一作20卷),定賓《四分律戒本疏》2卷、《四分律疏飾宗義記》10卷(一作20卷)等。宋明時亦有諸家註疏多種。另有敦煌本《四分戒本疏》(卷一至卷三)和《律戒本疏》(一卷、又一卷)等。(隆蓮)

上篇:十誦律(Sarvastivada-vinaya) 下篇:四十二章經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不虛作住持功德

又作不虛作功德。極樂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佛八種功德...

見滲漏

為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所立洞山三滲漏(見滲漏、情滲漏...

阿賴耶識四種差別

【阿賴耶識四種差別】 p0780   攝論一卷十七頁云:四...

眼同

指眾人一同處理事務之意。禪林象器箋言語門載,眾眼一...

樂受

(術語)三受之一。領受順情之境,使身心適悅者。唯識...

乾闥婆城

梵語 gandharva-nagara。又作揵闥婆城、健達縛城、巘達...

靈山寺

(一)位於浙江錢塘。隋開皇年中創建,初名南天竺寺,唐...

平缽受食

戒本疏·百眾學法:「十誦雲,不溢缽受食,此則了於平...

所緣差別

云何於法所緣差別?若略說有四種,謂遍滿所緣,治行所...

智顗(538~597)

陳、隋時僧人,天台宗實際開創者。字德安,俗姓陳。祖...

七種羅漢

(名數)於前六種羅漢,加不退羅漢之一也。是前之第六...

三界苦輪

(術語)三界之迷苦界,為有罪惡眾生生死輪迴之境界。...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

這個「舍」真的很不容易

我們經常說慈、悲、喜、舍,慈就是想辦法讓別人快樂,...

聖嚴法師《在網絡的虛幻中體驗真實》

佛教是非常重視實驗、實證和親身體驗的,是從生活與心...

忘恩負義的樵夫

從前,有一個樵夫,入山砍柴,不覺天色將晚,急忙收拾...

戒定慧學有門入

佛法的修行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因為修戒可以讓我...

「嗡啊吽」這三個字的功德非常大

嗡啊吽這三個字的功德非常大。如果總說,可以代表諸佛...

拯救刀兵劫的萬德洪名

一個個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報應,不信這個舉頭三尺有...

略說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身、受、心、法念處。 四正勤:...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蓮花藏經》云:若持聖觀音之明咒,能獲得財富、糧食...